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牛财经 03-03
营收利润双增长!江南布衣2025上半财年业绩延续稳健增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面对全球服装零售行业多重挑战,作为中国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品牌时尚公司,江南布衣在承压之下,依然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

2 月 26 日,江南布衣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306.HK)公布了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六个月("2025 上半财年 ")的中期业绩。2 月 28 日,江南布衣举行了媒体线上沟通会,对 2024/25 财年中期业绩报告作出了详细解读。

整体而言,2025 上半财年,虽然中国居民消费意愿逐步回暖,但线下客流量依然波动。面对零售环境和消费者行为习惯持续变化等诸多不确定性,江南布衣不断推出新兴消费场景及产品,提供给消费者更多增值服务的同时,逐步升级各个品牌的店铺形象,以求带给顾客更舒适的购物体验,推动收入及盈利稳步提升。

财报显示,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六个月的总收入同比增加约 5.0% 至人民币 31.56 亿元。相比于 2024 上半财年,2025 上半财年通过线上及线下销售渠道所得收入均有所增长,其中线下渠道的收入增长 3.5% 至人民币 25.54 亿元,线上渠道的收入增长 11.9% 至人民币 6.02 亿元。

在多品牌可持续规模化运营方面,江南布衣同样创造了可持续增长的销售收入。旗下成熟品牌、逾 30 年历史的 JNBY 的收入为人民币 17.6 亿元,保持持续增长,占总收入 55.8%。成长品牌组合,包括于 2005 年至 2011 年期间相继推出的速写、jnby by JNBY 和 LESS 品牌产生的收入为人民币 12.02 亿元,占总收入 38.1%。新兴品牌组合,包括 POMME DE TERRE(蓬马)、JNBYHOME、onmygame 及 B1OCK 等多个新兴品牌产生的收入为人民币 1.94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147.3%,占总收入 6.1%。

同时,由于公司综合的品牌力持续提升,整体毛利率得以维持于 65.1% 的高水平,其中线上渠道同比上升 2.3 个百分点至 2025 上半财年的 64.2%。

笃定全域零售战略布局,强化粉丝运营筑牢 " 护城河 "

据财报数据,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江南布衣在全球经营的独立实体零售店总数由 2024 年 6 月 30 日的 2025 家增加至 2126 家,零售网络覆盖中国内地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全球其他 8 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司正持续优化以粉丝为核心的全域零售网络的建设,以提升用户粘性。

报告期内,面对零售环境和消费者行为习惯持续变化等诸多不确定性,江南布衣加大了对各品牌店铺形象升级及视觉开发的战略投入,成功打造了共 22 家 " 江南布衣 +" 多品牌集合店,令粉丝全触达及店铺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由于存货共享及分配系统的升级和有效运用,所带来的增量零售额上升 8.7% 至人民币 6.49 亿元。

成都万象城江南布衣 + 品牌集合店

同时,江南布衣继续运用互联网 + 思维和技术赋能销售,营运 "BOX+ 不止盒子 "" 微商城 " 及 " 多元化社交电商 " 等在内的数智零售渠道,以求带给顾客更舒适的购物体验。同时,江南布衣在通过自我孵化或并购的方式,进一步优化设计师品牌及品类组合,继续提升前瞻设计及研发能力,全面提升品牌力,继续培养新的 " 江南布衣 " 粉丝。

财报显示,公司持续加强品牌力及精细化会员运营的各项举措取得了成效。数据表明,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会员所贡献的零售额占零售总额逾 80%。2024 年购买总额超过人民币 5000 元的会员账户数逾 33 万个(2023 年:近 30 万个),其消费零售额亦达到人民币 46.8 亿元(2023 年:人民币 43.3 亿元),贡献了超过 60% 线下渠道零售总额。

" 江南布衣依然会持续努力构建设计力与品牌力双驱动模式。" 在解读财报的分享沟通会上,江南布衣投资者关系总监强一岚表示,未来重点将是在已有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与升级。

接下来,江南布衣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进一步增强国内外的各类零售网络,持续对店铺视觉及形象开发的战略投入,积极布局多元化社交电商和新零售渠道等新兴消费场景,优化全域互动营销平台和智能快反供应链的能力,打造不同品牌在各细分市场建立合理规模的运营能力。

持续践行 ESG,多元化探索 " 江南布衣特色 " 的发展之路

打造江南布衣特色的 ESG 可持续时尚,一直都是公司明确的 ESG 愿景,聚焦产品可持续、环境可持续、人才可持续、社区可持续四个领域。其中,可持续原材料与非遗技艺传承创新成为亮点项目。在 2025 上半财年,江南布衣可持续原材料占原材料采购总重量比率达 24.1%,同比增长 8.9%,向 30% 的承诺目标稳步前进。在提升资源利用率方面,江南布衣也持续推进库存面料再利用项目,报告期内大货使用库存面料达 8.8 万米。

为了打造 " 人人参与,人人创造 " 的 ESG 文化,江南布衣积极在内部发起多样化的活动来节能减排、传递 ESG 理念。在 2024 年 10 月的 " 一起去爬梯 " 活动中,共计有 582 人次参与,爬梯总数累计 10015 层,电梯碳排放减少 6605 千克,相当于种植了 287 棵树。同时,2025 上半财年也开展了 5 场 " 江南公开课 ",覆盖 170+ 人次,课程包含前沿可持续材料、AI 工具使用等。

在社区可持续方面,江南布衣通过 " 布尽其用 - 牦牛绒产业振兴项目 " 联动产业链生态伙伴共同发力。不仅发布了全球首部与牦牛相关的可持续标准,还在 "2024 可持续创变周 " 举办行业工作坊,向上游企业、品牌分享项目内容及可持续标准,影响更多合作伙伴参与到被誉为 " 高原黄金 " 的中国牦牛绒产业振兴中来。

RE;RE;RE;LAB24 秋冬牦牛绒大衣

此外,江南布衣立足于企业的艺术基因,为杭州、四川广元乡村学校的孩子开展 " 布 " 一样的美育课,利用库存面料制作书皮,最终收集了 308 本爱心书籍,捐赠给了广元的乡村小学。2024 年 10 月,jnby by JNBY 联合余德耀美术馆开展艺术课堂项目,在上海和北京成功举办 2 场线下活动。孩子们的艺术创造还会收录进品牌图库,将有机会应用于新一季的产品中,让艺术与爱持续传递。

jnby by JNBY X 余德耀美术馆 " 艺术课堂 "

值得注意的是,在 ESG 实践过程中,江南布衣依然持续打造与推进着一个长期的、有重要意义的项目—— " 布尽其用 "。

在线上媒体沟通会上,江南布衣企业公关总经理郑丹丹分享道:布尽其用项目今年已经迈入了第三年,从最初的收集与整理传统文化与工艺出发,渐渐拓展出更为丰富的生态圈,共同参与中国面料研发创新。据了解,公司利用研究成果展和行业论坛让更多行业内外的人了解、参与到项目中。数据显示,展览期间共计 2199+ 访客,行业论坛 37 家 B 端企业现场参与,直播观看人次 613 万。同时,《布尽其用》书籍在全国 70+ 书店上市,为传统文化的推广助力。

" 布尽其用项目的目标是结合传统文化和工艺、当代设计和工业化,进行面料创新,并有应用这些创新面料的产品落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体验。经过两年,我们离这个目标又前进了一点。比如在 2024 年秋冬季,JNBY 与速写都有基于布尽其用研究创新的产品上市。" 郑丹丹表示,下一步,公司希望联动内外部合作方共创创新面料,将传统的技艺与当下的需求、设计更好融合,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事实上,伴随消费市场回暖的同时,中国服装市场继续展现多样化的消费趋势,本土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江南布衣洞察到,当下消费者正快速从传统零售向更多元化的新兴消费场景转移,数字化消费和电商平台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线上与线下渠道的融合加深,新零售模式进一步推广。在此过程中,消费者更加青睐可以带给他们优质体验的品牌,因此设计师品牌所处的细分化市场呈现了向头部集中的竞争趋势。

受益于多元化的设计师品牌组合和良好的运营管理,江南布衣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并致力于创建一种公司所倡导的 " 江南布衣 " 生活方式生态圈而制定的各项策略。

公司首席财务官范永奎在沟通会上答疑时表示,无论是面对全球市场挑战,还是应对零售业态与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江南布衣始终坚定初心,稳健推进三大关键战略:坚持多品牌可持续规模化运营、坚持设计驱动、深耕粉丝经济。鼓励运营创新,持续不断地为粉丝创造及提供增值服务的场景和触点建设。同时也将持续打造融合环境、社会及治理("ESG")的企业管治架构,推动 ESG 实践,逐步实现 ESG 领域的 2025 承诺,确保本公司业务可持续长期健康高质量发展。

针对会否下调公司目标时,范永奎透露,公司 2026 财年百亿零售的目标不变,公司将继续通过自我孵化或者并购等方式丰富品牌组合,促进公司收入的增长。" 我们希望打造百年品牌。" 范永奎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企业在迭代周期过程中产生波动很正常,这种波动本身也会同时激发企业的思考与成长。

作为坚定的长期主义者,范永奎强调,江南布衣的目标与愿景是实现可持续的成长,它需要动态平衡多品牌规模化下的商业与创意,讲好属于中国的时尚故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江南布衣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