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本论 03-03
半月15家倒闭,真人电影减产,后哪吒时代电影业迎来阵痛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作者 | 苇笺

只要不发生某些奇迹,《哪吒 2》大概率会定格在 150 亿左右,虽然这已经是一个中国影史 " 奇迹 "。

目前票房榜上排在《哪吒 2》之前的电影,无一例外都对产业的升级与风向的变化有着特殊的标志意义。第四的《泰坦尼克号》意味着大片时代的到来,第一的《阿凡达》开启了真 3D 时代,而第二的《复仇者联盟 4》则成就了漫威系 IP 的绝对高光,之后则日渐低迷。

那《哪吒 2》的出现,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是《阿凡达》式中国动画的举步生莲,还是《复联 4》式中国影视的烈火烹油?

" 后哪吒时代 " 的命题,注定这是每一个影视人、动画人的事业课题。

从 2 月 10 日开始,娱乐资本论已经着手开始调查,并探访了近 20 位行业人士。我们更关注在 " 后哪吒时代 ",中国动画产业能否走出 " 黑暗时代 "?电影产业上下游会面临怎样的改变?这个特殊案例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真理?当喧嚣褪去,我们能否在三昧真火中淬出真金?

本系列分为上下篇:

上篇,潜入动画产业的深水区,解剖票房狂欢背后的公版 IP 依赖与资本迷局;

下篇,目光投向电影江湖,见证一部动画如何搅动影院生死、重构真人电影的布局。

" 电影院可能如很多旅游景点一样,只有两个月挣钱?"

" 扣除通胀和意外因素,真人电影 20 年内不可能超过 100 亿。"

" 未来中国院线电影市场会从年产 400 部变为年产 50 部。"

" 比起 150 亿的票房,更重要的近 3 亿的观影人次,能不能让他们一年看两次电影?"

这是在猫眼显示《哪吒 2》预期票房飙到 160 亿后,从业者向我们透露的真实想法。与春节档期间不少人认为 "《哪吒 2》救活了影院 " 的印象不同,《哪吒 2》只是延缓了电影院倒闭潮,过去几年电影行业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院亏损很难被一部电影改变,影院经理仍有对未来一年片荒的焦虑,半月内至少 15 家影院的集中闭店更加重了行业担忧。

同时,在整体产能没有明显增加,电影市场马太效应加剧的情况下,不少公司决定加大动画电影的投入,目前各电影公司甚至长视频平台都在加快开发手上已有的动画电影项目。相较之下则是真人电影投入的缩减。" 因为真人明星经常受到舆情影响,动画电影能‘黑’的地方少多了。"

后哪吒时代,这 150 亿的票房就像滚滚江水,不可避免地席卷每一位影视从业者。

半个月 15 家闭店,影院进入 " 阵痛期 "

" 很难受,今天唰地一下就没人了。"2 月末的一个凌晨时分,小娱见到一位影院经理在群里无奈地感叹。

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逐渐接近预测的最终票房,票房增速明显放缓,工作日大盘回落,连续两周的新片都没有硬货,电影放映端市场似乎要进入很长一段时间的 " 阵痛期 "。

春节档之前业内担心的影院倒闭潮,还是在 2 月末 3 月初到来了。

据娱乐资本论统计,就在近半个月内,至少有 15 家影院公开发布了闭店通知。大部分影城的闭店原因是租赁合约到期,CGV、卢米埃两家则是经营计划调整,很明显地在有规划地退出一些市场。

上海卢米埃影城工作人员陈晨告诉娱乐资本论,该影城闭店就是因为房租高昂且整体经营状况不佳。" 我也是通过媒体消息才知道自家影城要闭店,我们都失业了。影院从 2019 年开始就渐渐不行了,今年春节档的《哪吒 2》也救不回来。"

像陈晨这样突然得知影城倒闭的打工人不在少数。

张宁在河南焦作一家影城工作了快 6 年,最近一周才突然听到闭店消息。" 商场宁愿给我们违约金也要撤店 "。张宁告诉我们,该影城自 2019 年开业以来尚能盈亏平衡," 我们每年都还能发年终奖,说明影城至少是不亏的。" 疫情期间,该影城承接医护人员观影活动,实现了稳定营收。

今年春节档期间,张宁能感觉到《哪吒 2》真的让影城开始大幅盈利。据灯塔专业版数据,这家影城今年 1 至 2 月票房同比增长 40%,两个月就达到了去年全年票房的 70%。

张宁所在的这家影城,也是无数县城影院的缩影:全年票房越来越向头部春节档集中。2023 年,该影城全年票房 189.5 万,1 至 2 月票房只占 35%,而 2024 年全年票房 141.9 万,1-2 月票房已经占到 50%。

突然被通知闭店后,张宁和小伙伴都很迷茫," 在我们这种四线城市,影城数量已经饱和,人员流动也很固定,影城关门之后我只能考虑转行了。"

同时,张宁也有一种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的心态," 目前看下来,未来几个月没有什么大片定档,说不定现在离开也是好事呢?"

在闭店影城中,租赁合同到期后选择不再续约的占多数。一些影城是与房东协商不下,最终无奈放弃,另一些则是经营不善主动选择不再续约。

南昌的一家影城原本计划在去年 12 月底闭店,合同到期后与房东协商成功,春节档之后才闭店,今年两个月的分账票房已经超过去年一整年的八成以上。

AI 作图 by 娱乐资本论

电影市场分析师王先生对河豚君介绍,影院倒闭有几种情况,一是影管集团本身经营不善。比如大地影院去年被申请破产清查,旗下影院也不得不停业。另一家红星美凯龙影投之前大量扩张,去年资金链断裂后开始大批停业,从 23 年年末的 37 家减少至如今的 21 家。王先生发现,这种集团层面经营不善的影城,经常会有新老板接盘," 一些影城本身经营不错的,有时甚至店长、店员都没换,只是重签了劳动合同。"

第二种情况是单体影院本身有经营问题," 一些从事影院经营的老板,以前并不了解这个行业,可能只是看到这个市场很红火,手下有笔闲钱,就接手了倒闭影院。如果有现成的设备,只要结清欠费,就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收下来。但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原先经营不善的影城,二老板接盘后再次倒闭的概率也很高。"

据王先生的多年观察,目前一家影院有人接手后,七成以上完全继承上家的设施和设备," 最多换个牌子,地毯和小卖部稍微装修一下,但放映机、座椅、荧幕是不会换的。剩下三成基本上是重新装修。"

近期部分影城闭店公告

影院投资人江女士告诉娱乐资本论,《哪吒 2》让她投资的几家影城今年两个月票房就超过去年六七成," 这种情况给了我们投资人很大的信心 ",但展望未来一整年,她同样表示担忧 " 关键还是看 3 月份之后的影片情况。去年虽然票房不怎么样,至少片子多,今年确实有一种片荒感。"

这种心理压力,甚至让不少影院投资人想和场地方谈新的商业模式," 我能不能只做两个月的生意,其他时候打包租给婚庆或者酒店办活动?"

片荒、档期高度集中以及观众低频次的观影仍然是行业面临的问题,至少仅靠一部《哪吒 2》还无法解决。

" 风火轮过后,一片焦土。" 一位影评人如此评价《哪吒 2》带来的 " 虹吸效应 "。春节档后,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再无新片跑出,之前想在情人节档上映的爱情片或撤档,或推迟至 3 月上映。

以上海一家已停业影城为例,猫眼专业版显示,这家影城自 2 月 5 日(正月初八)开始,每天只排《哪吒 2》《唐探 1900》和《熊出没》三部影片。《美国队长 4》和《诡才之道》在上映当天匆匆排片后又迅速撤排。2 月新片中,目前仅有《美国队长 4》票房超过 1 亿。

受上游影片供给状况以及过去几年市场不稳定的影响,未来一年院线端也会面临调整。

一方面是几大院线的内部调整。比如扬州一家上影国际影城停业原因是更名为幸福蓝海,预计装修一个月后重新开业。有消息称,刚刚闭店的北京丰台寰映影城和北京华星 UME 影城均由完美影城接手。

另一方面,更小规模、定位更精准的电影院或许会成为一种新增趋势。北京万荟电影城在今年春节档前刚刚开业,该影院负责人告诉娱乐资本论,他们提出一种接近 " 社区影院 " 的概念,影厅控制在 5 至 6 个,每厅座位数低于 100,与竞对影城相比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新的设备,全部采用 VIP 沙发椅,主要服务于周边聚集的小区居民。

上述负责人告诉我们," 比起经历过疫情三年而面临巨额亏损的影院,我们这种新开的影院其实心态上更轻松。但说到底,影院只是一个终端,最后还是要看上游供给的片子如何。"

真人电影受影响,后哪吒时代的创作秘籍是什么 

" 电影公司今天可能会弥漫出一种感觉,就是做真人不如做动画。"电影从业者晓晓一语道出后哪吒时代真人电影的境遇。

更具体来说,动画电影的不稳定因素要少很多。" 在中国现在这个特殊的舆情环境下,会更利于动漫,特别是带有民族情绪的国漫。真人电影的‘黑水’最为习惯的是抹黑演员,从主创身上找劣迹,动画电影由于没有明星出演,这方面的黑点会少很多。" 晓晓补充道。

需要明确的是,电影市场中这种意见撕裂的舆情环境存在已久。当 208 成为明星的代名词,《逆行人生》等明星出演小人物的电影屡次翻车,普通观众对明星演员带有天生的抵触与反感。

" 现在的观众还是蛮挑剔的,比如《封神第二部》其实就一个特效没做好,故事没讲好,真是特别差也不至于,但就会被无限放大,所以一个片子要做到无可挑剔,确实是很难。" 江女士观察今年春节档情况后也向我们感叹。

面对当下的市场环境,晓晓直言," 不考虑通胀或是意外因素,我不太相信会有一部真人电影,在未来 20 年内能仅凭内容超过 100 亿。但动画电影还有这种可能。"

据娱乐资本论了解,目前各电影公司甚至长视频平台都在加快开发手上已有的动画电影项目。《中国奇谭》系列首部动画电影《从前有座浪浪山》早已官宣 2025 年夏天上映,追光动画的《聊斋:兰若寺》,光线的《大鱼海棠 2》,元空文化备案的《大圣崛起》以及咏声动漫的《落凡尘 2》都在制作当中。

受春节档三部真人电影票房不及预期的影响,一位电影公司从业者向我们透露,其所在公司的电影项目会经历大幅调整," 观众只看头部。好多项目要砍掉,后面没方向了。"

2025 年春节档以前,电影市场冷热不均的问题早已显现,今年《哪吒 2》将春节档票房上限拉高到空前高度,未来头部档期集中的趋势将会愈发明显。

不止一位从业者担心,这种头部效应的过度集中将会反向影响到行业上游的影片生产与供给。" 如果有一天中国电影产业证明中小体量影片必亏损,腰部甚至头部影片才有可能盈利,未来中国电影市场很有可能从年产 400 部变为年产 50 部。到那个时候,电影可能会失去大众化的特征,而成为像现在的舞台剧、音乐剧一样,仅服务一部分垂类人群的产品。"

前头部电影公司负责人李林强调,比起 140 亿的票房数字,更值得关注的是近 3 亿的观影人次,这是电影相较于其他行业所能创造的独特价值。

" 但这 3 亿人次中,有多少是一次性消费,是一年只进一次电影院的受众?" 李林认为,这种不平衡的市场消费习惯将会影响到影院终端经营," 如果到了一年只看一次或两次电影的情况下,现在 1 万多家电影院要减少三分之二大家才能过得舒服。"

" 如果单纯制作的角度,什么叫创作的标杆?比如 2008 年的《阿凡达》大家会觉得是在另一个维度的创作。如果今天《哪吒 2》是用 AI 制作,半年产出,一定会让行业觉得很兴奋。但现在《哪吒 2》是靠 100 多家公司、4000 多人,花五年时间,生生往里面砸时间和金钱,这跟十年前有什么区别?没有生产力的提升,资本为什么要投这种项目?" 电影投资人于翔向我们发出心底的疑问。

业内人士都明白,《哪吒 2》的票房奇迹难以复制。在内容质量过硬、同期对手不能打之外,还有更多社会情绪甚至政策层面的推动。" 为中国电影‘升国旗’的这种事,经历了一遍这个情绪就过去了,很难复刻。"

但也有一些电影从业者期望能从《哪吒 2》中学习创作上的经验。

晓晓认为,《哪吒 2》做得最好的是" 在传统 IP 和传统故事里面做创新,在原来的舒适区外再做一些延伸。这种创新需要有一个懂得政策红线的人把握好这个尺度,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舆情。"  

" 我认为今天所有的创作者,无论是导演、编剧、制片都要思考一件事情,如何在主线故事和第一层内涵之外,再找第二、第三层内涵。《哪吒 2》就做到了,有友情、母子情,还有个人与天道的对抗,每条线都讲得很清楚,最后还加上一个反美的价值观,不仅做到了老少咸宜,还让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内涵。" 晓晓补充道。

李林则看重《哪吒 2》带给观众的 " 精神抚慰剂 " 作用,他认为受《哪吒 2》爆火的影响,未来会出现多部神话 IP 改编电影,主要路径是故事新编加上现代精神内涵," 比如《哪吒 1》中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抗精神和《哪吒 2》中‘朝中有坏人’的设定。在如今的时代环境下,这种能给予观众精神抚慰的影片才能真正获得共鸣。"   

《哪吒 2》还证明了对于市场来说," 好影片 " 的定义需要革新。商业电影的创作者需要适当放下 " 精英视角 ",真正了解大众喜好。比如要让观众喜闻乐见的影片,首先就要突破认知障碍,这也决定了只有哪吒、孙悟空这种公版 IP 才有可能获得更大范围的下沉受众。

在经历了疫情三年、回暖期和去年又一次寒冬之后,《哪吒 2》在短时间内提振了行业信心,但小娱更期待在后哪吒时代,电影行业能快步进入调整期,电影创作端能有更多刀刃向内的自省,电影工业齿轮有更精密的咬合,院线放映端能找到多元的商业模式。这个调整期注定伴随阵痛,却是行业健康生态的必经之路。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话题互动:

你认为后哪吒时代,电影行业会发生哪些变化?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哪吒 阿凡达 奇迹 视频平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