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何铭亮
江南造船此前建造的 15000TEU 双燃料集装箱船 图片来源:江南造船微信公众号
3 月 4 日,中国船舶(600150.SH)公告称子公司江南造船已于 2 月 28 日签订了一批 18000TEU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合同,合同金额在 180 亿元至 190 亿元人民币之间,订单将在 2028 年和 2029 年相继交付。
中国船舶指出,由于合同履行期较长,公司将根据收入准则确认收入,对公司当期利润不构成重大影响(以最终审计结果为准)。
公告称,该项目船东为江南造船长期合作伙伴,此次签约拓展了江南造船大型集装箱船的型谱,订单船型是江南造船顺应国际最新绿色能源集装箱船设计理念、完全自主研发设计、满足目前最新规则规范的大型集装箱船。
在建造 LNG 双燃料船方面,江南造船并不陌生。刚过去不久的 2 月 20 日,江南造船就已向太平船务交付了 14000TEU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系列船第三艘船。
有媒体报道,多家经纪商均已确认本次下单船东为航运巨头法国达飞海运集团。时代财经询问多位中国船舶、江南造船相关人士,均对此避而不答或仅表示留意新闻。
据最新 Alphaliner 数据,法国达飞海运集团为世界第三的集装箱全球承运公司。江南造船在以往的交付宣传中就曾提到,自 2013 年 6 月至 2024 年 9 月,江南造船与达飞集团合作的十余年,已累计签约 23 艘船舶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下单恰好发生在美国方面宣称将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舶收取高额费用之际。
达飞集团方面也曾就此表态。2 月 28 日,达飞轮船首席财务官 Ramon Fernandez 对媒体表示," 中国建造了全球一半以上的集装箱船,这将对所有航运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受近年来全球航运减排战略、欧盟开征 " 碳税 " 等因素影响,大型船东均已纷纷下单更为绿色、低排放的船舶,以满足日益严格的减碳要求。
挪威船级社(DNV)的替代燃料洞察(AFI)平台数据显示,2024 年替代燃料船舶的新船订单大幅增长,同比提升 38% 至 515 艘船舶。而且,LNG 仍是行业的替代燃料首选,2024 年 LNG 船舶订单数量为 264 艘,是 2023 年(130 艘)的两倍多。
DNV 方面同时指,过去三年替代燃料船舶订单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集装箱船和汽车运输船的新造船热潮。去年以来,随着航运巨头马士基 " 官宣 " 转向并斥巨资订造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LNG 燃料再一次超过甲醇成为船东订船时的首选替代燃料。2024 年,69% 的集装箱船订单是能够使用替代燃料的船舶,主要是由于货主响应消费者对更可持续实践的需求,以及班轮公司计划更换老旧船舶;该船型的首选燃料是液化天然气,占比达 67%。
来到 2025 年,替代燃料船舶依旧热度不减。
克拉克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 1 月全球总计 51 艘 270 万总吨的新船订单中,多达 32 艘 240 万总吨为替代燃料船舶,占比达到了 89%,超过去年全年的 49.3%,也高于 2022 年全年创历史纪录的 54.5%。其中,替代燃料船舶订单包括 LNG 动力船 13 艘 210 万总吨,甲醇动力船 2 艘 10 万总吨,以及电池 / 混合动力推进船舶 18 艘 10 万总吨。
不过,至于集装箱船订单的后市表现,有业内人士表示并不乐观。
Veson nautical 大中华区总经理王翔对时代财经分析称,2024 年在红海危机下航线改道加剧了运力紧张、推高了现货集装箱运费,也令船公司赚得了超出正常年份的额外利润。
" 在 EU ETS(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FueIEU Maritime(欧盟航运燃料法规)等船舶绿色法规之下,船公司均有将船队‘绿’化更新的需求,会将这些利润集中投放到购买新的环保船舶上,也令造船订单在 2024 年迎来近年的又一峰值。但今年随着红海危机影响逐渐减弱,若无另外的黑天鹅事件刺激,在今年集运需求不旺的情况下,今年造船需求或将难以保持去年的高订单量。" 王翔表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