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快来星标我们
Follow us
各位读者朋友:因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错过推送,所以如果你喜欢循迹晓讲的文章,请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循迹晓讲” 。
设置星标步骤:1.点击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循迹晓讲】;2.到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3.设置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文章啦!
Follow us
自打川普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外交政策,尤其是针对俄乌战争的政策可以说想一出是一出,全是拍脑门拍出来的。这样一来国务卿鲁比奥存在感就非常低了,因为根本摸不着大总统的脉,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挺少见的,过去在外交层面上,国务卿的意思就基本等同于总统的意思,而了解美国国务卿的历史基本就可以了解美国外交史。
◇ 图为美乌会谈结束后,卢比奥在社交媒体上发帖,下方有网友贴上他在会谈中坐在沙发上的照片
在组织架构上国务卿虽然是总统的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免,但自身有着相当大的职权范围,甚至于总统不干了打辞职报告都要国务卿批准。那么,美国“国务卿”这一职务从何而来?又是怎么发展到拥有仅次于总统权力的地位?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图为美国联邦政府组织架构
今天美国联邦政府一共有15个部门,国务卿算是各部门的首长,在总统继承顺序中排第四,类似很多国家“内阁总理”这个角色,但又有很大不同,因为国务卿需要承担很多外交工作。而由国务卿处理外交事务实际上是美国的历史遗留问题。
◇ 图为约翰·杰伊(1745年12月12日-1829年5月17日)美国政治家、革命家、外交家和法学家。他与本杰明·富兰克林和约翰·亚当斯一同出使法国、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詹姆斯·麦迪逊一起撰写了《联邦党人文集》,从1789年到1795年出任美国首席大法官
早在美国宪法起草之前,1784年美国还在邦联时代,曾经效仿其他国家设立过外交部,后来的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担任外交部长。四年后,美国通过了他们的宪法,规定三权分立为立国之本。总统掌管行政权,美国最早建国的时候采取的是联邦制小政府模式,一开始的政府部门非常少,只有财政部、司法部和战争部,大家考虑到既然是小政府联邦政府处理不了多少内政,同时欧洲已经打成一锅粥,美国准备光荣孤立置身事外,也就没多少内政外交的事务要处理。
◇ 图为托马斯·杰斐逊(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美国第三任总统(1801年—1809年在位),同时也是《美国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与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并称为美国开国三杰,1790年4月21日,出任美国第一任国务卿
于是,外交部被并入了国务院,外交部长的职权也被划归给了国务卿。美国历史上第一任国务卿是后来的总统杰斐逊,在他的任期里几乎就是无所事事,当时美国驻国外的只有两家使馆和10家领事馆,他手下也就6个办事员,1791年国务院创下了一个纪录,全年的开支只有5.6万美元,可见当时美国对外部门有多“清闲”。
随着美国政府逐步稳定之后,开始了内治外攘的国家战略,对外,美国通过收购和战争收获了一大片土地,把国土延伸到西海岸,并推行“门罗主义”(详见:一边孤立一边搅局,川普骚操作源自“门罗主义”?| 循迹晓讲),把拉丁美洲发展成自己的后花园;对内,美国政府引导国民开发西部大陆。
在这个时期,美国国务卿的职责逐渐扩大,除了外交谈判和签署条约等传统职责外,还开始涉及领土扩张和促进西部开发等新任务,成为了一个对内政外交都享有重要话语权的职位。由于国务卿责任重大,美国国务院的规模也逐渐扩张,从杰斐逊时代只有6个办事员的办公室,扩展成一个拥有6名副国务卿、数十名次卿和数十个下辖机构的超级部门。
◇ 图为马歇尔计划海报
后来,随着二战之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国务卿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甚至出现反超总统的势头,美国在战后推出了一系列援助西欧的计划帮助欧洲重建,这个计划在1947年由国务卿马歇尔命名,并亲自付诸实施,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马歇尔计划”(详见:马歇尔计划:美帝出血救欧洲,为啥苏联急得直跳脚?| 循迹晓讲)。
如果说全世界人民“只知有马歇尔,不知有杜鲁门”还算是小事,更为严重的是国务卿权力过大,会有架空总统的隐患。按照美国目前的法律条文,国务卿除了负责美国对外事务,还掌管国印,这就使得许多重要的文件仅总统认是不够的,需要与国务卿联署后方可生效,于是国务卿就衍生出很多权力,从而有了对很多政策“插手”的机会。
◇ 图为亨利·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2023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 ,与尼克松在总统办公室交谈
于是从1947年开始,美国每届政府都组建了“国家安全委员会”,50年代又设立了“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一职,他们都直接对总统负责,名义上这是分担一些国务卿的工作,其实就是避免国务卿权力过大的问题。再经过这一番操作后,对国务卿的职权有了一些限制,但国务卿在美国政府中仍然占据着重要位置,甚至美国总统辞职都要向他提出辞呈,比如1974年,因为水门事件尼克松面临被弹劾的危险,被迫引咎辞职,在他的辞职信上签字盖章的正是时任国务卿的基辛格。
◇ 图为詹姆斯·吉莱斯皮·布莱恩(1830年1月31日—1893年1月27日),第28、31任美国国务卿(1881年3月7日—12月19日,1889年3月7日—1892年6月4日)
因为国务卿的权限大,总统必须得保证国务卿不能成为自己的掣肘,因而能站在这个位置的都是自己的心腹。比如加菲尔德的国务卿布莱恩,他早年间当过律师和议员,和威尔逊很早就相识,与后者从政顺风顺水不同,布莱恩的从政之路走的磕磕绊绊,三次作为民主党候选人竞选总统全部败北。直到加菲尔德总统上台后,作为一个和平理想主义者,加菲尔德想要找一个和自己关系密切,又能奉行自己价值观的人当国务卿,于是他就相中了政治失意的布莱恩。
而布莱恩的立场确实和威尔逊极其相似,他主张和平外交,曾说服30多个国家签署一系列通过仲裁手段解决国际纠纷的条约。布莱恩的政治主张值得称道,而他的宗教思想却有些贻笑大方,作为一个极其正统的基督徒,坚定不移的相信人类就是被上帝捏出来的,于是在位期间起草法律禁止美国各州教授达尔文的进化论,被媒体嘲讽为“昏了头的卫道士”。
◇ 图为约翰·考德威尔·卡尔霍恩(1782年3月18日~1850年3月31日),美国第16任国务卿1844~1845,卡尔霍恩曾是个联邦主义者,主张实行国家主义政策。后来,他逐渐转变成了地方主义者,鼓吹极端的州权论,并支持美国南方各州保留奴隶制
当然了,国务卿还有可能用力过猛,把总统的政策过度执行,达成过犹不及的效果。1844年,时任总统泰勒任命卡尔霍恩为国务卿,两人都是坚定的蓄奴主义者,这几年德克萨斯即将并入美国,卡尔霍恩即将对合并协议签字,由于他新官上任,觉得为了体现自己的立场,就在条约上加了一条,强调德州必须成为蓄奴州。
此时占据国会多数的是反对奴隶制的议员,卡尔霍恩新加的条款在他们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自然也无法获得通过,由于卡尔霍恩的举动,总统泰勒作为兼并德克萨斯的主导人物非但没有获得称赞,反而被指责为分裂美国的罪人。谁料卡尔霍恩破罐子破摔,为奴隶制四处奔走,甚至放言南方与北方无法共存,双方必将成为两个国家,最终总统泰勒心力交瘁,放弃了当年的总统大选,卡尔霍恩也被迫卷铺盖走人。而这些争端的结局是导致南北战争爆发,捅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号篓子,卡尔霍恩本意是让美国蓄奴政策更加牢固,谁料一不小心成了国家的罪人。
◇ 图为科林·鲍威尔,任职美国陆军35年,升至四星上将。里根时期任国家安全顾问。2001年1月,鲍威尔被乔治·W·布什总统任命为国务卿,是美国历史第一位黑人国务卿
虽说美国总统会任命政策价值观一致的人担任国务卿,不过,总统和国务卿也不是一团和气,在重大问题上双方往往会引发争执。2000年,已经退役的四星上将,参谋长联席会议前主席鲍威尔应总统小布什之邀重出江湖,担任他的国务卿,虽然鲍威尔是军人出身,但他很难得是以鸽派形象出现的。
在小布什要发动伊拉克战争时,鲍威尔根据自己的从军经历和政策主张则极力反对,等到战争爆发后,鲍威尔又基于自己军人的履历,力劝向伊拉克派驻更多部队,结果小布什内阁频频反对,鲍威尔的奏折也没有被采纳。由于在关键问题上频频和总统阁下出现不同的意见,使得他的地位也逐渐被边缘化,于是在小布什的第二任期中,鲍威尔黯然离场。
可以说在美国的内政外交中,国务卿的政治倾向起到了一个风向标的作用,读懂了国务卿就等于间接读懂了美国总统。可是,现如今不用看鲁比奥,我们也能读懂川普在这场战争中的态度,尤其是现在鲁比奥根本行使不了多少国务卿的职能,就像这次的白宫会谈一样,风头全让川普和万斯出了,那既然川普如此喜欢大包大揽,我建议干脆把国务卿改成军机大臣,专门负责跪奏笔录就行了,这样也正好如了川普当国王的心愿。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lo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在“循迹晓讲”微信公众号发消息,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设置星标:点击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循迹晓讲】,到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设置星标后,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文章啦!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血战占守岛:日本投降了,苏联还要强行“摘桃子”?| 循迹晓讲
“剃刀将军”东条英机:陆军普信男咋成了日本头号背锅侠?| 循迹晓讲
日寇の恶犬:鬼子的“战狼”,中国人的噩梦!| 循迹晓讲
海军西门子案:太君的好处,都被德国人吃了回扣啦?|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