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3-11
【镐京笔记】大唐不夜城的“账本”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近日,经济参考报一篇题为《市面有活力 账面显韧性 人面见信心》的报道,聚焦大唐不夜城。自成为 " 顶流 " 以来,关于这条步行街的积极评价,频现社交平台和媒体报端。

但 " 人红是非多 ",亦不乏争议声音。

今天不妨来聊一聊大唐不夜城的 " 账本 "。

有观点指出:大唐不夜城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作为西安文旅的 " 流量入口 ",重构了文旅经济的评价体系——不仅是文旅商项目,更是城市战略的载体,通过让渡短期利润,换取城市文旅经济的长期繁荣。

这是超越财务报表的 " 城市账本 "。

至于 " 小账本 " 方面,随着 " 文旅 +" 和 "+ 文旅 " 的持续爆发,以及 2025 年的一揽子项目计划,年综合营收数十亿的大唐不夜城(仅大悦城 2023 年营收 17 亿元),相信还要再上台阶。

那么,争议的本质或许在于,文旅产业的 " 账本 " 到底该怎么算——是只算 " 小账 ",还是兼顾 " 大账 "?

谁在操盘不夜城?

短短数年跻身全国 " 顶流 ",2024 年游客量高达 7573 万人次,但大唐不夜城背后具体是怎样的运作分工,还不是特别明晰。

老西安人都知道,2018 年改造之前,这条街区只有一些传统商业和人造景观,车辆自由通行,人气比较凋零,IP 也是非常匮乏的。

谁来改造?

镐京笔记获取的材料显示,这一任务交给了曲江文化产业集团。

当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

以文化为核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西安更好地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对街区整体运营模式的重构,统一持有、统一招商、统一运营、统一管理,一改此前街区商业产权分散、业态不均、品质不高的状况,以及人造景观同质化严重、IP 匮乏等难题,将街区推向全新生命周期。

曲江文商集团(下称曲江文商)与曲江文旅股份公司(下称曲江文旅),作为曲江文化产业集团旗下两大 " 主力军 ",负责具体操盘:

前者发挥商业重资产建设、运营优势,全面负责街区的整体提升改造和核心商业的招商运营;后者发挥景区运营管理的 " 轻骑兵 " 作用,通过演艺赋能、文化 IP 打造、高品质服务进行轻资产运营管理。

事实证明,这种 " 轻重协同 " 的运营模式,为街区持续繁荣提供了有效保障。

曲江文商通过资产规划、品牌联营、租金收入等市场化方式,以 " 有中拉长 " 的运作模式解决项目投资资金规模大、投资周期长的问题;曲江文旅重在 IP 赋能,通过街面小商亭的运营,反哺物业保洁、安保、演出等基本运维费用,实现收支平衡。

相互赋能之下,大唐不夜城的 " 文旅商 " 协同模式,为街区带来了更多的社会化投资,吸引中粮大悦城、银泰百货、威斯汀酒店等国内外知名品牌,长安十二时辰等本土文化 IP 纷纷落位。

到底赚多少钱?

大唐不夜城有两个 " 账本 "。

一是围绕大量文旅商业态的街区综合营收,这是 " 小账本 ";二是发挥 " 流量入口 " 功能带来的区域文旅产业升级与全域旅游经济增长,这是超越街区财务报表的 " 大账本 ",甚至可以说是 " 城市账本 "。

先说 " 小账本 "。

这个账难算吗?从常识出发,不难算。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南北长 2100 米、东西宽 500 米,分布着大雁塔北广场等四大广场、陕西大剧院等四大文化场馆、" 开元盛世 " 等五大文化雕塑,沿街商贸企业与个体商户 1000 余家,商业总面积约 100 万平方米。

其中,很多名字耳熟能详,比如大悦城、曲江银泰、壹洋堂、海港城,威斯汀、温德姆,以及长安十二时辰、西安音乐厅、陕西大剧院等。

文化与商贸机构在同一街区大规模搭配,很是创新,到底能带来怎样的综合营收能力?公开渠道来看,应该是没有披露过。但镐京笔记注意到,部分入驻街区的企业曾发布业绩数据,或可略作参考。

譬如,负责运营管理西安音乐厅的西安爱乐剧团,2023 年营收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跻身全国为数不多的亿元剧院行列;西安大悦城 2023 年全年客流突破 2000 万,实现销售额超 17 亿元。

仅此两家营收近 20 亿元,整合街区综合营收用 " 数十亿 " 来表述,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

当然,这只是小账。

大唐不夜城的价值,更体现在其对西安文旅产业的全局性拉动:

就业与创业——催生数百家汉服店、摄影工作室等小微经济主体,形成 " 文旅 + 创业 " 的良性循环。例如,2023 年西安汉服产业规模超 10 亿元,间接贡献税收数千万元;

城市品牌溢价——作为西安的 " 流量入口 ",其曝光度助力西安跻身中国热门旅游城市前三;

产业升级催化——带动曲江新区从传统观光向 " 文旅商融合 " 转型,这种 " 以点带面 " 的协同效应,远超单一景区的经济贡献,同时成为西安从 " 观光型城市 " 向 " 休闲型城市 " 转型的核心引擎。

算大账的智慧

事物的创新,往往伴随争议。

就像围绕大唐不夜城模式各种声音不断,其核心在于,文旅产业的 " 账本 " 到底该如何算?是只看 " 小账本 " 呢,还是兼顾城市发展的 " 大账 "?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答案会越来越明晰。

无论如何,透过大唐不夜城模式,一些产业深层逻辑已经揭示:

一是长期主义视角。免费开放虽牺牲短期利润,却通过区域消费、税收增长、城市品牌增值实现 " 隐形收益 ";

二是社会效益兼顾。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其普惠性增强了市民文化获得感,塑造了城市友好形象;

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推出新 IP、新业态,避免陷入 " 网红短命 " 陷阱,保持市场新鲜度。

镐京笔记获悉,进入 2025 年,大唐不夜城将迎来新一轮业态和产品创新。

丰富业态空间方面,改造升级新乐汇、大城志、潮空间等商业空间,吸引国际知名品牌、高端商业入驻街区,形成差异性、多元化的全天候经济集聚区,积极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非遗文化餐饮、特色文化酒店、时尚潮购消费、夜经济文娱业态聚集高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

升级产品体系方面,持续做强街区数字文旅消费,推出 " 大唐灵境 " 数字文旅商圈,开发 "IN 长安 ""NFT" 数字文旅产品,加快 " 御飞司 " 飞行剧院、长安十二时辰二期等体验式项目落地开业。

随着沉浸式体验、数字文旅等新业态的深化,大唐不夜城的 " 双账本 " 愈发值得关注。

同时,也将进一步印证本文开篇对该街区的价值判断,它重构了文旅经济的评价体系——不仅是文旅商项目,更是城市战略的载体。通过文化赋能、流量聚合与产业协同,西安以一座 " 不赚钱 " 的街区,撬动了全域旅游的 " 泼天富贵 "。

这种模式启示我们:在文旅融合的时代," 算大账 " 的智慧,远比 " 算小账 " 的功利更具生命力。

来源 / 镐京笔记

相关标签

大唐不夜城 文化产业 社交平台 重资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