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03-07
《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汇是什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这些新技术名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作者/   IT 时报记者   潘少颖

编辑/    郝俊慧   孙妍

65 次 " 稳 "、44 次 " 改革 "、40 次 " 创新 "、32 次 " 消费 "、29 次 " 积极 "、20 次 " 民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这些词语高频出现。

今年是 " 十四五 " 收官之年,中国政府正以稳健之姿锚定前行方向,借改革利刃破除发展藩篱,凭创新驱动注入无限活力,借消费引擎拉动经济增长,以积极作为抢抓时代机遇,将民生福祉置于发展核心。

在创新的征程上,我国步伐坚定且成绩斐然。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嫦娥六号 " 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梦想 " 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报告》中提到的这些成果,是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有力见证,意味着科技创新正全方位渗透各产业领域," 含科量高 " 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报告》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4 年,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这两大领域风口渐起。

今年《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将 " 安全 " 置于首位,极具深意。新兴产业发展之路布满荆棘,潜藏着诸多风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经济损失惨重,甚至可能严重威胁生命安全与生态环境。只有将安全作为发展基石,才能确保新兴产业行稳致远,持续繁荣。

从春晚 " 扭秧歌 " 到走平衡木、跳梅花桩,人形机器人今年频频出圈。"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等未来产业 ",具身智能和 6G 首次出现在《报告》中。

以具身智能为例,其发展势头正迅猛向上,逐渐从虚拟世界迈向现实物理空间,在工业生产、医疗康复等诸多领域初露锋芒。随着技术突破和产业生态的完善,具身智能将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加速走进更多应用场景,包括寻常百姓家。

今年春节,和机器人一起 " 出圈 " 的,还有 DeepSeek,展现了大模型在当下的火热发展态势,与《报告》中提到的 "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 行动’ "" 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 高度契合。一大批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深刻重塑了诸多领域发展轨迹,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然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中之重。

2024 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 1300 万辆,整个行业走向市场化发展的良性阶段。《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升级进一步推动,必将深度融入全球智能化发展浪潮。当人工智能深度嵌入手机、电脑、汽车以及机器人等领域,消费体验将被彻底颠覆,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强大动力,更蕴藏着不可估量的产业增长潜力。

无论是高频词汇,还是具身智能、6G、AI 手机、AI 电脑等首次出现在《报告》中的新名词,他们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共同描绘出中国发展的崭新蓝图。

在国家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肥沃土壤中,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必将迎来蓬勃的生根发芽期,让科技与数字的力量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生活持续赋能。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豆包 AI  

来源/《IT 时报》公众号 vittimes

E N 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6g 人工智能 政府工作报告 科技创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