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精神,全面践行西城区体教融合战略部署,月坛体育场立足区域体育资源禀赋,启动“体教融合公益行动”,通过构建“引进来+走出去”双轨服务体系,促进优质体育资源与校园教育的系统化、常态化对接,为新时代“健康西城”建设提供创新实践范本。
自2024年完成升级改造以来,月坛体育场创新实施“错峰开放”机制,每周为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等周边学校提供免费场地。在专业级400米跑道上,学生们在充足日照下开展体育课教学与长跑测试,标准化田径场地不仅保障了运动安全,更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
月坛体育场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将场地资源与周边学校的需求进行精准对接。在非高峰时段,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体育场免费进行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这种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城区学校运动空间不足的问题,还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到专业级别的体育设施。月坛体育场的“引进来”模式,不仅为学校提供了优质的体育场地资源,还通过专业支持和丰富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
月坛体育场同步启动“公益健康护航计划”,组织专业教练团队走进什刹海小学等基层学校,为教师群体开展身体成分分析、骨密度检测等12项专业体测服务,建立个性化电子健康档案。通过提升教师的健康意识与运动水平,激励教师积极投身体育锻炼,进而带动学生参与其中,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这一举措旨在探索以教师健康素养提升为切入点,驱动校园体育生态优化的实践路径。
月坛体育场以公益为底色、以创新为笔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双轨战略的深度实践,开创了体教资源双向赋能的新型生态。其以场馆资源为枢纽破解校园体育空间困局,以教师健康为支点激活校园运动文化,不仅构建起“场馆-学校-师生”三维联动的服务闭环,更在政策落地层面形成了可复制的“西城经验”——从国务院的理念框架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在地化实施,月坛模式成功打通竞技体育资源服务基础教育的关键路径,使“健康西城”建设在校园沃土中生根发芽。
展望未来,月坛体育场将以公益体育为纽带,坚定不移地肩负起促进全民健身的使命,为“健康西城”建设注入新活力,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达成。其长久践行的公益活动,不仅是体教融合的生动实践,也是全民健康的重要举措。月坛体育场将以“健康中国”为指引,聚焦“健康西城”,通过多样化的公益活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为西城区的体育事业注入动力,谱写时代新篇章。
来源:北京月坛体育场
西城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