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周梦梅
在美股上市 5 年后,金融壹账通(OCFT.NYSE;06638.HK)大股东拟将其私有化退市。
3 月 3 日晚间,金融壹账通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平安附属公司铂煜有限公司(下称 " 铂煜公司 ")私有化本公司(初步无约束力)建议,如进行该要约建议,将导致金融壹账通自联交所及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铂煜公司直接持有金融壹账通全部已发行股本约 30.18%,中国平安通过其附属公司(包括铂煜)合计持有 32.12% 的股份。
就私有化的方式、股东会议及表决安排时间等问题,金融壹账通相关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 目前已进入潜在要约期,由于证监会合规要求,所有相关信息请参考公告内容。"
来源于:图虫创意
溢价超 70% 私有化
对于发起本次私有化要约的原因,铂煜公司在公告中提到," 审慎评估金融壹账通的业务及财务表现面对的近期挑战、其股价、使其服务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前景、转到私人非上市公司的潜在裨益后,铂煜公司建议以私有化交易方式收购金融壹账通全部已发行股份。"
就金融壹账通私有化可能原因,康德智库专家、上海美谷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合伙人项方亮律师分析称,港股上市公司考虑私有化退市可能出自多个方面的考量,如公司股权融资能力有限,股票长期交易低迷且流动性不足;公司股票价值长期被低估,市值较公司资产净值大幅折让;对公司长期战略发展方向的考量;退市以节省与合规及维持上市地位相关的成本,以及减轻合规与监管方面的压力等。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金融壹账通私有化价格存在较高溢价空间。据公告,铂煜建议以每股 2.068 港元收购,较 2025 年 2 月 27 日在联交所所报收市价 1.20 港元溢价 72.33%。相较 2 月 27 日(包括该日)前最后 15 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 1.034 港元溢价 100.00%,相较 2 月 27 日前最后 30 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 0.893 港元溢价 131.66%。
金融壹账通若要完成私有化,还有多项 " 关卡 " 要闯。
项方亮律师指出,港股上市公司私有化过程较为繁琐,一般要依次经过几个步骤:私有化提议与公告、独立财务顾问意见、股东大会表决、要约收购或吸收合并实施、退市申请与生效。
需要注意的是,股东大会表决中,需要获得一定比例的股东同意。据公告,该私有化协议需在股东大会取得最少 75% 无利害关系股东批准,此外还需不多于 10% 全体无利害关系股东表决反对。
时代财经了解过往港股上市公司私有化案例发现,从公告刊发到完成退市,上市公司走完上述流程,一般需要 3 — 7 个月。
连亏 5 年局面将扭转?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壹账通刚刚完成了 " 换帅 "。
2 月 5 日,金融壹账通公告称,沈崇锋因个人原因辞去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及董事长职务,该变动自当日起生效,并由陈当阳接任上述所有职位。此外,去年 10 月,原中银金融科技执行董事兼总裁唐啸加入金融壹账通,担任公司总经理。
金融壹账通于 2015 年成立,作为中国平安的联营公司及科技能力对外输出的窗口,其头顶 " 平安系 " 光环,分别于 2019 年 12 月、2022 年 7 月完成在美、港股双重上市。在美股上市时,金融壹账通还被誉为 " 金融科技第一股 "。
上市以来,金融壹账通持续 5 年出现亏损,5 年累计亏损超 57 亿元,直至 2024 年方现盈利曙光。
据 Wind 数据,2019-2023 年金融壹账通的净利润亏损分别为 16.88 亿元、14.14 亿元、13.31 亿元、9.28 亿元,3.71 亿元,亏损规模有所缩窄。
另据财报显示, 2024 年前三季度,金融壹账通归母净利润为 1.1 亿元,较上年同期大涨 138.9%。若在 2024 年整体实现盈利,将终结自 2019 年上市起连续 5 年亏损的局面。
近年来,金融壹账通持续 " 减负瘦身 ",聚焦 To B 业务。2023 年 11 月,金融壹账通出售虚拟银行业务;2024 年 7 月起,其逐步终止经营金融云服务业务。
唐啸接受专访时表示,金融壹账通正在两方面发力,对内聚焦科技赋能 " 五篇大文章 ",助力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度;对外搭建跨境技术桥梁,推动中国智慧金融方案参与全球金融基础设施重构。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壹账通海外业务展现出不错的发展势头。据其财报,2024 年前三个季度,其境外客户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23.4%,业务范围覆盖南非、新加坡、泰国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若私有化成功,金融壹账通将告别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平安内部整合资源的一部分。高溢价要约或为中小股东提供退出机会,但交易最终落地仍需跨越监管审批与股东表决等多重关卡。
项方亮律师指出,上市公司完成私有化退市后,控股股东也可以通过私有化提高持股比例,增强对公司的控制权,以更加灵活地布局长期战略;也可避免在进行重组、业务调整等战略决策时,更少受到市场短期业绩压力的限制。
他还表示,港股私有化存在一定风险,例如私有化失败可能会导致股价下跌,而且在私有化过程中还可能引发法律诉讼等问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