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月 " 是汽车销售的传统淡季,但 2025 年的开局表现有所不同。2 月 17 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简称中汽协 ) 公布了 2025 年 1 月的汽车市场产销数据,从数据来看,1 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45 万辆和 242.3 万辆,环比分别下降 27.2% 和 30.5%,产量同比增长 1.7%,销量同比下降 0.6%。
与 2024 年 " 春节月 " 相比:去年 2 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50.6 万辆和 158.4 万辆,环比分别下降 37.5% 和 35.1%,同比分别下降 25.9% 和 19.9%,即便是扣除 2 月份少 3 天,但数据对比依然非常鲜明,由此,中汽协评价 2025 年总体产销情况——实现平稳开局。
站在市场一线的角度来看,1 月份临近下旬进入 " 春节时间 ",因此实际有效的工作时间超过大半个月,此外,汽车企业纷纷推出 " 春节不打烊 ",中汽协提到:"2025 年,全国主要城市在春节假期的消费表现显著回暖。假期期间,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增长了 10.8%。"
当然,核心推动力是:1 月,尽管有效工作日减少,但在 " 以旧换新 " 政策、春节经济助力等利好因素驱动下,汽车产量实现小幅增长,销量较同期只微降,行业迎来平稳开局。其中,乘用车延续良好表现,产销同比双增 ; 新能源汽车产销和汽车出口延续良好表现。
而且,今年的政策到位效率很高,中汽协同时还提到,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了 2025 年经济工作,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基调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动力,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春节后,首场国常会明确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国家有关部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 相信随着系列政策的出台落地、深入实施,将有助于汽车行业稳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汽车市场主要推动力——乘用车产销,1 月份分别完成 215.1 万辆和 213.3 万辆,环比分别下降 28.4% 和 31.6%,同比分别增长 3.3% 和 0.8%。如果单论同比数据,去年 1 月尚未进入春节月,以大半月的有效工作日实现同比增长,可见今年的行情势头确实不错。
而在乘用车之中,传统燃料乘用车销量仍然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而新能源车则持续增长。此前小编认为,目前的汽车市场就是一个新能源汽车逐步平替传统燃油车的过程,因此随着这一进程的延伸,占据私人消费主流的 A 级、B 级车,新能源化已经非常明显:1 月新能源乘用车各级别不同程度增长,目前销量仍主要集中在 A 级和 B 级,累计销量分别为 26.8 万辆和 2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2.9% 和 0.8%。且 "B 级电动化趋势明显,C 级和 D 级电动化引领消费升级,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持续快速发展,促进高端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占比大幅增加。"
进一步细分新能源汽车的行情:1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01.5 万辆和 94.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29% 和 29.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38.9%。
而新能源乘用车三大车型之中,纯电动车型在 1 月份增速提升,和此前一直处于 80% 左右增速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增速近乎持平:1 月,纯电动车型销量 57.4 万辆,同比增幅达到了 29.1%,与之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为 37 万辆,同比增幅为 30%。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增长,与新能源汽车推动主力——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保持同步提升。1 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了 145.9 万辆,同比增长了 14.1%,销量占有率达到了 68.4%,较上年同期上升了 8 个百分点。
从各国别车系的情况来看,在中国品牌市占率一步步提升的前提下,其他各大车系的销量仍处于下滑状态,当然,这种情况实际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下市场表现为 " 存量市场 ",总量提升幅度不算特别明显。
中汽协今年第一次公布的产销数据与去年相比,新增了 " 汽车进口 " 的内容,从数据本身来看,汽车进出口的表现如同 " 冰火两重天 ",中汽协整理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 年,汽车进口 70.5 万辆,同比下降 11.8%; 汽车出口 640.7 万辆,同比增长 22.7%。
2024 年 12 月,汽车进口 6.8 万辆,环比增长 12.4%,同比下降 15.4%; 出口 57.4 万辆,环比增长 4.6,同比增长 24.9%。
在整车出口的前十大集团之中,1 月份,奇瑞出口量达到了 8.1 万辆,同比下降 10.3%,占总出口量的 17.2%,仍处于领先地位 ; 比亚迪和长安的增速显著,其中比亚迪出口达到了 7 万辆,同比增长 91.5%,排名第二,而长安出口量达到了 6.2 万辆,与上汽并列第三。
作者:刘隽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