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秉承古法技艺制作的但家香酥鸭凭借 " 骨酥肉嫩、椒香透髓 " 的独特风味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份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制作技艺,在但家五代人的坚守中,被评为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荣获 " 中华老字号 " 称号。眼下,农行贵阳分行正积极围绕助推本土品牌转型升级,以金融 " 活水 " 为老字号焕新减轻 " 鸭 " 力,助力但家香酥鸭探索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融合,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注入新动能。
▲但家香酥鸭门店销售场景
百年技艺的匠心坚守
" ‘鸭皮酥脆如金箔,骨肉透香不腻喉’,是我们但家香酥鸭的特点。在制作上,我们始终恪守‘三腌三卤三炸’古法技艺,搭配秘制卤汁配方,用改良鸭油烹炸卤鸭,精准控制火候,经 12 道传统工序、36 个小时,外酥里嫩、清香回味的香酥鸭做好了。" 企业负责人但宗仁介绍道," 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我们也从当初的作坊练摊转变为拥有大型家禽养殖场、12000 平方米加工厂房、300 余家实体店的著名食品加工生厂商。"
如今,但家香酥鸭作为贵州地域文化的代表,其工艺被评价为 " 在全国独一无二 ",成为贵阳旅游的特色美食名片。
▲但家食品产业园员工饲养肉鸭
金融 " 活水 " 减轻 " 鸭 " 力
随着消费市场升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老字号企业在传承传统工艺与满足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间面临诸多挑战。
"2024 年公司产值预计达 3 亿元,为了匹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需日均加工鸭子 1.3 万只,日屠宰量 1 万只。我们之前拓展销售渠道,占用了部分资金,现在急需一笔资金来扩大经营生产,解决公司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这让但宗仁犯了难。
了解到但家食品发展难题后,农行贵阳分行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专业团队深入企业及长顺县产业基地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资金需求、发展规划。经过与企业负责人、相关技术人员多次沟通,该行根据企业经营规模和发展规划,结合企业在品牌价值、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成功为企业提供 4000 万元信贷资金,助力企业新建产业园区、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
" 农行的这笔资金,为但家香酥鸭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让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企业负责人但宗仁感叹到。
▲但家食品产业园
如今,在长顺县但家食品有限公司流水车间,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配合默契、认真工作,但家香酥鸭年产量大幅提升,年销量预计突破 3 亿元。
" 我们将持续关注但家香酥鸭发展需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其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发挥金融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为但家香酥鸭搭建更广阔的合作平台,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 农行贵阳分行乡村振兴金融部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该行将围绕老字号企业传承与创新,抓实已有产业焕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支撑 " 三农 " 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 " 老字号 + 金融 " 服务模式,助力打造一批 " 贵 " 字号农业品牌,以金融活水助力贵州传统文化焕新发展。
作者 吴丹 雷聪
编辑 邓文盈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