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月芹 2 月 24 日晚,极米科技(688696.SH)亮出了一份令股民直呼 " 不敢相信 " 的 2024 年业绩快报。
在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同比下滑 147% 的基础上,极米科技在第四季度 " 力挽狂澜 ",单季度净利润达到 1.62 亿元,甚至远高于 2023 年全年,同比增幅达 375%。
最终,极米科技实现 2024 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微增 1%。
对 Q4 净利润大增的原因,极米科技业绩快报解释为 " 公司长期对研发、供应链等环节的投入及优化取得了成效 "。
极米科技一位前员工认为,极米科技业绩 "V" 型走势主要和 " 国补 "、大力度裁员有关,于 2024 年第四季度启动的家电以旧换新等补贴活动 " 带动了 GMV 增长 20% 以上 ",而年中较大幅度的裁员对人员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削减效果显著。
2021 年 3 月,极米科技登陆科创板,被称为 " 中国投影仪第一股 ",连续 6 年位居中国投影市场出货量和销售额第一。
2023 年以后,投影行业渐入寒冬,消费降级、投影行业价格战、大屏电视价格大幅缩水等,都摆在极米科技面前。
" 国补 " 之后,极米科技的业绩增长是否可持续?押宝出海和车载新业务能否让其重回荣光?
"V 型 " 逆转
前述业绩快报仅列出极米科技 2024 年度营业总收入、营业利润等核心指标。可以看出,极米科技的全年业绩收了一个不逊色的尾:全年营收为 34 亿元,同比微降 4%,而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大增 164% 和 188%;归母净利润为 1.22 亿元,同比微增 1%。
有股民直呼 " 超预期 "" 不敢相信 "。
在这份快报发布前,一位股民根据蛛丝马迹来猜测极米科技 2024 年的业绩成色:截至 2025 年 1 月 31 日,极米科技并未披露 2024 年年报预告,而根据科创板要求,如上市公司出现净利润为负值、实现盈利且净利润同比上升或下降 50% 以上等条件时,必须强制披露年报预告。
该股民据此推算,极米科技 2024 年的净利润不为负值,且与 2023 年相比下降幅度未超过 50%。再根据前三季度的亏损情况,他得出结论:极米科技 2024 年净利润大于 6000 万元,Q4 净利润必然大于 1 亿元。
" 虽然一直看好公司前景,但如果两个月甚至一个月前,有人说(极米科技)四季度净利润将超过 1 亿,我都不敢相信。" 该股民称。
横向对比极米科技 2024 年各季度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等指标可以看出,前三季度的业绩每况愈下,尤其是 Q3,跌幅明显增大,但 Q4 出现 "V 型 " 逆转。
具体来说,Q1 的利润总额为 1626 万元,同比下降 74%,Q2、Q3 分别亏损 1637 万元、4946 万元,而 Q4 却实现扭亏、盈利 1.4 亿元,同比增长 1140%。换言之,极米科技 2024 年 Q4 的利润是 Q1 的 8.4 倍。
与 Q4 业绩大放异彩同样醒目的是 Q3 各项盈利数据的跌幅。例如,Q1、Q2 的营业利润同比跌幅均在两位数,而 Q3 亏损了 4893 万元,同比跌幅达到 1240%。
上述极米科技前员工认为,业绩 "V" 型走势主要和 " 国补 "、大力度裁员有关,其中 " 国补 " 带动极米科技 GMV 增长的幅度在 20% 以上。
2024 年 8 月底,商务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9 月起多地启动补贴,如四川省率先将补贴扩展至投影仪等 18 类家电,浙江、广东、福建等跟进,第四季度补贴力度全面加码。
华安证券于 2 月 25 日发布的研报从内外销角度分析极米科技 Q4 业绩大增的原因。内销上受益于 " 国补 " 大促拉动叠加极米科技份额回暖。参考久谦咨询的数据,其 Q4 线上(淘宝、京东及抖音合计)的份额环比提升 4%;外销方面,欧洲上季提货递延,预计恢复高增长,而北美向沃尔玛和 Bestbuy 拓展渠道,日本调整有望到位。
" 国补 " 加 " 双十一 " 对整个投影行业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根据洛图科技线上监测数据,2024 年 " 双十一 " 大促期间,中国智能投影(不含激光电视)在线上公开零售渠道(不含拼多多、抖音、快手)的销量为 52.1 万台,同比上涨 20.6%;销售额为 10.5 亿元,同比上涨 9%。
对 Q3 大幅亏损但 Q4 利润大增的原因,极米科技对经济观察网表示:" 国内智能投影市场需求阶段性承压,公司继续推进研发创新战略和供应链体系提质增效,深度整合供应链和物流网络,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成本有效控制,提升关键零部件通用性,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增强市场响应速度,整体推动公司成本管控、效率提升及核心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就在 2 月 12 日,极米科技的两家员工持股平台——开心米花和极米咨询以及监事会主席廖传均刚完成了 198 万股股份的减持,套现约 2.02 亿元。
降本增效出 " 大招 "
从各季度的利润数据看,极米科技的 2024 年可以用 " 大开大合 " 来形容。
Q1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73% 至 1432 万元,一季度财报解释:主要受期内调整了部分产品价格和具体产品结构影响,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下滑,导致利润下滑幅度高于收入下滑幅度。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96%,亏损 1484 万元,半年报解释 " 受部分老品去库存影响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147%,亏损扩大至 4033 万元,三季度报解释 " 主要系公司整体收入规模下滑,同时受老品去库存影响 "。
到了 Q4,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 373% 至 1.62 亿元,业绩快报解释称 " 公司长期对研发、供应链等环节的投入及优化取得了成效 "," 主要系公司努力提升经营效率,成本及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的结果 "。
极米科技前员工透露,极米科技在 2024 年二三季度较大力度裁员," 成都总部群人数从年初的 1400 多人减到年底只剩下 800 多人 ",涉及软硬件、研发、设计、市场等部门。
一位四大会计事务所人士解释,一般而言,裁员后员工薪酬、社保等费用减少,直接降低利润表中的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等科目,短期内提升毛利率和净利润;而裁员补偿金支出通常计入 " 管理费用 - 重组费用 " 或 " 营业外支出 ",属于一次性费用。此外,人力成本削减带来的现金流改善通常滞后 1 — 2 个财季。
而根据财报,极米科技前三季度的营业成本、销售成本、研发费用同比降幅在 4% 以内,仅管理费用出现较明显缩减,从 2023 年同期的 1.22 亿元降至 8045 万元,降幅为 34%。
对于 Q4 利润增长是否和 " 国补 " 拉动、裁员降本增效有关这一问题,极米科技相关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表示," 国补 " 带动了销量增长,但 2024 年尤其是 Q4 的业绩增长是多方面合力的结果;对于相关传闻,公司在正式年报发布前无法披露更多信息。
" 无屏电视 " 想象
投影行业红利正逐渐消退,是不争的事实。
2012 年,极米科技创始人钟波辞去晨星半导体(MStar)年薪百万的工作,回到成都创业,致力于开发智能投影产品,希望以投影技术颠覆传统电视市场。
2016 年,钟波首次公开提出 " 无屏电视 " 概念,预测 " 五年内,无屏电视将颠覆传统电视 ",并提出 " 从此屏幕只论米,想要几米就极米 " 的口号。他认为,传统电视受到屏幕尺寸和安装成本限制,而无屏电视通过投影技术可轻松实现 "6 米宽巨幕 ",价格仅为传统大屏电视的零头。
在 " 无屏电视 " 概念下,极米打动了一众明星投资机构。2017 年,百度通过旗下实体百度网讯和百度毕威,两度投资极米科技,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创东方、芒果超媒、经纬中国纷纷注资。
2020 年— 2022 年间,极米科技迎来了营收和利润年年跃升的高光时刻,营收增长分别达到 34%、43% 和 4.6%,2023 年则首次出现 16% 的下滑。这轮增长主要因为疫情后居家办公和娱乐成为主流,投影仪体积小、无需专业安装、配送便捷,一度成为替代传统电视的优选方案。
然而,亮度要求是投影仪的硬伤,叠加投影仪行业打响价格战,当贝、坚果等竞争对手争相瓜分市场份额;同时,大屏电视价格一再下探,投影仪作为 " 电视平替 " 的打法面临节节追击。
这不是极米科技一家企业遇到的增长难题,国内投影市场需求承压也反馈在行业数据上。根据洛图科技的报告,从 2018 年到 2022 年,中国智能投影行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每年均有约百万台的增量,复合增长率高达 28.7%。自 2023 年起,市场首次出现规模下滑,中国智能投影市场销售额为 103.7 亿元,同比下降 17.3%;至 2024 年,中国智能投影市场销售额为 100.1 亿元,同比下降 3.5%。
押注车载和出海
面对投影仪行业难掩颓势的局面,包括极米科技、光峰科技在内的企业把战略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和车载业务。
2024 年初,极米科技开始搭建车载团队,并进行了实质性投入,主要布局车载投影、智能座舱、智能大灯的研发和生产。
极米科技副总裁、车载事业部负责人田峰曾公开表态," 我们有机会在车载市场再造一个极米 "。
2024 年 10 月,极米科技连发两则车载业务的动态,一是全资子公司宜宾极米成为北汽新能源的车载投影仪和幕布总成的定点供应商,为其享界新车型供应智能座舱显示产品;二是宜宾极米将成为马瑞利智能大灯相关部件的定点供应商。
2025 年 2 月 26 日,极米科技对经济观察网表示,截至目前,极米科技共获得 7 个车载定点,其中 6 个为智能座舱产品,1 个为智能大灯零部件产品,客户包括国内外知名汽车产业链企业。2 月中旬,极米科技曾回应媒体称:"2025 年起,车载定点将陆续开始交付并产生收入。"
另一家生产投影仪整机的上市公司光峰科技也选择了跨界到车载赛道寻找机会。光峰科技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 年营收为 24.2 亿元,其中车载业务进入快速起量阶段,期内已产生收入 6 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和以往业绩预告不同,光峰科技在 2024 年重点介绍了车载业务的成绩,只字未提老牌主营业务影院核心器件和家用投影仪业务的新进展。
除了车载,极米科技也正往海外市场发力。
2021 — 2023 年间,极米科技的海外市场收入从 4.34 亿元增长至 9.13 亿元,境外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也从 10.7% 逐年提升到 25.6%,2024 年上半年该比重进一步增长到 28%。
与此同时,境内市场收入也在逐年萎缩,从 2021 年的 35.7 亿元逐步下降到 2023 年的 26 亿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