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陆港交所上市一年后,国内疫苗公司艾美疫苗 ( 6660.HK ) 于 2023 年 10 月宣布启动回 A 计划。证券之星留意到,根据证监会官网披露信息,辅导机构中信证券已于 2025 年 1 月 7 日完成了艾美疫苗第五期上市辅导工作,公司拟赴科创板上市。
值得注意,艾美疫苗当前业绩并不理想,自 2021 年起,公司营收增速放缓,业绩出现大幅亏损。2022 年在港股上市也未能扭转业绩亏损的局面。2023 年,因对丽凡达生物无形资产及商誉进行计提,公司亏损额高达 13.01 亿元。三年间,公司累计亏损超 23 亿元。目前,艾美疫苗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其核心产品乙肝疫苗和狂犬病疫苗,其中狂犬病疫苗收入占比近六成。然而,无论是批签发量还是市占率,艾美疫苗与头部企业辽宁成大生物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当前国内狂犬病疫苗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下,公司未来能否凭借定位高端的无血清迭代狂犬疫苗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仍有待观察。
核心产品狂犬疫苗收入失速
2021 年之前,艾美疫苗的业绩表现较为稳定,2019 年至 2020 年,公司实现收入分别为 9.53 亿元和 16.38 亿元,对应的利润分别为 1.2 亿元和 4 亿元,利润增速超过 200%。但 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收入开始持续萎缩,分别为:15.7 亿元、12.64 亿元和 11.88 亿元,较上年同期各期下降:4.2%、19.5% 和 6%,净利润更是大变脸,三年累计亏损 23.134 亿元,而公司 2022 年至 2023 年两年的收入总和仅 24.52 亿元。2024 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亏损收亏,但仍未实现盈亏平衡。
证券之星梳理发现,艾美疫苗近年收入下滑的主因之一是其核心产品狂犬病疫苗的收入失速。目前艾美疫苗共有 8 款已商业的产品,不过公司的核心收入仍依赖于乙肝疫苗和狂犬病疫苗这两款产品,2019 年至 2022 年,前述两款疫苗合计收入占各期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4.2%、90.2%、93.0% 和 96.1%。2023 年上半年的占比则达到 93.33%,进一步拆分收入构成,人用狂犬病疫苗 ( Vero 细胞 ) 的收入在公司近年来收入中占比近六成,但自 2021 年开始,公司人用狂犬病疫苗 ( Vero 细胞 ) 产品呈现出收入增长乏力。
2021 年至 2022 年,艾美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 ( Vero 细胞 ) 贡献的收入分别为:9.37 亿元和 7.77 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2.67% 和 17.07%。根据艾美疫苗的解释,受疫情影响,公司人用狂犬病疫苗 ( Vero 细胞 ) 的销量及销售收入自截至 2021 年 4 月 30 日至 2022 年同期分别下降了 42.2% 和 41.7%。
值得注意,2022 年 5 月至 6 月,艾美疫苗加大了对狂犬病疫苗产品的销售,其销售和收入是 2021 年同期的接近两倍,即便如此亦未能挽回公司狂犬病疫苗收入的颓势,证券之星了解到,除了受到疫情影响外,人用狂犬疫苗其他竞品自 2022 年前起开始有批签发进入市场,行业的竞争加剧也使公司的狂犬疫苗产品收入承压。
2023 年,艾美疫苗在年报中未披露人用狂犬病疫苗 ( Vero 细胞 ) 的收入情况,不过公司提到二类狂犬疫苗受市场因素影响收入有所下降,未能实现公司在 2022 年年报中提及前述产品有望在 2023 年销售稳步上升的期望。
竞争重压下盈亏平衡待解
除已商业化的疫苗产品外,目前艾美疫苗还拥有 22 款在研疫苗产品,其中围绕狂犬疫苗产品,公司研发的无血清迭代狂犬疫苗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即将进入揭盲统计工作,计划提交上市注册申请;另外公司新型工艺高效价人二倍体狂犬疫苗于 2024 年上半年提交了临床试验预申请,还有 mRNA 迭代狂犬疫苗在研中。
上述狂犬疫苗产品能否帮助公司扭转业绩增长颓势,仍待产品上市后的市场检验。从行业侧看,当前国内狂犬病疫苗市场竞争激烈。复星国际证券在今年 2 月发布的研报中表示,目前共有 11 家生产企业活跃于该领域,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 CDE ) 数据显示,已注册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品种达 13 种。
从产品构成看,目前狂犬疫苗分 Vero 细胞仍是市场主流,在该领域中,艾美疫苗的以 24.4%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较辽宁成大生物 54.3% 的市占率仍有差距。而人二倍体狂犬疫苗目前由康华生物独家供应,由于该疫苗具备更高的产品附加值,目前入局的公司除了艾美疫苗外,还包括辽宁成大生物、康泰生物、智飞生物等,其中康泰生物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 人二倍体细胞 ) 于 2024 年 4 月实现上市销售。
与之相比,艾美疫苗研发的无血清迭代狂犬疫苗是一款更具备差异化的疫苗产品,截至目前,全球市场上尚未有无血清狂犬疫苗获批上市,预计将于 2026 年实现上市销售。不过包括科兴生物、天津津斯特生物、中逸安科等目前也在研究无血清狂犬疫苗,未来或将与艾美疫苗在该领域正面竞争。
从短期来看,这些被艾美疫苗寄予厚望的狂犬疫苗产品无法做出收入贡献。在 A 股 IPO 趋严的背景下,近年来持续亏损的艾美疫苗如何向监管机构展示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或许是其能否成功冲刺科创板的关键。
证券之星了解到,公司另一核心产品乙肝疫苗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乙肝疫苗受价格限制以及新生儿出生下降影响,增长空间有限,其收入在 2023 年也出现了下滑,二类乙肝疫苗则在 2023 年实现增长。
另外,复星国际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艾美疫苗的 13 价肺炎疫苗和 23 价肺炎疫苗预计分别为 2025 年和 2026 年获批。总体来看,虽然艾美疫苗是国内在售产品最多且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 ( 拥有四家持证生产企业和三家研究院 ) 但其面临的竞争压力显著:智飞生物凭借丰富的临床阶段在研项目和默沙东疫苗代理业务,稳居市场第一梯队;沃森生物则通过 13 价肺炎结合疫苗及 HPV 疫苗的放量,在 2022 年行业整体业绩承压时实现逆势增长。康希诺生物虽属第三梯队,但其吸入型新冠疫苗技术路线和国际化团队背景,展现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市场竞争压力下,快速实现盈亏平衡,正考验着艾美疫苗。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 | 吴凡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