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 03-08
天水麻辣烫爆火!全国政协委员、甘肃文旅董事长石培文:变“流量”为“留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赵鹏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石培文 / 受访者供图

甘肃全省 2024 年接待游客 4.51 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345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5.9% 和 25.7%。" 甘肃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文化旅游资源悠久、厚重、多元,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石培文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

他认为,甘肃厚重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红色遗迹、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风味独具的美食资源以及地方政府对文旅产业的大力扶持都是甘肃发展文旅产业的优势。甘肃文旅集团成立于 2019 年 6 月,是甘肃省委、省政府为推进甘肃文旅产业国有资本专业化重组,优质资源市场化整合而组建的一家产业发展集团。

石培文今年的提案主要关注支持西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大模型和 AI 生成技术的逐步成熟,文旅数字化转型正当时。以甘肃省文化旅游业为例,近年,智慧文旅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甘肃文旅集团联合中国电信共同推进省文旅厅 " 一部手机游甘肃 " 市场化运营转型,深度传播甘肃文化,提升景区游览场景体验。

甘肃文旅市场涌现诸多现象级网红案例,天水麻辣烫、敦煌 " 万人星空演唱会 "、嘉峪关 " 关城夜游 "、定西宽粉等火爆出圈,兰州 " 夜游黄河 " 也入选全国客运精品航线。

谈及打响 " 甘肃美食 " 的金字招牌,石培文认为,甘肃文旅将聚焦 " 甘肃美食 ",加大自媒体矩阵宣传力度;同时让 " 兰州饭店 " 等一批金城老字号焕发新活力,打造 " 甘肃美食 " 线上线下 IP。此外,发掘宣传一批网红小店,开发一系列城市打卡线路,让城市烟火有看头、有嚼头、有说头。

甘肃的文旅资源得天独厚

时代周报:2024 年甘肃文旅市场的表现,有哪些亮点?

石培文:2024 年,甘肃文旅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较往年提前 2 个月进入旺季。

全省上下借助甘肃社火、暖心瓜州、天水麻辣烫、兰山打卡、各类大合唱、安万秦腔演出等热点事件,以及先后开展的 " 碳水之都最兰州 "" 诗意甘肃 · 丝路长风三千里 " 等系列活动,不间断借势造势、整合宣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变 " 流量 " 为 " 留量 ",助推全省旅游热度不断攀升。

时代周报:甘肃文旅产业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石培文:甘肃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遗产、" 老祖宗 " 留下了独一无二的人文遗产、" 老百姓 " 创造了独具风情的民俗文化、" 老前辈 " 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色文化,这可以说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富集,文旅资源丰度排在全国第五位,堪称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发展文旅产业得天独厚。2018 年被《孤独星球》评为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之一,在榜单中雄踞亚洲第一。

优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四方面:一是甘肃的历史文化厚重独特,甘肃拥有众多古老的文化遗迹以及红色遗迹;二是甘肃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从广袤的沙漠到雄伟的山脉,从壮丽的黄河到奇特的雅丹地貌 , 应有尽有;三是甘肃的美食资源风味独具,深受游客喜爱,去年走红全国的天水麻辣烫正是甘肃众多美食之一;四是地方政府对文旅产业的大力扶持,提高了甘肃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个方面打造竞争优势

时代周报:2024 年甘肃文旅成果显著,很多景点和美食在网络爆红。如何能让甘肃文旅百花齐放,一直红下去?

石培文:当前,文旅消费正由传统旅游产品、旅游场所为主体向全域型、全时空 " 诗与烟火 " 文旅消费模式转型。甘肃文旅集团将不断深化 " 文旅 + 百业 "" 百业 + 文旅 " 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行业深度融合,培育数字沉浸、研学体验、体育健身等消费新业态,构建甘肃特色 " 丝路文化遗产游 "" 黄河生态游 " 等农、文、体、商、旅融合产品体系,在细分领域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扩大旅游消费。

我们还将大力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不断完善甘肃数字文旅和智慧服务体系,用数字技术讲述甘肃故事,融合打造一批场景式、沉浸式体验文旅项目,不断拓展延伸文旅产业链和生态圈。同时,打造系列文旅消费品,构建甘肃美食、美宿、美礼、美节、美景文旅经济体系,以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品牌的首次亮相,制造独特的消费新话题、新体验,引发新的消费关注,形成新的消费增量。

时代周报:甘肃文旅如何能在各地激烈的文旅市场中脱颖而出?

石培文:我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文化挖掘与创新。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进一步加强对甘肃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推出更多以敦煌文化、丝路文化、伏羲文化等为主题的文化产品和旅游项目,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甘肃文化。

二是产品与业态升级。结合甘肃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设计推出一批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精品旅游线路,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河西走廊风光之旅、甘南草原民俗之旅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三是品牌建设与营销。进一步打造和强化 " 如意甘肃 " 文旅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辨识度和影响力。利用新媒体平台、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多种渠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广活动,制作高质量的宣传视频、图片、文章等内容,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

四是服务与设施提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持续加大对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旅游交通条件,提高景区的可达性;加强旅游住宿和餐饮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智慧文旅初显成效

时代周报: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发展日益迅速的当下,甘肃文旅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果?

石培文:近年来,甘肃省文化旅游业智慧文旅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重点在智慧文旅管理平台化转型升级、智慧文旅服务便利化显著提升、智慧文旅数字营销推广获得实效、智慧文旅消费新场景推陈出新、智慧文旅数字化体验产品丰富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甘肃文旅集团联合中国电信共同推进省文旅厅 " 一部手机游甘肃 " 市场化运营转型,在全省 36 个区县完成服务功能上线,并推出一系列基于数据大模型和 AI 生成技术为基底的 " 翼讲解 "" 文创照片一键生成 ""AR 互动打卡 "" 智能海报实时设计 " 等创新产品,深度传播甘肃文化,提升景区游览场景体验。

时代周报:甘肃美食是西北菜的重要代表,甘肃文旅下一步将如何打响 " 甘肃美食 " 的金字招牌?

石培文:我们将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优势,加快 " 文旅 + 百业 "、" 百业 + 文旅 " 产业融合发展。

要推动要素融合,聚焦 " 甘肃美食 ",加大自媒体矩阵宣传力度,同时让 " 兰州饭店 " 等一批金城老字号焕发新活力,打造 " 甘肃美食 " 线上线下 IP。此外,发掘宣传一批网红小店,开发一系列城市打卡线路,让城市烟火有看头、有嚼头、有说头。

时代周报:甘肃文旅集团参与了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石培文:甘肃文旅集团积极参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推动非遗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一是举办非遗体验与教育推广活动;二是加强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三是文创产品开发与品牌建设;四是政策协同与产业链支持。通过上述举措,甘肃文旅集团不仅推动了非遗的活态传承,还实现了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的有效转化,为非遗保护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时代周报:前往甘肃的游客不只限于国内,甘肃文旅如何吸引国际游客呢?

石培文: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拥有敦煌莫高窟等世界级旅游资源,入境游起步早,是欧美、日韩等境外游客的传统旅游目的地。

要有重点地吸引东南亚、日本、韩国游客,巩固传统旅游市场;有效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客源地市场,撬动丝路沿线国家客源地市场。衔接落实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落地签证、过境免签等政策,适时举办世界旅行商大会,把敦煌、兰州、嘉峪关、张掖、天水等打造成全球文旅消费集聚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甘肃 麻辣烫 全国政协委员 兰州 数字化转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