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 2 月 27 日讯(记者 黄玉洁)犯罪团伙打着法律咨询公司的名义,伪造印章制作了 3000 余份重疾证明,收入证明、困难证明等材料,违法提供停息挂账、债务延期服务,让 3000 余名客户蒙混过关。
近日,经湖北省云梦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罪,数罪并罚,判处李某、郑某等 12 人有期徒刑二年一个月至十个月,部分从犯适用缓刑,各并处罚金 1.2 万元至 4000 元。
停息挂账骗局始末
2022 年 2 月,赵某因无力偿还信用卡债款,在网上咨询停息挂账服务时认识了业务员邓某。在邓某的指导下,赵某顺利将欠款停息挂账。赵某发现身边不少朋友都有遇到信用卡催收、网贷欠款之类的情况,觉得搞停息挂账服务既能帮人解决债务困难,又能收取服务费赚钱,于是与邓某、李某、黄某商量成立公司,专门进行该项业务服务。
2022 年 6 月,邓某和李某、黄某、赵某合伙成立某法律咨询公司,主要从事直接帮客户向银行、网贷平台申请信用卡到期账单和网贷的延期、分期、停息挂账等业务。
为进一步扩大业务,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8 月,邓某等人又陆续注册成立了 4 家法律咨询公司。李某等人在网络平台引流有停息挂账等需求的客户,公司业务员针对客户提出的业务需求,以客户的身份与相应机构沟通,获知需要的证明材料。因多数客户无法提供证明材料,业务员便向客户推送专职伪造证明材料的郑某等人的微信。郑某等人在向客户收取费用后,伪造相应的证明材料,业务员则直接或协助客户将证明资料上传至各网贷平台客服系统。申请通过后,业务员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
2023 年 12 月 12 日,某集团报案称,其下属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发现云梦某法律咨询公司使用伪造的医院癌症诊断证明、住院收费票据等重疾证明材料,为 200 多名客户向该集团旗下网贷平台申请逾期债务的停息挂账,导致集团未能按时收回逾期本息共计 353 万余元。公安机关经初查后,于 2024 年 1 月 3 日立案。在掌握公司运营情况及核心人员动向后,公安机关及时展开抓捕行动,于 2024 年 1 月 8 日至 2 月 22 日将郑某、肖某等 9 人抓获。自感难逃法律制裁,3 月,黄某、李某、赵某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大量伪造工具与材料被查获,多达 1700 余名涉案借款人
公安机关在公司办公地点查获作案手机 400 余部、电脑 23 台以及大量客户信息资料、工作业绩表格,在郑某车里及住处查获印章 99 枚、病历资料 1700 余套,以及光敏印章机、打印机等相关机器设备。经初查,全国有 1700 余名涉案借款人借助涉案公司制作的虚假证明骗取贷款平台对用户的救济政策,达到停息挂账的目的。
案件立案侦查后,云梦县检察院应邀依法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及时查扣重要物证、提取电子数据和交易记录等情况,厘清犯罪发生、发展的经过,明确各参与人的具体行为。经鉴定和核查后,公安机关发现查获的印章及证明材料均系伪造。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该案移送至云梦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在审查起诉阶段,承办检察官发现,该案量刑证据不足,即多数犯罪嫌疑人不能对应到具体的造假业绩。除郑某可根据现场查扣的印章、造假设备、纸质材料等证据解决定罪量刑的问题,其他 3 名公司负责人、2 名业务经理、6 名对接人员,均不能直接关联到造假业绩,其量刑问题难以解决。
违法收取超 1000 万服务费
承办检察官经过认真思考,并与侦查人员多次沟通,确定了数据碰撞的问题解决思路,即通过犯罪嫌疑人手机中的微信群聊中出现的客户姓名、参与人员微信号、公司名称等关键词,与郑某手机中其与客户的聊天记录和纸质证明中出现的客户姓名等关键词进行数据碰撞比对,最终统计出 5 家涉案公司和其他犯罪嫌疑人对应的造假业绩,并得到了各犯罪嫌疑人和辩护人的认可。
检察机关依法审查查明,截至 2024 年 1 月,为牟取非法利益,李某等 12 人及涉案公司通过假冒法务人员或者伪造法律资质、专业身份等,对外宣称提供债务协商、债务优化等服务,吸引金融借贷逾期负债者。随后通过上述方式,共伪造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印章 99 枚,病历资料 3200 余套,公司和企业的收入证明 280 余份,街道办事处的困难证明 20 余份,让全国各地 3000 多人利用涉案公司伪造的虚假证明蒙混过关,并违法收取服务费用 1000 万余元。
2024 年 8 月 8 日,云梦县检察院以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罪对李某、郑某等 12 人提起公诉。同年 12 月 17 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在庭审现场,李某、郑某等 12 人全部认罪认罚。法院以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罪,数罪并罚,判处李某、郑某等 12 人有期徒刑二年一个月至十个月,部分从犯适用缓刑,各并处罚金 1.2 万元至 4000 元。
在依法办案的同时,云梦县检察院积极开展追赃挽损工作,通过引导公安机关收集资金关联性证据,并就涉案财产处理提出意见,同时加强与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及时冻结涉案公司账户资金及涉案财产,并督促、引导多名犯罪嫌疑人退出违法所得共计 400 余万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