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武凯 赵昱
3 月 11 日,2025 年全国两会正式落下帷幕。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代表、委员踊跃建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其中,来自广东省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来了他们对相关领域、前沿产业的最新见解。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围绕人形机器人、低速无人驾驶、智能驾驶保险、低空经济领域提交了四份建议。
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的何小鹏于 1995 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自此与广东省结缘。此后二十余年,其在广东省内多次创业,其中就包括成立于 2004 年的 UC 优视。
2010 年前后,国内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启动试点,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大幕拉开。2014 年,何小鹏联合 YY 创始人李学凌、猎豹移动 CEO 傅盛等互联网企业的高管共同投资创立了小鹏汽车。这家具有创新特质的造车新势力甫一诞生便颇具前瞻性地打出技术先手牌,并且凭借智能化优势迅速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
2024 年恰逢小鹏汽车成立十周年。面对下一个十年,小鹏汽车明确了 " 成为全球化 AI 汽车公司 " 的发展方向,并宣布重点布局 AI 汽车、AI 计算芯片、AI OS 系统,AI 机器人和飞行汽车领域。
何小鹏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今天,我们正在经历全新的科技变革—— AI 时代。结合小鹏汽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十年创业经历,展望未来,我相信下一个十年一定是汽车跟 AI 的结合。这会带来两个变化,一是 AI 的到来会推动全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的飞速发展,二是(其)会推动汽车产业和机器人的深度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图源:企业供图)
AI 赋能下,智能驾驶迎来拐点
时代周报:在你看来,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哪些亮眼表现?其中哪些令你印象最为深刻?
何小鹏:在我看来,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市场规模扩大与增长优势突出。过去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年内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 1300 万辆。
二是创新技术取得突破发展。过去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端到端大模型广泛应用、智能驾驶加速落地。年内,小鹏汽车发布了全栈自研的图灵 AI 芯片,并持续投入 AI 领域,极大地提升了智能驾驶能力。小鹏汽车还是国内首个将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的车企,2024 年智驾功能用户使用率超过 97.3%。
三是国际化提速,实现了从 " 走出去 " 到 " 走上去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实现了从传统燃油车时代 " 市场换技术 " 到新能源与智能化时代 " 技术立标准 " 的转变,通过技术输出和本地化生产,逐步打破产品 " 低价内卷 " 的刻板印象。例如,2024 年,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推进电子电气架构合作,实现了中国技术反向输出;小鹏 G9 在欧洲市场以 " 科技豪华 " 定位对标 BBA 燃油车型,展现出品牌的高端化布局成果。
时代周报:有行业观点认为,2025 年 "L3 级自动驾驶 " 和 " 实现规模化销售 " 是小鹏汽车的两个关键赛点。你认为 2025 年行业在 L3 级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方面会呈现怎样的趋势?基于当前行业动态,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何小鹏:我认为,2025 年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将迎来拐点,L3 将是 AI 智驾的 "iPhone4 时刻 ",届时中国的高阶辅助驾驶渗透率将突破 10%。今年下半年,小鹏汽车有望推出类 L3 级全场景自动驾驶技术,推动智能驾驶从 " 可用 " 进化为 " 好用 "。此外,当前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规模已达数万亿量级,于全球范围而言,更是形成了十万亿美元量级的庞大市场。展望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极有可能突破十万亿美元大关,若再融入 AI 技术元素,无疑将构建起一个体量巨大、潜力无限的市场空间。
我作出上述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技术成熟度。小鹏汽车在低速无人化场景领域已提前展开布局,诸如园区漫游、漫游泊车等应用,都是 L3 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前期探索。伴随人工智能算法、传感器技术以及计算平台等核心技术的持续深入研发与进一步突破,L3 级自动驾驶技术实现量产落地的客观条件将逐步趋于成熟。
其次是政策支持。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加速制定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已经在部分城市开放了 L3 级自动驾驶的测试与试点,预计 2025 年后政策环境将更加友好。
最后是用户需求。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尤其是对高阶自动驾驶功能的期待日益增强,L3 级别的自动驾驶将显著提升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符合当下用户在智能出行方面的核心需求。
低空经济万亿蓝海待挖掘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2025 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 1.5 万亿元,到 2035 年有望达到 3.5 万亿元。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低空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
从产业发展态势来看,低空经济业务场景覆盖诸如航空旅游、应急救援、农林作业、低空物流配送等多元领域,各细分板块协同发力,推动市场规模稳步上扬。随着技术的持续革新,飞行器性能不断优化,运营成本逐步降低,低空经济有望进一步拓展增长空间。
当下,何小鹏通过小鹏汽车、小鹏汇天等公司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低空航空器以及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进行积极地探索与尝试。
时代周报:回顾你提交的《关于推动飞行汽车应用、助力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议案,你认为过去一年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进步?
何小鹏:最明显的进步在于,我国低空经济领域实现了国家战略定位提升、产品技术集中落地、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2024 年," 低空经济 "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代表,全年有至少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 " 低空经济 " 写入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
进入 2025 年,相关利好举措继续落地。2 月 28 日起,《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正式施行。近日发布的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指出,要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在小鹏汇天的发展规划中,我们重点聚焦两大方向。其一,着力推进汽车与飞机的整合。此方向的关键意义在于,凭借创新性技术路径,显著降低个人拥有飞机的门槛,解决用户拥有和使用飞机的难题。 其二,积极开发价格合理、对地面要求低且操作简单的垂直起降飞行器。现阶段,小鹏汇天在分体式飞行汽车研发与适航认证方面取得阶段性突破,已全面开展适航符合性验证工作。应用场景方面,小鹏汇天面向个人用户布局全国飞行汽车体验网络,截至 2024 年底已签约超过 200 家合作营地。
时代周报:在你看来,低空经济领域依旧面临哪些挑战?
何小鹏:我认为核心挑战有三。一是低空基础设施网络尚不完善,起降点等基础配套和应用场景、示范区建设需加速布局;二是社会认知与安全信任度仍需培育,需建立公众科普与风险防控双重机制;三是行业配套的驾驶员资质认证体系尚未完善。
因此,我在今年全国两会提出《关于加快构建 eVTOL 航空器驾驶员资质认证管理体系的建议》:第一,建立新型 eVTOL 航空器驾驶员分类分级认证体系,在现有的执照中增加 eVTOL 航空器的驾照类别等级;第二,制定传统航空器飞行员转成新型 eVTOL 航空器的培训要求,保障新航空器运营所需驾驶员供应;第三,完善新型 eVTOL 航空器模拟机、训练器的鉴定标准,为飞行员训练提供技术设备、设施保证。同时,鼓励采用 AI、飞行控制、仿真等技术提升模拟机的智能化和仿真度,缩短驾驶员的培训时间和成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