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 平台的佣金高不高?
作者 | 景行
编辑 | 杨舟
IPO 首日股价暴涨超 43%,市值突破千亿港币 …… 只卖原料不开店的蜜雪冰城,向世人讲述了一个真理:
越是站在产业链上游,收益越稳定,风险越小。
冰火两重天的酒旅住宿行业,则是这个理论的好注脚。
OTA 平台的绝对龙头携程,2024 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了 19.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 72.1%。
另一边,锦江、首旅、华住三家酒店上市公司,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分别是 -2.6%、-0.37% 和 2.4%。
根据 STR 数据,截至 2024 年 9 月,中国内地酒店的三大核心数据——年累计 RevPAR(每间可销售房收入)、ADR(平均房价)和 OCC(入住率)同比下降了 6%、4% 和 2%。
中小商家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一位酒店从业者对「市象」表示," 现在不建议租物业开酒店,回报太差了。"
与此同时,OTA 平台的话语权愈发强势,成为商家绕不开的 " 收税人 "。
01 绕不开的价格战
"1.0 就是架炉烤饼,2.0 开始添油生火,到了 3.0,我们要把饼做大。"
1 月 6 日的携程旅游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携程旅游事业群 CEO 陈瑞亮宣布,携程将进入 " 共赢生态 3.0 模式 ",为商家创造更大增长空间。
但对商家来说,感触最深的,仍然是平台间无休止的价格战。
与互联网历史上著名的团购大战、外卖大战、打车大战一样,酒旅市场正在打一场大规模价格战。其中,发起者是以美团、携程为代表的 OTA 平台,而 " 出血 " 的是商家。有商家对「市象」表示:
" 现在的单体酒店,已经没有定价权了,全都在 OTA 手里。"
据「市象」了解,携程业务经理的 KPI 中,一个指标是盯商家在携程结算价格是否高于其他平台。有商家对「市象」表示,携程业务对商家盯得很紧:" 没事就冒充客人打电话询价 "。
如果反复沟通无果,业务经理会把价格交给系统的调价助手,开启自动追价。
一位酒店商家对「市象」表示,携程系的去哪儿经常拿出部分商家佣金,对产品进行补贴,如原价 200 元的房间,去哪儿会补贴到 180 元。美团看到后,则会要求商家在美团降价到比去哪儿更低,降价后价格往往到了 170 元左右。
170 元的价格很快又会被携程业务经理发现,再要求价格低于美团 …… 追来追去,结果往往是商品价格的 " 腰斩 "。
这是一场无底洞般的内卷。商家表示:" 最严重的是国庆节旺季期间,我的房间价格被追到 60 块钱。"
平台追价之下,酒店商家往往出现滑稽的商品价格倒挂:" 家庭房比大床房还便宜。"" 含早餐房比无早餐房还便宜。"
有从业者表示,面对平台追价,商家没有太好的处理办法,只能是截断源头,声明不参加任何平台的价格补贴。
对 OTA 渠道的强势,酒店一方有苦难言。
2014 年,携程与去哪儿之间展开价格战,携程上线消费返现、点评返现等促销活动。结果是华住、如家、锦江之星三大品牌联手施压携程,要求平台停止返现。
2015 年,华住集团中断了携程系平台的线上直连及线下合作,原因是这些平台擅自违规促销,导致酒店产品价格倒挂。到 2024 年 9 月,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在内部信中痛斥酒店获客能力不足:" 很多门店过于依赖集团已有的会员和中央渠道,已经逐步丧失销售拓客的能力。"
在供需矛盾尖锐、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酒店管理者的做法往往是先求生存,再抓主动权。有酒店从业者对「市象」表示:" 华住也没办法,只靠直销生意差,加盟商是不干的。"
02 用佣金换流量
如果按照 " 整体佣金率 = 总收入 ÷ 总交易额 " 的公式计算,国内 OTA 平台的佣金水平明显低于海外主流平台。
近五年来,海外三大 OTA 平台 Booking、Expedia、Airbnb 的佣金率均超过 10%,而携程在交易额与 Booking 相近的背景下,佣金率常年维持在 4% 左右。
但有从业者表示,受国家政策影响,我国航运铁路车票佣金率极低,OTA 平台的利润核心仍然是住宿预订。
而具体到酒旅商家领域,携程的佣金费率往往要更高。
有酒店从业者对「市象」表示,携程的酒店按照挂牌等级划分,从优到劣依次为特牌、金牌、银牌、无牌,更高级的商家,将享有搜索排名展示、流量曝光的优先权。与此对应的,金牌商家需提供 5% 的价格优惠,特牌商家不得上架美团,在部分城市,抖音也限制上架。
有商家对「市象」表示,携程的抽佣在业内仍属于高水平,如美团舒适型及以上酒店,佣金为 10% 起;抖音和飞猪都是 8%;携程舒适型以上酒店佣金为 12% 起,高线城市的高星酒店则是 15% 起,金牌商家为 15%,特牌商家为 20%。一位商家对「市象」透露:
" 如果加上金字塔、云梯等平台广告费用,商家的支出还要更高。大部分商家在携程上想要拿到一个订单,都要拿出房价两成的收入。"
「市象」了解到,商家可以主动选择门店在 OTA 平台的等级水平,不少商家愿意主动在平台 " 升牌 "。只要所在区域的酒店没有大规模升牌,主动升牌就能给门店带来优先展示权,对急于拓客的商家来说,这一选择颇有吸引力。
但升牌意味着花钱买量,抽佣比例上调,商品价格被打乱。有携程商家表示,升到特牌商家后,门店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又无力降价促销,最后不得已主动撤销特牌。
但只是升牌,还无法满足商家的竞争要求。
以积分联盟活动为例,2023 年,携程推出积分联盟计划,旨在鼓励消费者持续复购,提升酒店消费粘性。
这是一种近似 " 携程会员 " 的活动,用户使用携程购买机票、车票、订购酒店可获得积分,每 100 积分可抵扣 1 元房费。同时,参与积分联盟的商家,需提供房间底价 5% 的折扣。根据官方数据,截至 2024 年 12 月 18 日,积分联盟用户复购率增长了 10%。
对消费者来说,参与积分联盟的酒店更具性价比优势;而对商家来说,参与积分联盟,本质上是花钱买曝光。但不止一位携程商家表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平台强制参加了积分联盟活动,且业务经理拒绝退出活动。
有大量商家想方设法绕开 OTA,寻找自建流量的方法。36kr 报道显示,2024 年暑假前,华住董事长季琦与一众高管前往热门旅游目的地视察,结果发现,当地门店依赖 OTA 获客,部分门店 OTA 订单占比超过 50%。
数月后,季琦就在内部信中对华住系提出期望——自有会员占比达到 85%,建立自己的获客能力。
有商家对「市象」表示,自己正在尝试在抖音、小红书自建私域流量。尽管过程缓慢,但相比费用居高不下的 OTA 平台,这至少是一种新的尝试。
03 在寒潮下生存
2024 年,酒旅市场的关键词是不温不火。
一方面,过境免签政策正在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名片。去年免签入境外国游客超过 2000 万人次,仅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入境游客就同比激增 150%,创下历史新高,拉动旅游业收入增长 37.5%。
另一边,酒店行业供大于求。巨头正在跑马圈地,加速扩张。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 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开业酒店约为 3.7 万家,接近 2023 年全年新开酒店总量。
《环球旅讯》报道显示,2024 年第三季度,国内五星级酒店平均房价同比了下降 5%;平均出租率下降 4%;而国内消费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去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只有 2019 年同期的 89%。
相比分散的酒店市场,OTA 平台的一超多强趋势仍然牢固。
尽管飞猪、抖音等平台全力追赶,但对酒店商家来说,携程、美团仍然是商家绕不开的重要渠道,除了极少数门店能靠线下获客维系外,绝大多数酒店要靠 OTA 补充获客能力。酒店商家对「市象」表示:" 现在做酒店离不开平台,除非你的位置、规模特殊,否则绝大多数商家还是要靠携程和美团活下去。"
也有从业者表示:" 选择 OTA 平台,要看自己的目标客群,异地客群选携程,本地客群选美团,也要看单价,400 元以上 ADR 主抓携程就行。"
肩负行业重振责任,携程显然意识到了矛盾所在。在携程旅游平台 3.0 战略中,一个关键词是减负。相关报道显示,2024 年,携程砍掉多个商家收费项,并取消地域间收费差异,并向商家提供多项技术支持、培训,累计费用减免超过 1 亿元。
另一边,携程把做大国内蛋糕的筹码押在 AI 上。
2023 年,携程曾发布首个旅游业垂直大模型 " 携程问道 ",并应用于向用户推荐行程,提供旅行建议。但不少用户反馈显示,携程问道体验一般。
在 Deepseek 掀起 AI 热潮后,同程旅行、马蜂窝相继接入 Deepseek。同程旅行 CMO 白志伟表示,Deepseek 的推理能力,将协助同程自有大模型,生成更精确的消费推荐内容。
2 月 17 日,携程集团对高管群体大幅调整,一个重要调整是,曾创建携程地面交通业务群,历任途家、去哪儿 CEO 的干将陈刚出任集团首席产品官,负责携程集团 AI 相关产品的战略制定。
此次临阵换将,也表明携程对 AI 产品性能落后的现状有所认知。
此前,携程长期占据国内酒旅市场高端份额,集团重心放在国际化领域。但随着竞争对手冲击加剧,携程的用户体验优化、商家减负动作必须提速。美团财报显示,2024 年二季度到店酒旅订单同比增长了 60%,三季度增长了 50%。
在电商赛道,流量费用高企、全面转型高端的淘宝,曾让无数中小卖家感叹生存艰难,结果是拼多多的崛起。如今,携程仍需考虑,如何防止历史重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