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真的太火了。
自从春节期间 DeepSeek 以惊人的热度引发全网关注后,就连小雷老家五六十岁的长辈都在问:" 你知道那个什么 AI 怎么用吗?"、" 那个抖音上经常说的 AI,到底有什么用?",在此之前的 OpenAI 等 AI 大模型虽然也很火,但是其影响力还主要停留在年轻人群体,并没能像 DeepSeek 那样破圈到绝大多数人。
DeepSeek 的爆火加上惊艳的能力表现,甚至让不少人患上了 "AI 焦虑症 ",小雷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就不止一次看到过有人问:"AI 做得比我好,那我还能做什么?",因担忧 AI 未来会取代自己而陷入焦虑。
图源:虎嗅
正是利用这种焦虑,各个平台上的 AI 教程很快就集体 " 换脸 ",从以前的《x 天教你学会用 OpenAI》,变成了《x 天教你学会用 DeepSeek》,因为 DeepSeek 无需 " 特殊方法 " 就能直接使用,所以这类教程的蔓延速度和关注度都远高于 OpenAI 的教程。
不过,这些 AI 教程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可以帮你快速掌握 AI 的使用方法,并帮助你赶上这波 AI 浪潮吗?雷科技这几天好好评测了一番。
虽然大多数教程里提到的 AI 模型基本一致,但是从不同平台的主流内容来看,抖音、小红书和微信视频号三个平台都有着各自的侧重点。其中,抖音和视频号作为短视频平台,上面的主流 AI 教程以视频教学为主,比如教你如何用 AI 快速制作一段视频、编写一个脚本或是直接代替真人出镜等,当然也有更直接的 " 超短时间教会你用 AI"。
实际上抖音官方的创作软件 " 剪映 " 就内置了大量的 AI 功能,支持诸如视频翻译、AI 文案成片、AI 切片、图文成片、营销成片和创作脚本等多种 AI 功能,甚至在剪辑阶段,也可以通过内置的 AI 生成模块,进行图片和视频的二次 AI 创作。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抖音会以 "AI 视频创作 " 为主导,不过也只是相较而言占比略高,实际上也还有众多涉及不同领域的 AI 教程,作为目前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短视频平台,抖音面向的广泛用户群体,也决定了这个平台的内容方向会更多元化一些。
图源:抖音
不过我也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抖音的 "AI 教育家 " 们其实更倾向于免费分享,虽然也有卖课卖教程的,但是并非其中的主流,大多数的创作者都倾向于免费分享,而你所需要付出的 " 代价 " 就是关注他们,并加入他们的公开群聊。
图源:抖音
简单来说,你可以认为用教程来盈利并非这些创作者的目标,而是以教程为 " 诱饵 ",吸引网友加入他们的影响力范围圈,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去接广告或是服务推广,也就是 " 一次饱 " 和 " 顿顿饱 " 的区别。
实际上小红书的创作者也大多选择了类似的方式,也就是 " 免费引流转私域流量 ",只是小红书更倾向于图文创作、创意设计等方向,与抖音有着一定的区分。但是实际上都是一样的,你在从创作者身上 " 白嫖 "AI 教程时,同时也成了他们营收的一部分,还是那句话:免费的往往才是最贵的。
从营销角度来说,这也只是过去无数次类似的全民热点事件地再复刻罢了,上次你获得的或许就是一份 OpenAI 教程,这次就变成了 DeepSeek。如果你真的有认真看过其中的内容,那么或许还会发现两份资料的相似度非常高,有的甚至只是将 PPT 开头的 ChatGPT 换成 DeepSeek,就算是 " 重新设计 " 了。
从教学角度来说,确实也没有太大区别,大多数 AI 的使用方式都是一样的:思考自己的需求——准确给出你的需求——根据 AI 呈现的结果继续微调——输出最终结果,整个过程的重点就在于 " 提示词 " 上,至于软件本身的各种花里胡哨的功能,其实只是简化了 " 提示词 " 的打磨过程。
所以,如果你看到的教程将大多数的精力,放在讲解如何使用某个特定 AI 软件(非知名软件,PS 等不算在内)的功能上时,那么就可以麻溜地关闭了,因为他并不想真正教会你如何使用 AI,只是想把你 " 绑 " 在他们兜售的 AI 软件上而已。
在花了不少时间看了三个平台的不同教程后,小雷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太像了,大多数的 AI 教程都是类似的话术和内容。除了少数真正的 AI 创作者能够给出一些不同的建议外,其余的大都是类似的内容,就像鲁迅的《孔乙己》里的名言:茴香豆的茴字有多少种写法?事实上这些 AI 教程的内容何尝又不是 " 茴 " 字的四种写法呢?
从我的体验来看,除了少数垂直类的 AI 教程外,那些广而泛的 AI 教程只需要看一到两个即可,该讲的基本都讲了,在你觉得自己掌握了 AI 的基础使用方式后,接下来就是在不停地尝试中找到与 AI 沟通的 " 正确方法 "。
另外也要提醒一下大家,免费的 AI 教程将够用了,收费的大多数也不会好到哪去,中在这个知识分享已是主流的时代,你去 B 站其实能够找到许多高质量的 AI 教程,并不会比那些收费课程差。
另外,AI 软件目前也是非常泛滥,不过其中很多都是滥竽充数的产品,也是用户投诉最集中的区域。以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案例为例,一个名为 "AI Mate" 的软件有着不少投诉量,基本集中在交了年费后还要额外付钱使用 AI 功能上,属实有点坑人。
图源:黑猫投诉
实际上这是一个连官网都没有,只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城上架的 app,然后在里面接入了各个 AI 模型的 API,并没有自己的优化和策略。换言之,你去豆包之类的免费 AI 平台,使用他们的相关功能,得到的体验都是一样的,至于 AI 视频剪辑生成等功能,我建议大家试试可灵、即梦、剪映等平台和软件,不仅效果更好,而且更有保障。
AI 焦虑,顾名思义就是对 AI 取代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自打 AI 的文生图模型愈发成熟,这个问题在设计师、绘画师等职业圈子里就经常被提及,当你发现自己花了三天画出来的初稿,AI 只用 30 秒就可以设计出一大堆类似的稿件时,确实会陷入对自己和未来的怀疑之中。
实际上,作为经常与 AI 打交道的科技数码编辑,小雷对此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从 OpenAI 初面世时的 " 蹒跚学步 " 到 DeepSeek 的 " 才华横溢 ",AI 创作出来的文字彻底扭转了我对 AI 创作文学的印象,不再是刻板或 AI 痕迹明显的文字,有时候你甚至可以从中看到 AI 所特有的 " 创作感 "。
类似的问题正在迅速地扩散到多数创作领域,很快大家都会发现,如果你无法熟悉掌握 AI,那么就可能全流程落后,光一个收集素材、信息,你就会花费比别人多好几倍的时间,而且收集到的素材质量还不一定能比得上 AI。
所以,正是这种极致的效率和稳定的输出,让不少人开始 " 怀疑人生 ",进而对此产生焦虑。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根本是对自己的 " 不信任 ",同时也是对 AI 的 " 不了解 ",两个因素共同叠加下的结果。
图源:小红书
其实 AI 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万能,目前阶段的 AI 仍然属于 " 工具 " 范畴,其最终能够输出怎样的结果,与使用者的水平有密切关系。简单举个例子,你想让 AI 推荐一款手机,于是直接提问 " 我要买一台游戏性能不错且好看的手机,有什么推荐?",这种情况下 AI 只会给出笼统的回答,根据常见的手机推荐文章架构,从价格等不同方面来推荐一堆产品。
图源:雷科技
但是如果让我来提问,我则会问:" 我要一款 3000 到 3500 元,最好有白色外观、非曲面屏,屏幕上 2K 且支持高刷新率,使用骁龙 8Gen3 处理器的手机,给我推荐一款性价比最高的 "。这时候 AI 给出的回答数量就会显著减少,经过实测,在换了一种提问方式后,AI 提供的手机型号从 14 款锐减到 4 款且主推其中两款,显著降低了你的筛选难度。
实际上,这就是大多数 AI 教程里提到的核心技巧 " 提示词 ",现阶段的 AI 需要用户以详尽的方式来反馈需求,这也意味着一个掌握了 " 提示词 " 的用户会比十个未掌握 " 提示词 " 的用户,输出更多的高质量答案。
而 " 提示词 " 本身的使用,其实取决于你自身的知识水平,比如小雷对手机等数码类产品熟悉,所以当某个人向小雷描述他的需要后,我可以很轻松对需求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向 AI 提问并获得准确的答案。
另外,现阶段的 AI 仍然有不少的局限性,比如因果推理过程容易出错,越是多步骤越是容易因为某一环节的 BUG 而整体崩溃输出错误结果,这时候就需要人为的检查去修正,这也是为什么 DeepSeek 的思维链同步公开如此受欢迎,因为你可以直接观察 AI 的思维过程,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让 AI 往正确的方向行走。
此外,AI 受限于训练数据和网络搜索的不确定性,在对最新技术和新闻的认知上仍然会出现不少问题,有时候会把旧闻当成新闻,会将错误的数据塞进回答中。还是那句话:AI 并不完美,他只是一个更高效的工具,人类才是他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如果你觉得自己将被取代,那么就尝试着去掌握他,利用他。
生而为人,我们所拥有的创造力与行动力,其实才是 AI 最 " 羡慕 " 的能力。
聚焦 DeepSeek:
1、DeepSeek-R1 大战豆包、Kimi,国产 AI 大模型第一花落谁家?
2、我把 DeepSeek 装进了电脑里:生成能力一般,但确实很好玩
4、AI 闯入了玄学圈!我用 DeepSeek 算命,结果真绝了!
6、我用 Deepseek 开发了款文字冒险游戏:AI 创造力太牛 X 了
10、一举 " 干翻 " 英伟达!DeepSeek 震惊世界,国产 AI 忽然这么强了?
11、联想个人智能体 " 小天 " 接入 DeepSeek 打造更便捷 AI 交互体验
12、优惠结束!DeepSeek 不再是性价比之王?全球六大模型 PK 结果出炉
13、靠着 DeepSeek,我 3 小时拿下鸿蒙开发者认证!
14、百度文心一言免费!体验真不如 DeepSeek?我们评测了一番
16、海信长虹官宣!DeepSeek 风吹到电视圈,AI TV 要爆发了?
17、联想 moto 接入 DeepSeek-R1 满血版!无需下载,点击即用
18、小心!App 狂蹭 DeepSeek 热度,千万别花冤枉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