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 2024 年是 AI 眼镜发展的元年,那么 2025 年将会是 AI 眼镜高速发展的爆发之年,仅在最近的一个月的时间,国内就有不少的利好消息出现,本期的万花筒,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中国信通院:启动 AI 眼镜
专项测试,举办 AI 眼镜研讨会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的中国信通院展示了对 AI 眼镜产业的重视,先是启动了 AI 眼镜专项测试,接下是宣布举办 AI 眼镜产业专题研讨会。
2 月 19 日,中国信通院旗下的泰尔终端实验室联合 S – Dream Lab 启动了 AI 眼镜专项测试,测试的项目涵盖了基本配置、音频、图像、防抖、交互、续航、安全隐私 7 个模块,总共超 60 个测试项目,国外销售火热的 RayBan-Meta Wayfarer 智能眼镜成为了此次 AI 眼镜专项测试的首款产品。
图为 AI 眼镜测试体系
至于为何要启动 AI 眼镜专项测试,中国信通院表示旨在为 AI 眼镜行业提供可参考评价指标,推动技术创新升级和产业标准化进程,促进行业生态良性可持续发展。
3 月 3 日,中国信通院旗下的扩展现实产业及标准推进委员会发文称中国信通院拟于 3 月 12 日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举办 "AI 眼镜产业推进专题研讨会 "。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主要是为了促进 AI 眼镜产业健康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会上,各界人士将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趋势、核心技术突破、标准认证体系建设等关键问题。
中国信通院对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所制定的标准为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规范和指引,促进了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开展科学研究,中国信通院为国家在相关产业的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有了中国信通院这一重量级的机构为了 AI 眼镜下场做专项测试与开研讨会,毫无疑问对 AI 眼镜行业的发展将是一大利好。
IDC:中国智能眼镜市场
出货量为 275 万台,同比增长 107%
2 月 27 日,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 IDC 发布以 AI 眼镜为代表的《2025 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Smart Eyewear)十大洞察》报告,看好中国智能眼镜市场的发展前景。
IDC 称预计 2025 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为 1280 万台,同比增长 26%;其中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为 275 万台,同比增长 107%。
随着市场玩家的快速进入,智能眼镜供应链关键组件的技术突破及规模化生产将促使其成本逐渐下探。一方面会带给厂商更多的利润空间吸引更多玩家入场,另一方面将有力推动智能眼镜产品以更加亲民的价格加速进入消费者市场,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提高市场渗透率。
XREAL 等企业:
签署《AI/AR 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
2 月 27 日,晶盛机电、龙旗科技、XREAL 与鲲游光电四家企业正式签署《AI/AR 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四家企业将共同瞄准 2027 年 AI 眼镜赛点,向 L4 级智能眼镜技术高地发起冲锋。本次合作不仅实现了关键技术节点的国产化突破,还形成了显著的协同创新效应。此次签约合作的四家企业均是各自赛道的细分冠军:
龙旗科技的产品线覆盖可穿戴、XR、AI 手机等众多智能产品,是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和服务制造商。
晶盛机电则是行业领先的半导体材料装备核心供应商,尤其在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工艺和技术上,掌握核心技术和规模优势。
鲲游光电是国内首家且是唯一一家建成从设计仿真、光刻母版加工、批量量产、划片封装、检测检验、可靠性、品质管理等全链条量产闭环,并具有 KK 级以上规模量产经验的 AR 光波导领军企业。
XREAL 定位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级增强现实(AR)眼镜研发、设计和制造商,业务覆盖中、美、日、韩等多个国家。
海信视像:与 XREAL 达成战略合作
2 月 25 日,海信视像科技与 AR 企业 XREAL 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将在 AR/AI 眼镜领域开展技术协同、生态共建与全球市场拓展。
从 2020 年起,海信视像正式启动 AR/VR 产品开发,面向工业、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用户,通过技术攻关,先后推出 VR 一体机、AR 眼镜、工业实训平台、AI 拍照眼镜等多款产品和解决方案。截至 2024 年底,海信在虚拟现实领域累计申请超过 280 项专利,主导制订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各 1 项,团体标准三项以上。
深圳:推出 AI 眼镜相关产业支持政策
3 月 3 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 — 2026 年)》(后简称 " 计划 "),提到了要重点推动 AI 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的发展。
计划目标包括,到 2026 年,全市 AI 终端产业规模将达 8000 亿元以上、力争 1 万亿元,集聚不少于 10 家现象级 AI 终端企业,AI 终端产品产量突破 1.5 亿台。将重点支持 9 大品类的智能终端,包括 AI 手机、AI PC、AI 平板、大模型一体机、AI 可穿戴设备(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AI 影像设备、全屋智能产品、工业级 AI 终端以及其他新型 AI 终端。
国家补贴:AI 眼镜已经在部分地区纳入补贴范畴
根据 CINNO Research 数据,该季度 XR 设备销量达 13.1 万台,环比增长 21%。CINNO Research 预测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持续加码,以及海外 XR 内容的积极培育,2025 年国内消费级 XR 市场有望迎来 25% 的显著增长。
最新消息显示,AR 眼镜、VR 头显之后,AI 眼镜也将要进入到国家补贴的范围。
来自 AR 圈的报道显示,上海市已将 AR/AI 眼镜纳入数码产品补贴范畴,消费者购买 Rokid、雷鸟、魅族等知名品牌的 AR/AI 眼镜,最高可享受 15% 的直接价格补贴,单件产品补贴上限为 500 元。这一政策的落地实施,意味着北京、深圳等城市也有望陆续跟进 AR/AI 眼镜补贴政策。
飞鸿研究院首席战略官朱殿荣表示补贴政策的实施不仅能够直接刺激终端消费,更重要的是向整个产业链传递了明确的政策信号。这清晰表明地方政府已将 AI/AR 眼镜定位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重要载体,对整个产业发展具有战略引导意义。
无论是中国信通院这一权威机构入局、调研机构看好、地方推出支持政策,还是民间公司之间的合作、纳入地区的国家补贴范围,AI 眼镜产业在国内的发展正在迎来属于它的黄金时代。
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一系列 AI 眼镜利好的登场,将吸引众多的公司、资本涌入该产业,例如在 MWC2025 上,手机巨头传音便展示了自家的 AI 眼镜—— AI Glasses,预计很快便会上市,从而加剧 AI 眼镜市场的激烈竞争引发 " 百镜大战 "。
我们也曾在《太惨烈!前魅族科技副总裁预言 " 百镜大战 " 结局:只有少数厂商能赚到钱》一文中提到 AI 眼镜 " 百镜大战 " 的结局:可能有 10 个或者 15 个厂商会最终活下来并且赚钱。
尽管结局是如此残酷,但是至少能从侧面突显出 AI 眼镜在一系列的利好加持下,也曾迎来过属于它的黄金时代。
文 / 特拉法尔加罗
扫码加客服微信
商务合作|13146398132
爆料投稿|13146398132
媒体合作|13341147250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