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前不久,12 岁的铭铭(化名)因 B 超常规体检发现脂肪肝,来到无锡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咨询就诊。在医生的建议下,孩子接受了磁共振成像 - 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铭铭竟然已经处于重度脂肪肝阶段。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铭铭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的食物,不爱吃蔬菜水果,还有暴饮暴食的习惯。作息方面也不是很规律,也比较宅不爱运动。医生介绍,孩子之前曾经有间断性的腹痛、腹泻等症状,但家长以为只是消化不良,没有特别重视。
" 这次常规体检后发现脂肪肝,因为常规的 B 超检查对于脂肪肝程度的判断有一定局限性。我们对孩子进一步通过磁共振成像 - 质子密度脂肪分数检查,确诊了重度脂肪肝问题。幸运的是还没有造成肝纤维化的问题。" 无锡市儿童医院影像科负责人蒋昊翔介绍,经过三个月的积极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铭铭的脂肪肝程度目前已经由重度逆转为了轻度,肝功能等指标也都恢复正常。
蒋昊翔表示,很多家长觉得孩子长得胖一些是营养好、健康的一种表现,其实不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肥胖患病率逐年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
专家介绍,脂肪肝可防可控,应该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相较于其他检查,磁共振成像 - 质子密度脂肪分数检查,能提供更为精确的脂肪含量数据,帮助医生对肝脏健康状况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该检测技术为儿童脂肪肝的早期检测、诊断以及疗效监测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一提的是,脂肪肝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孩子是否患有脂肪肝不能单纯从体型胖瘦与否来判断,家长们还是要注重孩子的日常体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