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家 03-07
透视京东物流财报:一个长期主义的产业样本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产业互联网第一媒体。产业家

" 企业的使命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创造未来。但创造的前提是理解什么值得坚守百年。"

从某种角度来说,京东物流恰在成为当下国内研究长期主义的一个样本。这些亮眼的财报数据背后,对应的不仅是向上的业务增长本身,其中更需要被看见、被发掘的还有长期以及最新的技术专注、技术定力,以及不断向产业纵深跃进的服务厚度和服务边界。

作者 | 皮爷

出品 | 产业家

全年营收 1828 亿元,同比增长 9.7%,第四季度营收同步增长 10.4% ——这是来自京东物流财报的三组数据。

这个成绩单可以说是对「长期主义」的最好诠释。

和这两组数据一同出现的还有一系列更为细节的业务增长数据。2024 年,京东物流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 1278 亿元,同比增长 9.6%,已服务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超 8 万家;此外,包含快递、快运等在内的来自其他客户的收入约 955 亿元,同比增长 12.1%。

此外,同样亮眼的数据也更在海外,根据财报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京东物流已拥有超 100 个保税仓库、直邮仓库和海外仓库,总管理面积超 100 万平方米,海外仓已覆盖全球 19 个国家和地区。

对京东物流而言,市场乃至消费者都并不陌生。而对于京东物流的长期坚持投入的故事,也更是被无数商业市场所熟知。

但越是在这种熟悉的背景下,我们似乎越要探索和理解这家长期主义企业的增长逻辑,尤其是在 AI 热潮不断涌动的如今,即——技术和产业的结合范式应该是什么?对中国企业而言,在技术曲线不断向上、摩尔定律不断突破的当下,企业应该寻求的核心价值锚点到底应该是什么?

技术,带来新想象力的同时,也同步带来的是无数企业对自身业务和战略思考的迷茫。而京东物流,似乎正在成为这些问题的答案。

彼得 · 德鲁克在面向企业咨询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企业的使命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创造未来。但创造的前提是理解什么值得坚守百年。"

从某种角度来说,京东物流恰在成为当下国内研究长期主义的一个样本。这些亮眼的财报数据背后,对应的不仅是向上的业务增长本身,其中更需要被看见、被发掘的还有长期以及最新的技术专注、技术定力,以及不断向产业纵深跃进的服务厚度和服务边界。

" 技术锐度 + 产业深度 ",京东物流正在走出新的想象力。

稳稳的增长,

" 出圈 " 的京东物流

实际上,在财报之前,越来越多人的一个感受是:京东小哥的身影,出现地越来越频繁了。

这种在 2024 年的频繁感的表现不仅在一众电商平台的下单和派单,也更在包括家电、大件商品的配送,以及在包括生鲜、鲜花等特殊产品的配送。可以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京东物流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在加速 " 出圈 "。

这种出圈也恰在财报中得到了近一步印证。比如前文提到的在过去的 2024 年,京东物流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 1278 亿元,而从整个收入构成来看,其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接近 70%。

这也是外界对于京东物流 " 破圈 " 印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即对外部构成的一个理解是,其在如今互联网平台互联互通的大背景下,对应的是足够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对京东物流有需求不仅是基于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的一众独立企业品牌,也更有包括不同外部电商平台企业的需求。

而在这种充分自由的物流环境里,京东物流则是成为越来越多独立企业和电商企业的选择。在产业家之前不少面向产业带企业的调研中,一个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是,不少企业最开始使用的是其它物流,但在最近两年都开始改用京东物流。

这也足够清晰地反映在财报数据中,即京东物流在 2024 年包含快递、快运等在内的来自其他客户的收入约 955 亿元,同比增长 12.1%。

此外,一体化供应链的服务也更是构成京东物流出圈的原因。单从一体化供应链的数据来看,2024 年,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收入为 874 亿元,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超过 8 万家。

实际上,外界对于京东的一体化供应链能力和方案并不陌生。甚至从更市场化的视角来说,作为中国最大的零售商,也恰只有京东物流可以提供真正的从营销前端到配送终端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而对越来越多的企业而言,这种贯穿企业生产、制造、运输、仓储、以及销量预测、生产规划、存货管理等增值服务一体化供应链方案,在当下恰等同于被直接加持的增长势能。

这也是京东物流的基因所在,即其不仅有足够强的重物流属性,也更有电商侧的强市场理解,能为企业提供适合自身的一体化供应链方案。

而在这些破圈的数据之外,京东物流在海外的布局也更在成为一大亮点,财报显示,其如今运营海外仓、保税仓、直邮仓超过 100 个,覆盖全球国家和地区 19 个,此外,京东物流也更在全力发力建设海外供应链,预计至 2025 年底海外仓面积将翻番,构筑海外仓配 "2-3 日达 " 时效圈。

从路线来看,京东物流是将国内的模式在海外进行投射,即优先构建不同类型的仓储,基于不同的仓之间的配合进而实现 " 跨境备货 + 本地化履约 " 的一体化链路,为企业提供足够高时效的体验。

从某种层面来看,这些全部数据都很具备 " 京东属性 "。不论是京东物流在自由物流市场的持续被选择,还是一体化供应链的不断加持,以及海外等市场的不断发力,这也恰都显现着京东物流的特殊典型性——长期主义,厚积薄发。

再交卷的数智化供应链:

技术向下,产业向深

在商业咨询市场,很多企业在发展中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坚持长期主义,或者说如何保证在长期主义保持不断精进和不断向前。

京东物流的答案是技术,如果更近一步,则是 " 产业 + 技术 "。

从更具体的角度来看,对这个问题的演绎也更可以延展到最核心的业务视角,即京东物流的增长是从哪里来?这种增长的最底层构成和最底层支撑引擎到底是什么?

早年谷歌多项业务持续增长,有记者也曾问过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 · 佩奇相似的问题,他的回答是 " 企业真正的‘加速度’,藏在实验室里,而不是财报中。"

这也是京东物流的回答之一。

早在 2023 年的云峰会上,京东物流就推出了物流大模型应用—— " 京东物流超脑 ",而在 2024 年,京东物流又再次全面升级基于大模型的数智化供应链技术全景 " 京东物流超脑 ",将 AI、大数据、运筹学、数字孪生等数智化技术与物流各环节深度融合,专注于供应链全链路的降本增效。

可以说,这个两年前的 AI 布局如今正在成为京东物流越发核心的底层引擎。

比如在仓储环节,京东物流可以基于 AI 销售预测动态优化储位布局,实现拣货和补货效率大幅提升;在运输环节,基于自研的分布式仿真技术,京东物流具备亿级订单全网线路分钟级孪生模拟及百万级数据分钟级的处理能力,可以结合货量预测、动态路由、智能调度等 AI 算法,实现动态调整运输资源、优化运输线路,大大降低运输费率等等。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大模型已被应用于异常管控、流程自动化、智能交互等数十个场景中,累计调用超 6 亿次,赋能数十万一线员工。

不仅在 AI 侧。在行业一直公认的前沿物流机器人侧,京东物流也更在持续发力。比如 2024 年,京东物流推出了智狼货到人解决方案,并已经应用在京东物流北京大兴临空智能物流园区的童装仓,存储坪效相比普通仓库提升 4 倍以上;全仓使用近百台智狼飞梯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实现自动化入库、上架、拣选、出库等,上架效率提升 5 倍,拣货效率提升 3 倍以上,可以大大降低仓内运营成本。

如果说 " 技术 " 给京东物流带来的是基于全物流链条的智能深化和产品的良性降本,那么 " 产业 " 则带来的是越发纵深的行业积累。

这些也恰都在过去的一年被印证。比如在产业带方向,京东物流和众多产业带合作,打造了多条高价值生鲜产品解决方案,一个数据是,如今京东物流已经覆盖了超过 2000 个产业带;再比如在家电大件方向,2024 年,京东物流在依托行业首创的 " 送装拆收 " 一体化和送货上门等服务之外,还为家电产品提供回收质检、正逆向一体化服务等等。

同样的产业细分布局也还更在快消品等等不同的领域。在过去一年的京东物流服务版图里,越来越多 " 行业化 "" 垂直化 "" 场景化 " 的服务方案恰都在逐步落地。

也可以理解为,技术的创新实践和产业细分场景的持续加码构成的也更是京东物流最前端的企业竞争力:越发智能优质、越发实用适配、越发性价比的物流服务。

实际上,这也是前面几个问题的答案,即在能看得见的财报背后,水面之下对应的是不断积累的技术深度和产业厚度,而这也恰是京东物流的最核心动力引擎。

从京东物流,

理解真正的「长期主义叙事」

长期主义,一直是中国企业,乃至世界众多企业所信奉的一个词。而与之形成后缀的是 " 馈赠 ",即坚持长期主义的人 / 企业,一定会得到馈赠。

而如果这种馈赠,再加上最敏感的技术锐度,会是如何?这也恰是京东物流的故事,也是这次亮眼财报带来的真正思考。

即在这次财报背后,一个最真实的感受是真正长期的技术投入、产业投入是可以跑通甚至跑赢市场大盘,但在这之中需要长期的坚持,需要甚至很长时间的沉默成本,以及面对技术、面对产业的足够专注和垂直。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24 年底,京东物流已获得授权的专利和软件许可超过 5000 项,其中涉及自动化技术和无人技术的专利数量超过 3000 项。在自动驾驶、数据治理、地图服务、绿色低碳等方面,京东物流的创新技术也更是得到国家高度认可,全年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以及技术示范案例超 30 次。

此外,京东物流如今已在全国运营自营仓库及云仓超 3600 个,总管理面积超 3200 万平方米,仓储网络几乎覆盖全国所有县区。根据京东物流内部人士透露,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京东物流还进一步探索行业化、定制化仓储供应链。

可以说,不论是物流 AI 大模型,还是 " 智狼 " 系统,抑或是逐步深入各个产业带、细分垂直场景的一体化供应链方案,以及正在快马加鞭布局的全球 " 一盘货 " 体系,在京东物流身上,能看到的是一个基于长期主义底盘之上长出来的战略惯性和战略专注。

这种基于技术进行提质降本增效的理念,和不断深入物流产业的纵深战略,构成的不仅仅是这次京东物流给出的财报数据,还更体现在一位位破圈出圈的京东小哥,一个个深入线下场景、之前很难被覆盖的产业带和特殊商品地,以及一条条横跨国内乃至全球各个地区的仓储配送体系。

在越来越多人对纯粹技术追求的大背景下,这种对产业的默默坚持和长期主义耕耘恰更显得难能可贵,而这些 " 难而正确 " 的事情也恰构成着技术和产业的最强链接,也更构成着企业持续向上且不可替代的最强想象力。

2024 全年,京东物流经调整后的净利润达到 79 亿元,同比增长 186.8%。这家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一直在路上。

最新视频号内容推荐

产业 AI 大模型

产业数字化

产业 SaaS

产业供应链

产业硬科技

©  往期回顾

产业家网全新上线

© THE END

/

欢迎爆料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供应链 京东物流 中国企业 成绩单 摩尔定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