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陀螺 02-27
中国AR眼镜的高光时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VR 陀螺 冉启行

从抖音、微信、快手、B 站到微博,这家中国 AR 眼镜厂商刷屏了一周。

在余杭区高质量经济发展大会上,Rokid 创始人 &CEO 佩戴 AI+AR 眼镜 Rokid Glasses,借助 AR 提词器功能,自信地完成了一场脱稿演讲。这看似简单的一幕,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社交平台激起千层浪。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多家权威媒体纷纷聚焦,相继发布相关报道。上百万的点赞,成千万的流量,不计其数的转发和讨论,这不仅是 Rokid Glasses 的高光时刻,更是整个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契机。

无疑,Rokid 再一次让 AR 行业站在了聚光灯下,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大众看到了这类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巨大潜力。其爆火背后,既是中国 AR 技术数年沉淀的集中释放,也是消费级 AR 眼镜产业变革的序章。

  产品破圈:Rokid Glasses 的「两大技术密码」

Rokid Glasses 网络爆火逻辑可概括为 " 日常用品的科幻化重构 " —— 当一副看似普通的眼镜突然具备了 AR 提词功能,这种 " 不可能的跨界组合 " 正是其破圈的关键,既满足了用户对穿戴设备轻量化的基础需求,又通过实际应用场景创造了认知反差。

(一)类普通眼镜形态:49g 的头戴「计算机」

从产品维度来看,Rokid Glasses 的破圈始于其产品形态的 " 颠覆性 " 产品设计,它的颠覆不是它有多么另类的设计,而是在于它太过 " 普通 " 的外形,却拥有比普通眼镜强大得多的 AR 显示功能。

图源:网络

不同于其他消费电子品类每天都绞尽脑汁致力于打造差异化的产品设计,过去数年,AR 产业的努力方向一直是如何让一副 AR 眼镜更像一副普通眼镜,以此降低消费者接受门槛,消除科技距离感。

这种看似 " 返璞归真 " 的追求,却需要上百个轻量级元器件的精密堆叠,并且眼镜还需要保持一定体积和重量,符合人体佩戴工程学设计,甚至全天候使用。

为此,在产品设计方面,Rokid 联合时尚眼镜品牌 BOLON 暴龙,让 Rokid Glasses 更符合大众审美,并且优化佩戴工程学。双方通过对鼻托、镜腿弧度、元器件分布的精细化调校,有效分散了佩戴重量。

近眼显示光学方面,得益于单绿色 Micro-LED 微显示器 + 衍射光波导解决方案的应用,Rokid Glasses 在极度压缩光机体积的同时,还能保持超 80% 的透光率,提供 30 ° 的虚像视场角,以及 1000 尼特的亮度。

在产品形态上,为满足无线一体化的形态需求,基本运算元器件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Rokid Glasses 不仅集成了强劲的骁龙 AR1 芯片以及 RAM、ROM、麦克风阵列、扬声器和电池等基本模块,还额外增添了 1200 万像素摄像头,在集成了如此多功能后最终产品仅 49g。

VR 陀螺曾在 Rokid 发布会上体验过该产品,外观非常时尚,产品包括 6 款配色,整体看起来与普通眼镜无异,且佩戴感非常轻便。

如此 " 庞大的结构性工程 ",最终却拥有类普通眼镜的形态,怎能让大众不为之心动。

(二)消费级 AR 应用场景现场实战:冰山一角引起的全网热搜

如果类普通眼镜的产品形态是 " 敲门砖 ",那么场景化功能则是本次 Rokid 引爆市场的催化剂。

Rokid CEO 通过戒指操控眼镜提词完成演讲的视频,直观展现了 AR 技术的实用性,对传统「低头看演讲稿」形式的颠覆。正因如此,它才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未来已至」,仿佛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已然触手可及。

然而,对于外界,我们想传达的是,AR「提词器」功能其实只是当前 AR 眼镜中的最基础功能之一,甚至是 Rokid Glasses 庞大应用生态的冰山一角。

AR 产业已经发展了数年,以 Rokid Glasses 为例,其基础功能包含但不限于接听电话、听音乐、第一视角抓拍、信息提示(如微信通知)、AR 导航等等。此外,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持下,AR 眼镜的场景应用已然发生了质的变化。

事实上,AI 才是 RokidGlasses 的核心底层基础。基于阿里通义大模型,结合 RokidGlasses 硬件端各类通信传感模块,应用场景得到了全面进化。目前,Rokid Glasses 已集成 AI 快捷回复、AI 实时导航、AI 转译、AI 闪记、AI 健康提醒、AI 问答搜索、多模态 AI 交互、AI 拍照答题、AI 多语种翻译等一系列功能。

多模态 AI 大模型与 AR 眼镜的结合,可以诞生出无限的可能,不断拓展人机交互的边界,也许我们目前看到的也依旧是探索初期的「冰山一角」。

AI 之外,Rokid 也在不断拓宽生态合作,在既有互联网场景框架下,增添 AR 眼镜的交互维度。Rokid 已联合支小宝,在 Rokid Glasses 上引入声纹支付技术,用户可以使用 Rokid 的眼镜进行扫码,一键完成小额支付;Rokid 还与佳明合作,利用手表传感器,结合 Rokid Glasses,实现了数据传输与 AR 显示,在骑行等运动场景中,可以更安全、实时地进行健康检测。

Rokid Glasses,绝不只是台上看到的那样简单。

  产业链变局:果链龙头或引发蝴蝶效应  

在 Rokid Glasses 爆火之际,近日,Rokid 与蓝思科技达成的合作也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蓝思科技作为果链龙头企业,坐拥上千亿市值,它的入局,虽有几分突然,倒也合理。AR 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潜力巨大,资本、科技巨头、供应链布局的并不在少数。

供应链上游新玩家的入局,选择合作伙伴尤为重要,而 Rokid 作为头部 AR 企业,其品牌价值、技术底蕴、市场规模都毋庸置疑,自然而然成为了合作的首选。

回到本次合作的具体战略上来看,在官方的公告中,不难发现,有两大段落重点值得细看(下方为节选删减版):

1、智能制造与垂直整合:作为 Rokid 全系 AI 眼镜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蓝思科技依托其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体系,覆盖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线的全链条生产,助力 Rokid 提高量产效率。蓝思科技自主研发的纳米微晶玻璃技术可显著提升镜片抗摔性和透光率至 95% 以上,并实现轻量化设计(如 Rokid Glasses 仅 49 克),为用户提供卓越的高画质显示体验。

2、资本协同与产业布局:双方在股权投资和合作基金等资本层面展开深度合作,加速 AI 眼镜商业化进程。双方将继续深化在显示、传感器、轻量材料等关键环节的合作,推动中国 AI 眼镜产业链的本土化进程。同时,双方将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化制定,共同构建 " 硬件 + 内容 + 服务 " 闭环,迎接 AI 眼镜在全球市场的广泛应用与普及。

简而言之,双方的前期合作将围绕 Rokid 全系 AI 眼镜整机组装、智能制造进行,蓝思科技还将为其提供纳米微晶玻璃技术支持,未来双方还会从更底层的显示、传感器、材料等更多层次深入;此外,蓝思科技将直接给予 Rokid 在资金方面的支持,以加速 AI 眼镜的商业化。

从底层材料、生产制造到股权投资,本次合作不可谓不深入,可以说是绑定性极强,双方似乎都下定了很大决心,要将 Rokid AR 眼镜打造成下一个爆款。

Rokid 与蓝思科技的本次合作极有可能重塑 AR 眼镜产业的供应链格局,引发一系列蝴蝶效应。从 Rokid 角度来看,蓝思科技成熟的精密制造工艺,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助力 Rokid 更快地将新产品推向市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夯实其在 AR 眼镜领域的市场地位。且蓝思科技在资本层面的支持,也能让 Rokid 相关业务持续创新,更快实现产品的商业化,走得更快、更远。

从行业格局层面剖析,Rokid 与蓝思科技的合作可能会引发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战略调整。一方面,部分企业或许会效仿这种合作模式,寻求与具有强大制造能力的企业联手,深入合作,加速产品迭代与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中小规模的 AR 眼镜厂商可能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在生产制造环节的短板将被进一步放大,从而加速行业洗牌,推动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聚集,促进 AR 眼镜行业集中度提升。

再深入到产业链上下游,蓝思科技在材料部件等方面的深厚技术积累,比如玻璃类、蓝宝石类、金属类、塑料类等,其能够反向推动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提升产品标准,促使整个供应链朝着更精密、更高效的方向发展。通过材料技术的创新,现在 49g 的 Rokid Glasses,也许在未来的深度合作中会实现全新的轻量级突破,进一步挖掘 AR 眼镜的市场潜力。

这一合作本质是 " 果链能力向 AR 产业的溢出 "。蓝思的精密制造经验、供应链技术与 Rokid 的 AR 技术、品牌资源形成互补,有望复刻 iPhone 带动供应链升级的路径。 

「百镜大战」下的中国力量  

在 Ray-Ban Meta 爆火之后,AI 眼镜市场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机遇期,各大厂商纷纷涌入,一场「百镜大战」悄然拉开帷幕。而 Rokid Glasses 的突然爆火,并非偶然,而是中国企业多年深耕以来的必然结果。

成立于 2014 年的 Rokid,已穿越十年产业周期,既见证了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深度参与并推动了 AR 智能交互领域的迭代和变革,它是 AR 产业的长期主义者。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用 AR 眼镜脱稿演讲」的名场面。

可以看到,在这场全新的 AI+AR 人机交互计算革命潮中,中国力量正在全面凸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中国 AI+AR 眼镜产业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不管是以 JBD、视涯、京东方、镭昱等为代表的 Micro-LED/Micro-OLED 微显示技术,还是鲲游、歌尔、光舟、广纳四维的各类光波导技术,甚至像蓝思科技这样的上游高新技术智能制造,中国皆有大量企业布局,且拥有不输国际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中国产业力量,Made in China 含量的不断增加,中国 AR 眼镜才能凭借着在技术、成本、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百镜大战」中的有力选手。正如 Rokid Glasses 仅 2499 元定价,这是「中国力量」的共同结果。

Rokid Glasses 的爆火,标志着 AR 产业从 " 技术秀场 " 大举迈入 " 实用主义 " 阶段。其背后的技术密码与产业链变局,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是中国 AR 产业从跟随到领跑的缩影。

  第一时间了解 XR 资讯   

   关注 VR 陀螺官网(vrtuoluo.cn)

VR 陀螺的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   |   投稿  :

六六(微信号 13138755620)

寻求免费曝光:

六六(微信号 13138755620)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r眼镜 ar 高光 快手 ceo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