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值得买 03-08
特斯拉崩盘71.9%!马斯克的“诺基亚时刻”到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信小时

特斯拉的股价与销量数据再次成为全球焦点。根据最新披露的销售数据,特斯拉在 2025 年 2 月遭遇了全球范围内的销量雪崩:中国销量同比暴跌 49%,欧洲多国市场跌幅超过 50%,澳大利亚市场甚至出现 71.9% 的断崖式下滑。

这不仅是数字的溃败,更是一场 " 硅谷神话 " 的黄昏——马斯克的极客光环褪色,比亚迪的 " 全价位铰链 " 势如破竹,华为的激光雷达划破特斯拉的算法护城河。

曾以颠覆者自居的特斯拉,正被颠覆的浪潮吞噬。

这场危机背后,是技术傲慢?权利反噬?还是市场围剿?冰山裂响,霸权崩塌,抑或绝地重生?答案藏在风暴的中心。

一、市场竞争加剧:全球 " 价格战 " 与本土品牌崛起!

中国市场:比亚迪的 " 降维打击 " 与智能汽车生态的崛起。

特斯拉 2 月销量仅 30,688 辆,同比下降 49.2%,创下两年半以来最低纪录。这一颓势直接源于中国本土品牌的全面反攻:

比亚迪的立体化攻势:比亚迪 2 月销量达 32.28 万辆,同比增长 161.4%,其产品覆盖从 6.98 万元的海鸥到百万元级的仰望 U8,形成 " 价格 - 性能 - 品牌 " 的全方位压制。例如,比亚迪通过 " 荣耀版 " 车型将价格下探至 10 万元以下,直接分流了特斯拉 Model 3 的潜在用户。

智能化生态的碾压:华为、小米、小鹏等品牌以 " 激光雷达 + 高精地图 " 技术路线媲美或超越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例如,小鹏 XNGP 已能识别中国特色的 " 鬼探头 " 和 " 加塞 " 场景,而特斯拉 FSD(完全自动驾驶)因水土不服频频失误,甚至因误闯红灯登上热搜。

消费者心理转向:中国消费者逐渐形成 " 开国产电车 = 支持本土创新 " 的认同感。蔚来通过 " 用户信托 " 构建情感共同体,问界以鸿蒙智能座舱强化生态黏性,特斯拉的 " 美国科技光环 " 正在褪色。

欧洲市场:政策红利消退与本土供应链崛起。

特斯拉在欧洲的溃败更为惨烈:德国销量同比暴跌 76%,法国下降 45%,挪威和丹麦分别下降 48%。这背后是双重挤压:

政策环境变化:法国、瑞典等国取消电动车购置补贴,而特斯拉的高端定位使其难以适应价格敏感型市场。

欧洲本土化竞争:Stellantis 集团与宁德时代合作在西班牙建电池工厂,大众 ID.7 以本土化设计抢占中端市场,特斯拉的进口成本劣势被放大。

全球价格战:低端市场的失守。

特斯拉的 " 高价策略 " 在许多国家市场遭遇重挫。例如,五菱缤果以 3 万元级纯电车横扫东南亚,而特斯拉迟迟未能推出低价车型。摩根士丹利指出,特斯拉现有车型需求已接近饱和,而计划中的 2.5 万美元廉价车型仍处于 "PPT 阶段 "。

二、品牌形象危机:马斯克的 " 权利化陷阱 "

权利立场的反噬。马斯克与 " 懂王 " 的深度绑定,以及公开支持德国选择党等欧洲极右翼势力,引发大规模抵制浪潮:法国图卢兹特斯拉经销店遭纵火(8 辆车被毁)、丹麦消费者协会称 " 越来越多用户明确拒绝特斯拉 "。挪威媒体直言 " 马斯克成了品牌最大的敌人 "。

在美国本土也爆发信任危机,消费者批评马斯克操刀联邦裁员,其 " 效率优先 " 的官僚改革被视为冷血,直接导致特斯拉在美销量连续 4 个月下滑。

企业家个人 IP 的双刃剑。马斯克的 " 科技狂人 " 形象曾是特斯拉的核心营销资产,但其近年言论(如支持加密货币投机、鼓吹火星殖民)逐渐偏离大众关切。高盛调查显示,自 2024 年夏季以来,消费者对马斯克的信任度下降 27%,直接拖累购车意愿。

三、产品战略失误:迭代迟缓与产能错配。

特斯拉 Model Y 自 2020 年上市后,直到 2025 年 1 月才推出改款,而中国竞争对手平均每 12 个月推出一次重大升级:

改款 Model Y 的失败预售:1 月发布的焕新版 Model Y 因定价过高(26.35 万元起)且交付延迟,未能提振 2 月销量,反而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

Model 3 的竞争力滑坡:作为入门车型,Model 3 在澳大利亚销量暴跌 81%,其简陋内饰和缺乏智驾升级难以对抗比亚迪海豹、蔚来 ET5 等新品。

特斯拉为改造 Model Y 生产线暂停部分工厂,直接导致 2 月全球交付量减少约 40%。供应链分析师指出,特斯拉过度依赖上海超级工厂(承担全球 50% 产能),而柏林工厂的右舵车型产能爬坡缓慢,加剧了欧洲市场的供应短缺。

四、技术路径争议:自动驾驶的 " 本土化困境 "

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在中国和欧洲遭遇技术瓶颈:

场景鸿沟:特斯拉算法基于北美路况训练,难以应对中国的 " 电动车洪流 "" 路边摊占道 " 等复杂场景。例如,测试中 FSD 因急刹导致咖啡泼洒,广州老城区频繁需要人工接管。

硬件短板:中国版 FSD 的摄像头分辨率比美国版低 20%,且未配备激光雷达,被华为 ADS 3.0 完全碾压。

能源技术的停滞:特斯拉 4680 电池量产进度滞后,而宁德时代推出 " 超充 10 分钟续航 800 公里 " 技术。特斯拉在补能体系上的优势正被本土超充网络和换电站瓦解。

五、各方压力的挤兑!

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征收的新关税推高特斯拉生产成本,美银预估其北美利润率将下降 4.2%。欧盟碳关税草案要求进口电动车额外支付 17% 关税,进一步削弱特斯拉的价格竞争力。

马斯克与 " 懂王 " 的密切关系引发欧洲警惕。德国经济部长公开批评 " 特斯拉已成为美国价值观输出的工具 ",法国则考虑对特斯拉征收 " 数字服务税 "。

特斯拉的 " 诺基亚时刻 "?

特斯拉的销量暴跌绝非短期波动,而是系统性危机的集中爆发。从市场层面看,其 " 高端电动化 " 战略已被比亚迪的 " 全价位覆盖 " 和华为、小鹏、小米的 " 智能生态 " 超越;从技术层面看,FSD 的本土化失败暴露了硅谷式创新的局限性;从品牌层面看,马斯克的个人权利化使特斯拉沦为意识形态斗争的牺牲品。

然而,特斯拉仍握有两大筹码:一是全球领先的制造工艺(上海工厂单车成本比大众低 38%),二是 Robotaxi 和 Optimus 人形机器人的长期想象空间。若能在 2025 年加速推出低价车型、剥离马斯克的个人品牌、重建本土化技术团队,特斯拉或能避免重蹈诺基亚的覆辙。

当创新沦为孤岛,用户成为意识形态筹码,商业便不再纯粹。

历史证明,没有企业能永远定义时代,唯有敬畏市场、融入本土、超越技术傲慢者方能穿越周期。此刻的特斯拉,是固守硅谷神殿,还是重塑为世界企业?

答案或许不在马斯克的星舰上,而在每一辆驶向街头巷尾的电动车中。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网站(www.smzdm.com)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特斯拉 比亚迪 马斯克 法国 激光雷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