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学生们重返校园,但同时也是各类传染病容易传播的 " 高危期 "。人员密集的校园环境、季节交替的气候变化以及学生免疫力较弱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为帮助家长和学生做好防护,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开学季常见的 4 种传染病及预防建议。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感染。潜伏期为 1 — 3 天,患儿发病后 1 — 7 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 2 — 3 天传染性最强。儿童流感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咽喉痛、头痛、畏寒等,部分患儿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大年龄段患儿还会有肌肉疼痛、全身乏力等表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 2 天到皮疹出现后 5 天都具有传染性。儿童感染麻疹后主要症状为发热、红色斑丘疹,并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需要注意的是麻疹患儿可并发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少数合并心脏损害,如在出疹后 2 — 5 天再次发热、头疼、嗜睡、惊厥等症状,应警惕麻疹脑炎。
诺如病毒是导致急性胃肠炎最主要的病原之一。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以及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等引起传播。由于诺如病毒颗粒很小,且仅需 10 — 100 个病毒就可致病,因此在幼儿园、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很容易引起暴发疫情。潜伏期多在 12 — 48 小时。儿童感染诺如病毒后,症状以呕吐为主,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可伴有低热、乏力、腹痛、头痛以及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不会表现为重症,但患儿可能出现脱水情况。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疱疹液传播。人感染水痘病毒后,经过大约 2 周的潜伏期后发病。多数儿童感染水痘后症状轻微,表现为发际、颜面、躯干、四肢皮肤以及黏膜上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多种类型的皮疹,皮疹瘙痒明显,可有发热。与麻疹类似,水痘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但部分患儿成年后潜伏的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后会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生。
如何预防疾病?
专家建议,一是按时接种疫苗定时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大部分流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避免如流感、麻疹、水痘等传染病的传播。二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常通风,保清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饮食均衡,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自身免疫力。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外出归来和进食前一定要洗手,不用手揉眼睛和鼻子。注意公共卫生,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传染性疾病流行时注意科学佩戴口罩。
专家提醒,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不带病上课,并将患病信息和病情进展报告给班主任;学校、托幼机构发现聚集性病例,应立即报告疾控部门。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刘菊
编辑:刘奕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