万点研究 02-12
116张罚单能否叫醒兴业银行管理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成才

编辑 / 渔夫

来源 / 万点研究

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兴业银行的合规问题也备受关注。

2025 年 1 月 2 日新年伊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因未按规定监督理财产品投资运作、未按规定对托管保险资产进行估值核算,被处以 110 万元罚款。

根据企业预警通最新发布的统计信息,2024 年,兴业银行本年度已累计接收到监管机构开出的 116 张罚单,在股份制银行中罚单数量位居前列,这一数据较 2023 年全年的 75 张罚单进一步增加,凸显出兴业银行在合规管理方面面临的严峻形势。

罚单数量与金额为何不减反增 ?

兴业银行除了罚单数量增长,罚单金额有显著上升。

企业预警通显示,2024 年上述罚单总金额达 3003.53 万元,较 2023 年全年合计处罚金额 1960 多万元出现大幅增长。

《极客洞察 2024 年度银行监管处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4 年银行业机构罚单数量近 3 年最低,总罚没金额较 2023 年同比降低 45%。行业合规性整体改善下,兴业银行合规压力不减反增。

深入一步分析,兴业银行罚单存在一定的普遍性与区域性。

具体来看,2024 年 11 月 26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榆林分行存在贷款 " 三查 " 不审慎行为,被处以 36 万元罚款,榆林分行客户经理的田晨志受到行政处罚。

2024 年 12 月 13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汉中监管分局披露,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汉中分行因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来源不合规,被罚款 30 万元;时任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汉中分行行长杨亚天被警告。

除陕西之外,山西地区也短期内也收到多张罚单。

2024 年 8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披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对兴业银行太原的两家支行开出了四张罚单,分别因 " 内部控制措施不到位 " 和 " 贷后管理不到位 " 而被罚,合计处罚金额达到 50 万元。

2025 年 1 月 10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晋中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晋中分行因贷款发放未严格落实放款条件,被罚款 20 万元,宋媛媛(时任兴业银行晋中开发区支行行长)被警告。

梳理兴业银行罚单,兴业银行在多个地区的合规性问题正逐渐浮出水面。除了地区合规性风险之外,上述罚单均属于信贷业务违规。

除此之外,2024 年 10 月兴业银行福州温泉支行因流动资金贷款的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不慎,被罚款 150 万元,时任福州温泉支行行长的吴波被警告。2024 年 10 月,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又因贷款 " 三查 " 严重不尽职,被合计罚款 150 万元。一个月内,兴业银行同样因为信贷业务违规被监管部门频繁处罚。

不止兴业银行,上述处罚案例也为行业风控体系敲响警钟,2024 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强,信贷业务成为银行业违规成重灾区,行业合规风暴下,兴业必须高度重视合规风险,银行业的合规管理不仅是监管要求,更是银行稳健发展的基石。

营收、净利同比转正 含金量多高?

合规问题频频失守的背后 , 兴业银行业绩表现又将如何?

2025 年 1 月 15 日,兴业银行发布 2024 年业绩快报,该行实现营业收入 2122.26 亿元,同比增长 0.66%;净利润 772.05 亿元,同比增长 0.12%。虽然业绩增幅不大,但已稳住 2023 年营收、净利的 " 双降 " 趋势。

环比来看,兴业银行 2024 年前三季度的经营业绩并不亮眼。2024 年前三季度,兴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1642.17 亿元,同比增长 1.81%;实现归母净利润 630.06 亿元,同比降幅达到 3.02%。

根据业绩预告粗略计算,2024 年第四季度,兴业银行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为 480.09 亿元、141.99 亿元,同比增长 -3%、16.85%。该行四季度利润增速回升,是否意味着业绩已经触底? 

对此,万点研究认为,除了与自身对比、还要与同行比较。与兴业银行一同发布业绩快报的,还有招商银行与中信银行。

兴业银行业绩快报显示,截至 2024 年末,该行资产总额 10.51 万亿元,较 2023 年末增长 3.47%。不良贷款率 1.07%,与 2023 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 237.78%,较 2023 年末下降 7.43%。

相比之下,招商银行业绩快报告显示,截至 2024 年末,该行资产总额 12.15 万亿元,较 2023 年末增加 1.12 万亿元,同比上升 10.19%。不良贷款率 0.95%,与 2023 年末持平。招商银行拨备覆盖率 411.98%,较 2023 年末下降 25.72%。

中信银行业绩快报告显示,截至 2024 年末,该行资产总额为 95303.21 亿元,较 2023 年末增长 5.28%。该行的不良贷款率 1.16%,较 2023 年末下降 0.02%;拨备覆盖率 209.43%,比 2023 年末上升 1.84%。

对比三家银行业绩快报中的几项指标来看,兴业银行资产增长速度要慢于其他两家股份制银行。招商不良贷款率与拨备覆盖率要强于兴业,虽然中信不良贷款率与拨备覆盖率低于兴业,但是中信两项指标 2024 年全年均出现了正向改善,相比之下兴业两项指标一平一降,整体来看三家银行对比处于下风。

盈利能力方面,兴业银行 2024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 630.06 亿元,同比下降 3.02%。同期,招商银行净利润为 1131.84 亿元,同比 -0.62%。中信银行净利润为 518.26 亿元,同比 0.76%。前三季度,兴业与招商利润差距在加大,与中信的差距在缩小。

作为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净息差方面,兴业银行前三季度的净息差仅为 1.84%,同比下降了 10 个基点。招商银行净息差为 1.99%,同比下降了 20 个基点。中信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为 1.79%,同比下降了 3 个基点。

三家银行之中招商下滑幅度最大,但净息差水平仍是最高,相比之下净息差最小的中信、下滑幅度也最小。处于中间位置的兴业,在净息差方面表现中规中矩,但兴业与中信之间净息差差距缩小,也令兴业银行的压力陡增。

资本充足率方面,2024 年前三季度,兴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4.27%、11.2% 和 9.7%。同期,招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5.15%、14.05%、14.73% ‌。中信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3.78%、11.61%、9.50%。三项指标中,招商银行同样是一骑绝尘保持较大领先优势,兴业与中信对比各有胜负,兴业整体优于中信。

总结三家股份制银行各有优势,兴业因为在同业业务上优势被业内冠以 " 同业之王 " 的美誉,相比之下招商与中信分别有着 " 零售之王 "、" 对公之王 " 的优势。对比三家股份制银行的部分经营指标来看,兴业追赶招商的脚步放缓,对于中信银行的优势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正所谓,股价是短期信心的投票器。

对比三家银行股价表现来看,Wind 数据显示,2024 全年,兴业银行 A 股股价涨幅为 26.30%。同期,招商银行 A 股股价涨幅为 52.03%,中信银行 A 股股价涨幅为 46.03%。对比股价涨幅来看,兴业与招商、中信有着不小的差距,也反映出市场对于兴业全年表现的信心不足。

转型之路的泥泞与荆棘

2024 年随着我国银行业净息差的持续收窄,国家金融总局公布数据显示,2024 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跌至 1.53%,较上年同期下滑 0.16%。净息差下滑幅度过大,成为银行业难以承受之痛。

传统业务信贷业务承压,为走出对传统信贷的路径依赖,轻资产转型成为各大股份制银行熬过 " 周期严寒 " 的救命稻草。兴业银行早在 2017 年便开始布局轻资产转型,开启 " 商行 + 投行 " 战略,提出打造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 " 三张名片 "。

当下,股份制银行轻资产转型 , 不论是朝资产管理方向转型 , 还是向投行、零售业务方向转变,本质核心都是为谋求扩大非利息收入占比,综合回顾兴业银行近年来业绩转型成绩," 轻资产转型 " 仍未贡献出足够的业绩支撑。

具体来看,在非息收入方面,2024 年前三季度,兴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 193.47 亿元,同比下降 15.16%。投资收益为 317.87 亿元,同比增长 24.27%。

同期,招商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 557.02 亿元,同比下降 16.90%。投资收益为 246.62 亿元,同比增长 41.65%。

中信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 242.92 亿元,同比下降 10%。投资收益为 220.44 亿元,同比增长 45.13%。

总结来看,三家银行之中非息业务含金量最高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兴业银行收入规模垫底。这一数据的下滑不仅影响了兴业非息业务收入结构,也反映出其在收费业务上的竞争力不足。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兴业银行客户结构以对公客户为主,对公业务依赖度高。这种业务结构使得中间业务的拓展受到限制,与对公业务相比,兴业银行中间业务占比相对不高,中间业务收入潜力较大,但兴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的投入和拓展相对不足,导致中间业务收入增长乏力。

为了想要加大中间业务转型,兴业银行需要加大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如解决目前财富管理业务中产品种类相对单一问题。此外,还要加大中间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力度,提高中间业务数字化能力,以此来提升客户体验。

总结来看,兴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面临诸多内外部挑战,但并非完全失败。创新、数字化、差异化是推动兴业银行中间业务持续发展的关键词。

结语:跨越泥泞,迎接曙光。

总结兴业银行 2024 年业绩,业绩增速由负转正虽然可喜,但整体营收增长较为缓慢,营业收入增长乏力,利润增长持续性存疑。

资产质量与不良贷款保持稳定,但拨备覆盖率下降较 2023 年末下降 7.4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偏低。

虽然第四季度净利润增速显著提升,达到 2021 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但该行净息差尚未企稳,四季度净息差进一步下降,也预示着该行 2025 年净息差讲继续承压,进一步压制该行盈利能力。

对于兴业银行而言,资产质量的压力、息差收窄的困境、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如同发展之路上的一段泥泞的沼泽,给兴业银行未来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从数字转型到金融创新,这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兴业银行如何跨越泥泞?时间不语 , 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 岁月不言,却见证了真心。

本文由万点原创,如需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

18210665728

往期精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兴业银行 福州 上海 山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