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圈 03-03
董事会主席辞任,大润发正式易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阿里收购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时,《零售圈》转载《黄明端,赢了所有竞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一篇文章形容 " 大卖场教父 " 黄明端的辞任和 " 超市陆战王 " 的易主,在全网引入轰动,历时多年,大润发二次易主正式落幕。

2 月 28 日,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发布公告称,阿里出售高鑫零售的买卖协议交割已于 2025 年 2 月 27 日在香港完成。与此同时,高鑫零售高层团队也发生变动。

曾经的 " 大卖场教父 " 黄明端辞去董事会主席,德弘资本华裕能接任,标致着大润发的 " 黄明端 " 时代正式落幕。

告别:浮亏 400 亿,阿里忍痛割爱

根据 2 月 28 日的公告,此次交易中,要约人(即德弘资本)及 Lavender Haze Limited 作为买方指定实体,向卖方收购合共约 75.08 亿股股份,占高鑫零售截至 2 月 27 日的全部已发行股本的 78.7%。据了解,此次交易的代价由要约人分两期支付。首期款项约 69.07 亿港元已于买卖协议交割日期以现金支付,已扣除卖方应付之适用印花税。剩余款项约 34.54 亿港元连同每股待售股份最高利息 0.20 港元,将于适用的买卖协议第二次付款日期以现金递延支付。

2017 年 11 月,阿里巴巴斥资约 224 亿港元(约 28.8 亿美元),直接和间接持有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 36.16% 的股份。2020 年 10 月,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再获阿里巴巴总对价 36.07 亿美元(约 279.57 亿港元)的增持,相当于每股 1.05 美元(约 8.1 港元)。随着当时交易的完成,阿里巴巴直接和间接共持有高鑫零售 70.94% 股份,成为控股股东,高鑫零售并入阿里巴巴报表。

总体来看,阿里前后总投资高达 504 亿港元。随着此次出售给德宏资本,阿里亏损了近 400 亿港元。除了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阿里在去年年底还剥离出售了之前收购的银泰百货。

2024 年 12 月 17 日,阿里与雅戈尔集团达成交易,将所持全部银泰股权,以约 74 亿元向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买方财团出售。2014 年 4 月,阿里就以 53.7 亿港元对银泰商业进行战略投资。2017 年,阿里巴巴联手银泰商业创始人沈国军 177 亿私有化银泰商业。阿里巴巴就银泰出售的所得款项总额约为 74 亿元(10 亿美元)。阿里巴巴预计因出售银泰而录得的亏损约为 93 亿元(13 亿美元)。

阿里在逐步退出部分当年收购不太理想的实体零售。

遗憾:几度换帅,黄明端时代结束

在阿里入局不久后的 2018 年 1 月 30 日晚间高鑫零售便发布公告,黄明端已辞任执行董事,阿里巴巴集团 CEO 张勇已获委任为该公司非执行董事及主席,这是第一次权利交割。后历经黄明端回归,林小海上任,林小海辞任和沈辉上任,直至本次黄明端辞任,彻底告别了黄明端时代的大润发曾经是行业的翘楚。

1998 年,大润发在上海开第一家店时,中国大陆的零售大卖场领域,早已有众多外资摩拳擦掌,1995 年前后,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伊藤洋华堂等外资零售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也有像物美、步步高、家家悦等这样的本土超市也快速发展。当时仅家乐福就已经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八个城市,开出了 14 家门店。

1999 年,大润发以 240 亿元的营收成绩昂首迈入新世纪。同时,这一骄人的业绩也给了黄明端以强劲的底气,他对外立下两个军令状:一是十年内大润发要在国内市场开出 100 家店;二是要超越沃尔玛和家乐福,成为市场第一。

此后,大润发以每年新开店约 20 家的速度进行大举扩张。2003 年总店数扩大至 40 家,2010 年,大润发以 120 家店,404 亿人民币的营收取代家乐福成为了国内市场超市里的 " 销冠 "。这可以说是中国本土零售历史性的一刻,大润发一举在中国本土零售成名,黄明端也被誉为中国零售的历史性人物。

次年 7 月,大润发与欧尚合并为高鑫零售并在香港上市,一跃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市场占有率也一度超过了沃尔玛。而大润发也由此获得了新 " 超市之王 " 的称号。

好景不长,到了 2012 年,随着淘宝,天猫,京东发展的如火如荼,线上电商进一步侵蚀线下零售份额,O2O 模式的兴起,大卖场模式开始遭受冲击。资料显示,2013 年到 2015 年的三年中,高鑫零售的营收增长率从 10.72% 下降到了 4.96%,净利润增长率也从 15.19% 下降到了 -15.73%。这曾被业界认为,是超市行业 " 最坚硬 " 的增长堡垒陷落。

黄明端 2013 年大润发推出了 B2C 电商平台飞牛网,以应对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的冲击。但从后来的发展来看,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大润发也不得不从外界寻找力量。打不过就加入,2017 年阿里战略投资后,在阿里的新零售大棋局中,大润发也开始了被 " 改造 " 之路。2018 年底,欧尚中国发布《欧尚和大润发决定整合力量的公告》,大润发正式 " 收编 " 欧尚。两年后,林小海正式接替了黄明端成为了大润发新的 " 主帅 "。

之后变开始了各种改革,包括 B2B 业务,中润发(大润发 super),小润发(大润发 mini),M 会员商店(仓储会员店)等多项改革,包括和天猫超市推出的小时达的衍生服务。2020 年 7 月,全国首家 " 小润发 " 在南通开业;同年 9 月," 中润发 " 也开出了首店。2023 年 4 月 28 日,大润发第一家 M 会员店在扬州开业。

黄明端曾表示:" 阿里是高鑫最好的合作伙伴,这对股东,对公司,对员工,对消费者都是最好的选择 …" 但回顾大润发的一路发展,依旧有 " 战胜了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 的感慨。

但改造似乎并未给大润发带来新的业绩增量,从 2018 财年至 2023 财年,公司的总销售营收、收入及经营利润均呈现出下滑态势。营收规模由 2018 财年的 1013.15 亿缩水到 2024 财年的 725.67 亿;归属母公司净利则分别为 25.88 亿、28.34 亿、28.72 亿、-8.26 亿、-7.39 亿、1.09 亿、-16.68 亿。

2024 年 3 月 26 日,高鑫零售突然宣布人事任命,林小海辞任高鑫零售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由沈辉接任,黄明端为董事会主席。黄明端明确表示:"2024 财年,高鑫零售走了一些弯路。"2025 财年开始,董事会任用新的 CEO,在新 CEO 沈辉的带领下,高鑫零售将着力于重回零售本质。

在最新的财报中,高鑫零售公布了截止 2024 年 9 月 30 日的六个月中期业绩,公司期内扭转了上一财年的亏损局面,实现了 2.06 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在这一积极信号背后,高鑫零售的收入和毛利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 3.0%、4.1%,显示出该公司经营压力依然存在。高鑫零售旗下主要品牌为大润发,目前其业态主要包括大卖场(即大润发)、大润发 Super(中超)和 M 会员店。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该公司支柱业务大卖场共有 466 家,较 2024 年 3 月 31 日减少 6 家。

猜想:" 胖东来式 " 调改或成新方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王,当年的黄明端在零售行业的江湖地位,声量不次于于东来,但时代在发展,近两年,胖东来成为零售行业的 " 声量王 "。

在一众传统零售发展陷入困境的今天," 胖东来式 " 调改成为新思路。

上市公司永辉、步步高以及其他区域龙头企业的调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带给步步高、永辉等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和股价上扬也是有目共睹。

以永辉超市为例,截止 2025 年 2 月份,永辉已调改门店超过 40 家,达到了 41 家,覆盖 18 个城市。作为调改的核心品类,品质化提升的烘焙和熟食成为新的增长引擎,烘焙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520%,熟食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387%。同时,永辉官方发布了乙巳蛇年首批调改门店名单,共计 20 家门店,涉及 15 个城市,永辉成立专班,批量培训人才,调改工作正在全速复制和高速扩张。

在永辉学习胖东来调改,上海首店开业时,大润发部分高管带队在永辉交流学习。这或许是大润发或将学习胖东来进行调改的明显信号之一。

作为上市公司,被德宏资本收购后的大润发将何去何从?从资本从面考虑,以股价为核心,德宏资本不排除像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一样,推进大润发向胖东来学习调改的可能性。

距离 2024 年 6 月 19 日开业的永辉全国首家胖东来调改店已经过去 6 个多月,距离 2024 年 8 月 31 日开业的永辉全国首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已经过去 4 个多月,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改的结果确定性正在进一步被验证。

2025 年的调改还将继续。正如《零售圈》2024 年发布的零售业年度关键词一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零售圈 ",作者:祖龙,36 氪经授权发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大润发 阿里 阿里巴巴 高鑫零售 董事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