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之家 02-21
全球首次!复旦团队发现帕金森全新治疗靶点:AI大显身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快科技 2 月 21 日消息,今天凌晨,复旦大学公众号发文宣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通过 5 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得重大科研突破,在全球首次发现了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 FAM171A2。

此次研究发现的全新治疗靶点和候选新药有望从疾病早期对帕金森病进行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相关研究成果于今天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Science(《科学》)。

据介绍,通过 5 年研究,郁金泰团队明确了帕金森病关键致病蛋白——病理性 α - 突触核蛋白在神经元间的传播 " 导火索 ",并发现了抑制其传播过程的候选新药,为帕金森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团队首先从大规模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发现 FAM171A2 是帕金森病风险基因,FAM171A2 是一种神经元细胞膜蛋白,但其功能此前从未被人研究过。

帕金森病病程进展机制及干预手段

由于团队对 FAM171A2 的结构一无所知,且小分子库中的候选者成千上万,若按照传统方法解析结构、挨个筛选,无异于是大海捞针,这也是此前相关研究成功率低的关键原因。

这时,AI for Science 再次 " 大显身手 ",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其蛋白结构进行预测,再基于预测结构对小分子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

郁金泰估测,得益于 AI 辅助科研的手段,团队在 5 年内就完成了原本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

帕金森病风险基因 FAM171A2 可特异性结合病理性 ɑ - 突触核蛋白,加速其在神经元间传播。小分子 bemcentinib 可抑制 FAM171A2 和病理性 ɑ - 突触核蛋白结合

最终,团队在 7000 余种小分子中成功找到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 bemcentinib,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证实其可有效抑制 FAM171A2 和病理性 α - 突触核蛋白结合。

目前,郁金泰团队申请了基于干预 FAM171A2 治疗帕金森病的国际专利,接下来,将全面、系统地开展寻找治疗帕金森病的小分子药物、抗体以及基因治疗手段的临床前研发工作,并进一步将相关成果推向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帕金森病 复旦大学 科研 基因 基础研究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