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03-06
南京市公安局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二十项措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推动公安窗口服务升级、升级合成服务举措、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畅通涉企投诉渠道 ……3 月 6 日上午,南京市公安局召开 2025 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南京市公安局服务企业服务民生优化营商环境二十项措施》(以下简称《优化营商环境二十项措施》)。

南京市公安局 " 优化营商环境二十项措施 " 专场新闻发布会

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 " 一次办成事 " 公安政务服务品牌

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全力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在完成全市 143 家户籍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建设基础上,打造升级 " 综窗 " 服务 2.0 版,全面推行 " 一起办 " 服务,以主题式、套餐式应用,将多个公安机关高频服务 " 单项事 " 整合为服务群众的 " 一件事 ";在全省率先推出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变更更正 " 一件事 " 联办 12 项服务,有效解决群众变更更正身份信息后 " 多头跑、重复证明 " 的难题。

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公安局将推出更便捷的预约服务,全面推进 " 南京公安 " 微信公众号在线预约 " 综窗 " 服务,改变以往只能现场取号办理业务的传统模式;推出更高效的网办服务,对现有网办服务办理条件、业务流程、申请材料等进行再优化,进一步增加从申请到出件 " 全链条 "" 全流程 " 办理事项的数量;推出更贴心的免证服务,利用 "e 照通 " 系统推进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机动车驾驶证等公安内部证照信息,以及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等外部证照信息的深度应用,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 " 一次办成事 "。

合成服务中心 " 警企会客厅 " 为企业解决问题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陈静毅表示:" 全市公安政务服务部门将立足南京实际,以提升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满意度为目标,进一步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公安政务服务领域‘一次办成事’品牌。" 同时,南京公安机关将引入 DeepSeek 等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公安政务服务大模型,重点提升线上申请审核能力,提高一次性办成率。

把服务送到南京汽车销售企业 " 家门口 "

交警支队支队长段宁晖介绍,在助力扩大全市汽车消费方面,南京交警坚持从企业和消费者两端发力,合理优化新车上牌点布局和上牌流程服务,在六合、溧水、高淳三地增设新能源车辆上牌通道和新能源号牌制牌点,实现新车注册登记以及保险、购置税、车辆合格证等信息核查服务 " 零距离 ",推进验车、选号、发牌 " 一站式 " 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增设 5 家机动车登记服务站。积极顺应 " 互联网 +" 汽车营销新模式,试点推广新车出厂预查验;推动在具备条件的二手车跨境出口企业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进一步压缩车辆销售、出口手续环节。

另外,南京交警将继续优化 49 项车驾管网办业务,积极推广驾驶证、行驶证、注销证明等证件电子化;推进机动车抵解押互联网端办理,实现网上办、随时办;加快新建机动车驾驶人全科目驾考服务中心,进一步均衡全市驾考资源,提升优质驾考服务,切实助力 " 小车轮 " 托起 " 大民生 "。

创新推出涉企权益维护保障的 " 南京方案 "

法制支队支队长顾翔介绍,《优化营商环境二十项措施》中,在涉企权益维护保障方面,明确提出要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要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要优化经济案件接报案工作机制,要推进南京知识产权保护(刑事)中心建设,要严格规范涉企案件办理,为企业创造更宽松、更公平的环境,让其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

经侦支队支队长范志愚告诉记者,南京公安经侦部门在全省率先启动、率先建设、率先运行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上线运行执法监督智慧平台," 坚持让群众少跑一趟路 ",接报案严格落实首接责任制;" 坚持为群众多做一件事 ",力争做到所有诉求在中心集中了结、集中答复。" 我们积极探索大数据赋能经侦执法规范化建设发展新路径,围绕接报案、涉企案件办理、涉案财物处置构建‘三大集成模型’,有力推动经侦执法监督管理高效运转、准确追踪、闭环管理。"

据了解,为助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联合相关单位,正在推进南京知识产权保护(刑事)中心建设,引入专业力量组建专家库,为企业开启知识产权保护刑事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形成 "4(公检法、行政主管部门)+1(专家库)+N(企业)" 的知产保护新格局;完善商业秘密刑事案件预约受案制度,着力保护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护航关键技术领域科研攻关、突破 " 卡脖子 " 问题贡献公安力量。

推出 "In-Nanjing" 综合涉外服务平台

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以落实 240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为契机,在市数智中心、南京大数据集团的支持下,市公安局依托 " 我的南京 "APP,推出 "In-Nanjing" 综合服务平台,在提供 " 预约办证、临时住宿登记 " 等出入境业务办理功能的基础上,上线了包括 " 居住、出行、美食、购物、旅游、就学、创业 " 等多领域的功能模块,可应用中、英、日、韩 4 种语言模式,采取游客模式快捷登录,便利外籍人员 " 随来随用 "" 好用管用 ",展现一个开放、包容、博爱的城市形象。

出入境管理支队服务外籍人员办理证件

出入境管理支队政委范柏杰表示,该平台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 预约办证 " 量达到 1.2 万," 临时住宿登记 " 量达到 11 万,浏览量超百万。" 今年,我们将继续优化平台建设,推动建成更多智能应用场景,提供更加优质的涉外服务软环境。"

迭代升级优化合成服务 让南京近悦远来

为更好地升级合成服务,南京公安将更新出台 3.0 版本公安服务企业清单,丰富和拓展 " 警企会客厅 "" 警企面对面 " 机制,深入开展反诈宣传等普法宣传教育。同时,在现有江北自贸区警务 mall、雨花软件谷合成服务分中心、浦口经济开发区合成服务分中心的基础上,结合各板块产业特色,积极培育特色服务品牌,加快形成合成服务 " 矩阵 " 效应。

此外,《优化营商环境二十项措施》还包括助力消费品以旧换新、优化大型活动许可报批机制、优化工程项目门牌号编制服务、构建企业 " 网安之盾 "、畅通涉企投诉渠道等,让 " 近悦远来 " 的南京更加具体。

" 当前,南京市公安局正以深化公安政务服务改革为主线,持续完善服务企业‘直通车’机制,建立营商环境问题线索核查督办制度,一系列服务企业服务民生的专项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发布会主持人、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处长李颖表示。

通讯员 宁宫新 实习生 何君怡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顾元森

链接:南京市公安局服务企业服务民生优化营商环境二十项措施

便民便企服务方面,包括 8 项措施:一是推动公安窗口服务升级。开通 " 南京公安 " 微信公众号在线预约服务,利用 "e 照通 " 系统探索更多证照深度应用,打造 " 无证明窗口 ",助推 " 个转企 " 快捷办理。二是打造 " 一次办成事 " 政务服务品牌。完善高频户籍事项 " 长三角通办 "" 全省通办 "" 全程网办 ",交管业务就近办,开通危化品通行证网上申请通道。三是推进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变更 " 一件事 " 办理。实现户口簿换补领、社会保障卡换发、医保参保人员身份信息变更等事项联办,户口登记项目变更、驾驶证注销等一站式办理,推动居民身份证电子化应用。四是提升外国人住宿登记便利度。依托 " 我的南京 "" 南京公安 " 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现快速登记、快速入住。五是优化外籍人才管理服务。做强南京 " 境捷 " 服务品牌,优化外籍人员入出境、停居留措施,为外籍人才量身定制最优签证适用方案。六是提升交管便民服务水平。推广应用电子行驶证,在江宁大学城片区新建全科目驾驶人考试服务中心,落实便利外国人办理临时驾驶许可措施。七是助力扩大汽车消费。推进验车、选号、发牌 " 一站式 " 服务,增加 4S 店现场办理机动车临时号牌发放量。推行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 " 一证通办 ",在互联网端上线机动车抵解押功能。八是助力消费品以旧换新。高效办理个人身份信息核验、车辆注册登记和注销信息核查工作。

涉企执法管理方面,包括 6 项措施:一是升级合成服务举措。持续优化合成服务中心线上线下警企联络渠道和 " 警企会客厅 "" 警企面对面 " 活动平台,定期研判预警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趋势,更新出台公安服务企业清单。二是打造新型涉企监管机制。推进 " 综合研判、联合检查 " 工作机制,检查内容清单化、检查标准规范化,细化落实 " 首违不罚、轻微不罚 " 等原则要求。三是优化大型活动许可报批机制。推行同一承办者同一年度同一场地同类活动一次许可报批制度。对不符合法定安全条件的活动申请,主动向承办者提出改进意见,指导采取整改措施。建立大型活动安全风险等级管理体系。四是优化工程项目门牌号编制服务。对开发企业和设计单位进行门牌编制规则培训,指导企业规范编制楼栋、户室工程编号。五是助力新业态经济发展。配合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号牌申领、区域审核、应急处置等体系,对剧本经营场所等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依法依规开展对涉无人驾驶航空器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六是构建企业 " 网安之盾 "。优化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流程,指导企业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指导隐患整改。

涉企权益维护保障方面,包括 5 项措施:一是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大涉企案件重点环节风险评估力度,推动建立公检法司联合参与的民营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常态化协同机制,会同检法等部门加大拒执犯罪打击力度,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二是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查处职务侵占、侵犯商业秘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网络诈骗以及热点景区 " 黄牛倒票 " 等涉企犯罪。打击危害营商环境的黑恶犯罪,整治 " 网络黑嘴 " 等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恶意索赔敲诈勒索犯罪。三是优化经济案件接报案工作机制。升级打造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上线经侦执法监测监督模型,严格落实首接责任制等工作要求。四是推进南京知识产权保护(刑事)中心建设。建立 "4+1+N" 工作机制,为企业开启知识产权保护刑事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完善商业秘密刑事案件预约受案制度。五是严格规范涉企案件办理。严格规范跨区域执法协作,严格规范对涉案财物采取强制措施,将符合条件企业纳入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 " 白名单库 "。

涉企监督救济方面,包括 1 项措施:畅通涉企投诉渠道。依托企业诉求平台、"12345" 平台,做好涉企投诉线索的受理与核查反馈,持续整治有案不立、压案不查、违规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

(通讯员供图)

相关标签

新能源 公安局 营商环境 南京 新闻发布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