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02-28
齐橙《何日请长缨》作品研讨会:探讨工业题材网络文学的创新与价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2 月 26 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安徽文艺出版社和阅文集团主办的齐橙《何日请长缨》作品研讨会举行,与会专家、评论家、编辑、读者对这部工业题材网络文学作品展开研讨。

《何日请长缨》以中国制造业的振兴为背景,聚焦国企改革和产业升级这一宏大命题。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指出,这部作品延续了齐橙工业题材创作的一贯风格,在主题开掘和文学表达上均实现突破,是新工业小说的代表性作品。阅文集团副总编辑田志国表示,作品讲述国企在市场环境变化中通过改革创新重获新生的故事,将工业发展、国企改革、时代变迁融为一体,具有浓厚时代特征。安徽文艺出版社社长姚巍表示,作为出版方,安徽文艺出版社致力于推动优秀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出版传播,在《何日请长缨》出版过程中,与作者反复打磨文本,该作品也荣获诸多奖项,如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国家出版基金等。

此次研讨会深入剖析了《何日请长缨》的文学价值、时代意义和创作特色,为网络文学工业题材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示,也让更多人关注到网络文学在记录时代、展现中国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院长欧阳友权认为,《何日请长缨》以精微描写展现宏大叙事,在时代脉动中聚焦企业改革。主角唐子风作为穿越者,凭借聪慧商业大脑和管理才华,在改革中不断成长,其决策和行动反映了时代变革下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可能,让作品呈现出细密现实质感和丰沛时代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刚认为,主人公唐子风既有满足世俗欲望的 " 爽 ",又有振兴民族工业的使命感,这种更高级的 " 热血 " 超越了传统网络文学的 " 爽 "。此外,小说还具有叙述的幽默感,利用时间错位感制造笑料。山东省网络作协办公室主任朱昱认为,全书无明显反派,主角唐子风的人物塑造独特,呈现出多面状态,既有 " 圣人 " 内核又有 " 无赖 " 手段,充满正能量。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陈定家指出,小说巧妙融入穿越元素,从管理者视角出发,改变 " 技术流 " 叙事策略,绘制出中国大工业时代的壮丽画卷。《文艺报》评论部主任明江表示,《何日请长缨》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优秀作品,在题材拓荒、叙事革新、人物设定与爽点升级、强国梦想追问等方面均有创新。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雄称赞《何日请长缨》大气、厚重且有现实深度。齐橙凭借自身专业背景和扎实功课,将设备、技术、工艺写得专业,人物场景细节富有烟火气,小说在反映现实和爽文模式间找到平衡。广州大学中国文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吴长青关注到作品中网络新语态的运用,齐橙大胆采用多形式语言转换,如合理使用网络产品名称、网络情感语言、对技术精英的浓缩称呼、融入传统文化观念以及利用谐音和地名化用等,增添幽默效果,拉近作者与读者距离,体现互联网文化的及时性与互动性。

研讨会上,作者齐橙表示,中国工业史极具故事性,适合用网络小说反映,从近乎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工厂的历程充满爽感。唐子风这个角色是自己的一次创新,区别于以往作品中的理科生主角,唐子风是擅长耍嘴皮子的文科生。最初策划时想以周衡为主角,但考虑到网文读者受众,最终选择唐子风。齐橙认为唐子风这个人物更加丰满,作品故事基本遵循现实世界脉络,如实展现各个时期的冲突与故事。对于作品得失,他感谢各位专家的点评,表示会在未来创作中避免和纠正不足,继续挖掘工业史这座宝库。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朱钢总结,《何日请长缨》关注企业生存发展,是强国建设在工业领域的文学记录。作品通过回望与想象建构新工业叙事文本,以坚实工业逻辑为叙述主线,注重探讨企业健康成长规律,对现实有启示意义,是新大众文艺呼应时代的生动实践。

相关标签

网络文学 研讨会 文学 安徽 国企改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