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03-11
2024年首现盈利:禾赛财报里的三个关键公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当全行业仍在技术迭代与商业落地的夹缝中挣扎时,禾赛科技用一串突破性数字划亮了激光雷达赛道的盈利曙光:第四季度营收 7.2 亿元、同比增长 28.3% 的陡峭曲线,全年 20.8 亿元营收登顶行业第一的里程碑,以及 2025 年剑指 35 亿元的前瞻指引,共同勾勒出一家硬科技企业从生存突围到价值重构的进化轨迹。

这三组数字背后,暗藏着一套颠覆传统认知的商业逻辑—下沉应用的乘数效应、研发与盈利的动态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预期的价值共振。当多数玩家仍深陷技术参数的红海竞争泥潭时,禾赛已悄然将激光雷达的竞争战场,从实验室的漫长技术赛跑,拓展至商业应用的广阔蓝海之中。

成本公式:极致性价比下的降维打击

当马斯克以 " 成本过高 " 否定激光雷达时,禾赛用第四代芯片架构改写了游戏规则。

在 " 芯片化 " 的技术手术下,禾赛同时劈出两条路径:AT512 以同等成本实现 8 倍点频跃升,将线束推至 512 线;而 ATX 则在性能超越前代 AT128 的基础上,将成本砍至车企难以拒绝的区间。

这种 " 性能升、成本降 " 的双向突破,本质是通过收发模组的芯片集成,将激光雷达的进化逻辑从 " 堆参数 " 切换为 " 摩尔定律 " ——就像半导体行业用光刻技术驯服成本曲线,禾赛的芯片化架构让每代产品都能在性能或成本维度实现跨代碾压。

这一技术革命正在重塑市场格局。ATX 以 " 极致性价比 " 撕开 10 万元级车型的渗透口,成为比亚迪、奇瑞等 11 家车企智驾方案的 " 标配 " 选择。

目前,ATX 已获得比亚迪、奇瑞、长城、长安、岚图等 11 家国内头部车企的多款车型定点合作,于 2025 年启动大规模量产,并被众多主机厂客户规划为 2025 年量产车型的标配。当中国市值前十车企中 9 家选择禾赛时,证明其芯片化路线已跨越技术验证阶段,进入规模化反哺研发的飞轮循环。

为满足市场对激光雷达日益增长的需求,禾赛全新产线将于 2025 年第三季度正式投产。预计 2025 年底,年化产能将高达 200 万台,为大规模交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如此可见激光雷达产业将从 " 定制化手工作坊 " 转向 " 晶圆级量产 " ——这不仅是成本的降维打击,更是中国企业在智能汽车供应链中争夺定义权的关键一跃。

现金流公式:32 亿现金储备与 13 亿净现金流

当激光雷达行业深陷 " 烧钱换增长 " 的魔咒时,禾赛科技 32 亿元的现金储备与 13 亿净现金流,犹如黑暗中的双重灯塔。

2024 年 4.9% 的行业渗透率背后,暗藏着一个残酷现实:多数企业仍在用亏损换市场,而禾赛已构建起 " 造血 - 蓄能 - 扩张 " 的财务飞轮。

这组现金流数据的深层价值,在欧洲顶级车企的 2030 年长周期订单中得以显影——独家定点合作不仅带来稳定的预付款现金流,更通过 " 研发投入 - 产品迭代 - 市场扩张 " 的正向循环,将 13 亿净现金流转化为全球化布局的燃料。

当行业对手为融资奔波时,禾赛的现金储备正支撑着自有百万产能的工厂建设、第四代芯片研发等战略投入,这种 " 技术领先与财务健康 " 的双重壁垒,让其在渗透率向 15% 攀升的产业爆发期握有更多筹码。

更关键的是,32 亿现金构筑的 " 战略冗余 ",使得禾赛能在价格战白热化阶段保持定力:既敢用 ATX 产品穿透 10 万元级市场,又不至于陷入 " 以价换量 " 的现金流陷阱。

这种财务把控力,在激光雷达从 " 技术选项 " 变为 " 安全刚需 " 的产业拐点上,正转化为定义行业规则的话语权。

场景公式:机器人打开千亿市场空间

业内共识显示,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已达车载市场的数倍量级,千亿级市场空间正加速开启。

作为 " 机器人之眼 " 的核心方案,激光雷达与 RGB 相机融合的超级传感器正重塑行业格局,而禾赛科技凭借 " 硬件标准化 + 软件生态开放 " 策略,通过规模效应突破成本壁垒,在服务长尾场景需求的同时构筑起竞争护城河。

市场爆发力已在 2024 年展现:禾赛单月激光雷达出货量突破 10 万台创全球纪录,其中机器人领域单月交付超 2 万台。2025 年整体出货预计飙升至 120-150 万台,机器人板块将突破 20 万台。

这背后是技术迭代的强力支撑—— CES 2025 发布的 JT 系列迷你型超半球 3D 激光雷达,以全球最广视野和小型化设计覆盖人形机器人、智能割草机、农业无人车等多元场景,已斩获 MOVA 六位数订单及 Agtonomy 农业设备订单,印证 " 硬件标准化 " 的跨场景适应能力。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XT 系列正为宇树科技机器人、宝马自动工厂驾驶系统提供 3D 感知支持,QT/Pandar 系列则持续赋能 L4 自动驾驶,季度交付 7000 台设备支持数千辆 Robotaxi 运营。禾赛更助力某全球领先 Robotaxi 企业在 2024 年实现近百万英里自动驾驶里程,展现技术方案在移动出行与工业场景的双向穿透力。

从消费级机器人到工业自动化,从田间地头到智慧工厂,禾赛通过 JT、XT、QT 多产品矩阵构建起完整的机器人感知生态。当单月 10 万台的交付规模遇上 20% 的机器人市场渗透率,叠加 JT 系列带来的性价比革命,这家领军企业正以 " 技术 + 规模 " 双轮驱动,重新定义机器人感知边界,在千亿市场爆发浪潮中占据制高点。

结语

从财报中可见,禾赛科技通过三大战略公式的深度耦合,已然完成从技术破局者到产业规则制定者的蜕变。

这使得禾赛的估值坐标系亟待重构:既不应简单对标年销百万台的车载零部件厂商,更需纳入机器人千亿市场的期权价值。随着 JT 系列在农业、港口等场景的订单放量,其 " 感知 - 决策 " 一体化解决方案正悄然改写中国智造出海的新叙事。禾赛的进化公式正在重写整个智能硬件的估值范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激光雷达 公式 芯片 禾赛科技 比亚迪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