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3 月 3 日,MWC25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正式开幕,雷科技 / 电车通报道团已经来到现场。MWC 是全球通信行业的风向标,展会现场汇聚了在移动通信产业最尖端的参展商和产品,以及 5G、AI 等一系列创新技术的发布。
图源:雷科技 / 电车通现场摄制
在汽车 AI 化、消费电子化的大趋势下,通信对汽车行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不论是车机互联,智能座舱,车联网还是智能驾驶,都离不开无线通信技术的加持。在 MWC25 现场,我们看到小米 SU7 Ultra、星纪魅族的 Flyme Auto 车机系统都吸引了不小的人气,智能汽车俨然已成为这届 MWC 的一大主题。
美格智能是一家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而在 MWC25 期间,美格智能亮相了多款 AI 及 5G 通信新品,其中最重磅的要数基于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打造的高算力 AI 模组 SNM980,可以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更快、更高质量的计算。
美格智能还宣布全新一代 5G 智能座舱模组正式获得国内某头部大厂前装智能座舱平台型长周期项目定点,后续将会在主机厂多款主流产品上大范围应用。
虽然官方暂未透露该主机厂是哪家汽车品牌,但电车通了解到,该产品基于旗舰级 SoC 芯片开发,支持集成式高速 5G 通信、Wi-Fi 7 及 BT 5.3 等通信方面的能力,而且 8 核 CPU 处理器的加持,算力强到能支持 4K 60Hz 高清显示和 8K 高清视频解码。除此之外,得益于 AI 技术方面的大幅度升级,综合 AI 算力接近 50TOPS。
图源:美格智能官网
在这样的技术实力下,全新一代 5G 智能座舱模组可以轻松实现智能语音交互、高清多媒体等座舱体验,而且在接入和端侧部署 DeepSeek、Qwen 等大模型之后,能够实现舱泊一体、舱驾一体等跨域融合功能,未来的 AI 算力还将往 100TOPS、200TOPS 升级迭代。
综合来看,美格智能这一产品的最大亮点集中在智能座舱上,5G 和 AI 本质上是为了提高智能座舱的使用体验而融入的,至于舱泊一体和舱驾一体等跨域融合功能,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处理器算力富余带来的额外收获。
可以肯定,5G 和 AI 的赋能确实能让智能座舱的体验大幅度提升,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处理器算力已经强到能实现智能泊车、智能驾驶等其他领域的功能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智能汽车的门槛还能进一步降低,更多主打性价比优势的车企有机会应用最新的智能体验," 智能平权 " 在未来将不再是一句口号。
作为国内主要电信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也参加了 MWC25。电车通注意到,中国移动除了展示多个终端智能体之外,现场还展示了中国移动打造的智能座舱。
相比传统的驾驶舱,该智能座舱具备多个领域的价值提升。
针对消费者比较在意的语音交互和使用体验,借助中国移动的 AI 能力,智能座舱的语音识别准确率高达 98%,像常用的温度 / 音量调节、查询导航、切换音乐等等操作都可以准确识别并迅速执行。
至于使用体验,驾驶者进入座舱后能够将随身携带的手机和车机进行自动互联,智能座舱还会推送音乐等相关内容,准确率超过 85%,5G 和北斗高清定位提供车道级导航。
不过经过与现场工作人员的深入沟通,电车通发现 " 人车家 " 技术协同才是这套智能座舱的最大看点。
汽车已经成为人类出行生活的第三空间,除了车内体验之外,中国移动的智能座舱已经将家庭和办公领域的能力优势完全整合,而且还在推行 " 车路云一体化 "。
所谓整合家庭和办公领域的能力,说白了无非是在车内可以直接控制智能家居,比如扫地机器人、智能空调等,而且中国移动还将自有的会议系统移植到车内,当车辆进入自动驾驶时可以进行视频会议功能。
其实,国内不少新能源车都在尝试将其他领域整合到车机系统上,而且中国移动的这一技术理念与小米的 " 人车家 " 高度相似,小米汽车依靠澎湃系统已经实现智能家居的控制。因此相对而言,中国移动所推行的 " 车路云一体化 " 更吸引电车通的注意。
工作人员介绍," 车路云一体化 " 实现了汽车与道路、云端的无缝连接,汽车可以及时获取拥堵路况、道路施工、是否有行人通过等路况信息,进入地库前会智能推荐更符合驾驶者使用习惯的停车位,汽车出现故障时云端还能即时接收报警信息并提供解决方案。
现阶段," 车路云一体化 " 的技术体现之一,应该就是导航软件能实现红绿灯倒计时功能。
迄今为止,导航软件能够相对准确地显示红绿灯读秒功能,主要原因是收集大量车辆在不同路口的行驶数据估算出来的。当然,部分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已经开放交通信号灯的数据接口,导航软件通过连接这些接口直接获取红绿灯的实时状态。
行业目前普遍认为,整车智能是智能汽车的最终形态,但现在 " 车路云一体化 " 理念的加入可能让智能汽车能够及时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对整车安全性的提高或将起到直接作用。
即便没有路端的技术加持,光是 " 车云一体化 " 就已经让智能汽车除了自动驾驶、高安全性等能力之外,还能让整个系统的决策更加高效,更适合智能汽车的商业化落地有更大可能。
在 MWC25 期间,华为云商专车展示了其在矿山场景中无人驾驶的最新成果,除了车端的感知能力确保自动驾驶技术之外,云端能够及时提供队调度管理系统、自动驾驶监管服务及动态业务地图云服务,最终实现 7 × 24 小时常态化无人作业,整体提升作业效率高达 135%。
在电车通看来," 车路云一体化 " 打破了车辆的孤立状态,让车辆与道路、云端、通信网络、地图等方面连接起来,使得数据共享和协同的范围得到扩张,结果就是交通效率和用车体验的直观提升。当然,要实现 " 车路云一体化 " 并不容易,基础设施和标准体系的建设,数据标准化、安全性以及及时性等每一项都是大工程。
除了上述参展商提到汽车相关的技术之外,高通在 MWC 还推出了多款全新 4G 物联网调制解调器,官方表示可以覆盖各类网络和物联网终端,包括智能仪表、智慧城市、泊车、可穿戴设备等等。
不难发现,智能汽车板块只是通信企业们的其中一个业务,万物互联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未来的社会无疑以智能化为主导,然而从现阶段的技术来看,供应商们实现 " 车路云一体化 " 的难度已经是 " 地狱级 ",更别提需要实现完全智能体的万物互联了。只看汽车领域,如果车企和供应商能够将 5G 和 AI 这两个技术用透,就足以让汽车的智能化体验再上一个台阶。
5G 能够快速收集车辆的多个数据,AI 可以分析信息并做出规划,5G 和 AI 除了应用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等方面之外,还可以用于车辆健康状态监测、车辆预防性维护、能耗管理等领域,甚至还能将 AI 技术应用在造车领域以及自动驾驶相关的伦理考虑中。
汽车市场迭代很快,但在智能化领域仍有很多可能,供应商和车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封面图源:雷科技 / 电车通现场摄制)
MWC25:
2、MWC25 终极前瞻:国产手机、6G、AI 眼镜都有,太期待了!
4、超越 OV!联想手机 24 年海外飘红,MWC 25 还要放大招?
5、MWC 25 首发前瞻:国产科技巨头领衔,AI 依然是最大主角?
6、太阳能充电、屏幕三折叠!你永远猜不准联想的下一台 PC | MWC25
7、五年百亿 " 死磕 "AI!荣耀在 MWC 官宣阿尔法战略,有何阳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