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 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二场 " 部长通道 " 集中采访活动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接受了媒体采访。大气滤膜从黑到白、人均粮食产量超世界平均 …… 部长们直面热点,回应了社会关切。
灰黑→灰白
生态环境部部长掏出滤膜展示大气改善
部长通道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拿出了两块从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仪上取下的滤膜。灰黑色的是 2015 年的,吸收了太多的 PM2.5;另一块是去年的,灰白色。十年间,北京的 PM2.5 浓度从 80.6 微克每立方米降到了 30.5 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幅度达到 62%,滤膜也从黑变到了白。
黄润秋说,今天北京外面还有点轻度污染,这提醒我们污染防治攻坚战不能歇脚,还要深入持续打下去。
黄润秋还介绍,这十年,全国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性的变化。2024 年,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新改善,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跨过 90% 的门槛,达到 90.4%,同比上升 1 个百分点。
应对极端暴雨洪涝灾害
水利部推进三个体系建设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表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我国极端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水利部锚定推进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目标,积极推进三个体系建设: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和防御工作体系。
李国英介绍,近 1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 1 倍的情况下,全国用水总量实现了零增长。
2024 年汛期,全国有 1321 条河流发生洪水,水利部门提前发布洪水预警 4303 次,发出各类调度指令 3.01 万道,全国有 6929 座大中型水库投入防洪调度运用,拦蓄洪水 1471 亿立方米,减淹城镇 2330 个次,减淹耕地 1687 万亩,避免人员转移 1115 万人次,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
我国粮食产量人均 500 公斤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表示,去年,我们克服了比较严重的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首次迈上了 1.4 万亿斤的新台阶,增产了 221.8 亿斤。摊到全国 14 亿人头上,人均就是 500 公斤,占有量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
近 3 年,我国粮食平均产量达到 1.39 万亿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 1.4 万亿斤左右的预期目标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韩俊介绍,高端装备、高端农机、生物育种、无人机、AI,在农业上用得越来越广泛,大大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我国农业无人机保有量超 20 万架,无人机的作业面积超 4 亿亩。无人机可以打药、施肥、播种、运输、监测灾情等。精量播种机可以精准控制播种的数量、株距、行距、深度。过去一亩地用几斤种子,现在可以用粒来算。
来源:新闻联播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