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外而惊喜,政府部门居然能懂我们的‘行话’!"" 凹语言 " 团队的丁尔男说。2 月 26 日,武汉首次发布 " 十大优秀开源软件项目 "," 凹语言 " 在列,其工具在全球编程语言分析网站 PLDB 排行榜上,跻身前 200 名。
在开源世界,大家用独特的代码语言 " 兼济天下 "。丁尔男说,现在,武汉的政府部门也学会了这门 " 语言 ",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这些开源项目。
何谓开源?DeepSeek 发布的 R1 模型,开源后通过全球开发者的验证。开源也日益成为数字时代全球分工体系的主流模式。上海说,要成为 " 最懂开发者的城市 "。就在这周,深圳宣布实施 " 开源合伙人 " 支持计划,打造科创开源之城。早在去年 10 月,武汉就发布了全国首个开源建设方案并提出,入选优秀开源软件项目,直接奖励 30 万元,从政策到资金再到人才培养,全方位 " 保驾护航 "。
以往政府部门评审,证书、论文、专利是 " 硬通货 ",但这次武汉玩起了新花样。" 开放度、活跃度 …… 这些以前从没出现过的软性指标,成了这次评审的关键。" 武汉市经信局软件处负责人解释," 我们得先学会这个新世界的规则,什么‘项目被分叉数’‘社区活跃度’,都得门儿清。而且,不能太功利,开源项目没有投资额,也不好评估产出效益,可它们带来的是无限可能!"
经过自荐、推荐、专家评估、公示这些环节,"deepin 深度操作系统 "" 凹语言 " 等 10 个项目脱颖而出。这里面,有模式已被验证的开源成果,像深之度科技的 deepin 深度操作系统,靠开源成了国产操作系统的 " 扛把子 ";武汉希望组生物科技的工具,在基因测序领域大显身手。也有初出茅庐却野心勃勃的 " 潜力股 ",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的 RustSBI 安全引导程序,立志为芯片启动环节撑起 " 安全大伞 "。
武汉目标明确:到 2027 年,培育 100 万开源开发者,打造超大型开源开发者生态。
去年 12 月武汉黄鹤开源社区在 2024 开放原子开发者大会暨首届开源技术学术大会上正式发布。
20 多位来自海内外 12 个城市的人,身份各异,有 " 大厂 " 程序员、AI 创业者、青年教师、大学生,因为 " 凹(读音 W ā)语言 " 与武汉发生联系。如今,这个开源团队在汉注册了公司," 凹语言 " 工具已用于智慧城市产品研发及游戏开发,释放出强大生产力,并在最近入选了武汉 " 十大优秀开源软件项目 "。
航空摄影测量专业高工丁尔男,在一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工作。近 30 年前,他从贵州来到武大计算机学院求学,毕业后留汉。工作之余,他的另一重身份是 " 开源开发者 "。
丁尔男说,在代码世界,国内起步晚,过去只能用国外编程语言 " 洋砖 " 盖 " 房 ",但国外软件架构难以与国内硬件设备对接,用着不顺手,大家就决定自己 " 手搓 "。开源让大家借智、群智,不分中外,只要是 " 好砖 " 就能拿来盖自己的房,还能提升 " 盖房 " 本领。
2019 年,丁尔男和开源社区的伙伴们设计出 " 凹语言 " 工具。如今," 凹语言 " 已成为国内首个实现浏览器内编译、执行全链路的静态类型的国产编程语言开源项目。
目前,中国开源参与者数量全球第二且增速最快,丁尔男就是众多 " 盖房 " 的中国开源开发者之一。线上协作的小伙伴有来自杭州的原蚂蚁集团高级技术专家,有上海某新兴 AI 企业 90 后技术负责人,还吸引了 20 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贡献者。
丁尔男笑称这是个 " 三无项目 ",没老板、没 KPI、没边界,充满无限可能。
来源:长江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