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深度 02-20
AI医疗爆发,智慧医疗指数月内大涨32%,港股创新药同步起飞,首只百亿级ETF诞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财联社 2 月 20 日讯(记者 沈述红)受 AI 在医药创新研发等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港股创新药整体行情围绕创新持续演绎。

本月以来,港股创新药指数涨幅已有 15.99%,多只港股创新药 ETF 也连续获得资金关注,其中,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 ETF 已于 2 月 18 日突破百亿规模,成为全市场首只规模突破百亿元的港股创新药主题指数基金。

比港股创新药上涨更为猛烈的是智慧医疗指数。截至 2 月 19 日,该指数本月涨幅已达 32.15%,近半年涨幅达 72.73%。

在业内人士看来,AI 医疗短期内的快速上涨,可能更多是由于资金在 AI 领域对于低估值细分行业的追逐。从发展空间看,2030 年医疗健康领域的 AI 市场有望达到 2 万亿元。

而在港股创新药市场,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处于量变聚集质变的过程。有基金经理指出,创新药研发周期处于 5 至 7 年左右,基于 AI 的研发应用、基于中国创新药投入产出比以及实力的增强,这个产业有望在 2025 年乃至 2026 年逐步进入收获期,其中蕴含的投资机会也可能受到市场的更多关注。

智慧医疗指数月内涨幅超 32%

受创新药市场增长势头良好、AI 热潮持续催化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近期资金加速流入港股创新药板块。

Wind 数据显示,港股创新药指数今日上涨 1.47%,本月以来涨幅达 15.99%,多只港股创新药 ETF 也连续获得资金关注。

其中,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 ETF 已连续 7 个交易日区间净流入,净流入额超 20 亿元。截至 2 月 19 日,其最新份额达 129.39 亿份,最新规模达 104.58 亿元,这也是全市场首只规模突破百亿元的港股创新药主题指数基金。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 ETF 近期规模增长情况

在目前业内人士的观点中,AI 有望重塑医疗健康行业。AI 医疗的应用场景较广,目前主要包括辅助诊断、影像、新药研发、医药流通、基因检测、智慧医院等等。2 月以来,已有多家医疗领域上市公司宣布接入 DeepSeek,加速公司智能化转化。

智慧医疗指数涨势

Ark Invest 发布《Big Ideas 2025》报告预测,AI 将彻底改变多组学工具、药物研发、分子诊断,并显著改善药物的经济回报。此外,随着近期 DeepSeek 接连发布具备开源、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的 V3 和 R1 模型以及之后多家医药公司宣布接入 DeepSeek,推动 AI 加速落地,AI 医疗市场关注度提升。

AI 医疗市场有望达 2 万亿元

最近引爆资本市场的 AI 医疗发展空间到底如何?它能为医药行业带来多大的市场机会?

"AI 医疗短期内的快速上涨,可能更多是由于资金在 AI 领域对于低估值细分行业的追逐。" 长城消费增值基金经理龙宇飞认为,医疗服务、诊断、医疗设备等细分领域,经过连续 3 年多的下跌之后,估值已经普遍很低,同时,其本身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属性,尤其是行业龙头公司可能会更先受益于 AI 赋能。

在他看来,从更宏观和更长期的视角来看,其逻辑在于,一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势头旺盛,各种应用加速落地、亮点频出,且想象空间巨大;二是对于消费、医疗这类偏传统的行业,或许 AI 应用落地会稍微滞后,但也只是时间问题,科技属性的加持可能会带来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

华安证券表示,AI 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正在成为推动创新药发展的重要力量。AI 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加速药物研发过程,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国内一些领先药企已经接入 DeepSeek 模型,利用 AI 技术提升其研发效率,加速靶点发现,这不仅有助于缩短新药上市时间,还能提高新药的成功率,为创新药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从发展空间看,AI 在医疗领域应用空间广阔。国信证券引用专业数据显示,2030 年医疗健康领域的 AI 市场有望达到 2 万亿元。

" 随着 AI 医疗的崛起和产业快速跟进,2025 年医药投资迎来重大变局,建议重点把握创新成长赛道,‘ AI+ 医药’和创新药两大增长板块将是 2025 年医药投资的最重要战场。" 国金证券表示。

具体而言,龙宇飞认为可积极关注两大细分方向:

一是 AI 与医疗相结合,利用过去积累的大量高质量数据,提升诊疗效率和能力;

二是 AI 赋能新药研发,降低成本、缩短时间,提高商业价值。这两个领域的股价目前处于相对低位,在市场环境向好时,或更具有上涨弹性。

港股创新药有望在今明两年进入收获期

事实上,在 AI 在医药创新研发等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下,港股创新药短期内的整体行情围绕创新持续演绎,包括出海、商业化和早期创新品种价值。

中长期来看,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 ETF 基金经理刘杰观察到,港股创新药板块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处于量变聚集质变的过程。" 我们认为,就像 DeepSeek 以高效低成本模式挑战 AI 巨头一样,中国创新药企也在用类似的路径重塑全球医药创新格局:用更低的成本,达到效果相近甚至更好的创新成果。出海愈发频繁、越来越好的临床数据,中国创新药在海外的出色表现也引发外媒频频报道。"

减肥药市场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例子。例如,国际上在注射型 GLP-1 降糖减肥药物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两家巨头药企也转向中国企业寻求口服药物方案。国内自 2015 年药审改革、2018 年港股 18A、2019 年科创板第五套新规实施,接连落地的行业政策为国内新药研发提供了成长的沃土。渐进式创新让中国创新药企涉足了足够多的药物靶点和热门治疗领域。根据 Pharmaprojects 和 Citeline 的数据,去年中国有 6280 种药物处于研发阶段,与十年前相比增长了 1200%。

刘杰介绍,创新药研发周期处于 5 至 7 年左右,基于 AI 的研发应用、基于中国创新药投入产出比以及实力的增强,这个产业有望在 2025 年乃至 2026 年逐步进入收获期,其中蕴含的投资机会也可能受到市场的更多关注。" 例如,近期的‘春季躁动’行情,让港股市场获得更多资金关注,港股医药特别是港股创新药资产的重估机会是资金关注的其中一条主线。"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港股 etf ai医疗 智慧医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