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境内商业银行发债热情骤然升温。截至 3 月 10 日,国内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金融债券超过 20 笔,年内累计发行募资额达到 2940 亿元,较去年同期高出约 140 亿元。据悉,2 月 13 日起,商业银行过去 4 周发债规模达到 2500 亿元,远超 1 月初至 2 月 13 日期间的 400 亿元。
一位城商行计划财务部人士向记者分析说,过去 4 周银行发债力度骤然升温,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节后银行开完年度工作会议,各项业务开始逐步开展,令银行资本金补充与优化负债结构的需求增加,促使他们近期发债节奏增加;二是 2 月仍处于银行低息发债的 " 窗口期 ",令部分银行抓住机会加大发债力度以降低发债利率成本。
记者注意到,在过去 4 周,银行发债类型相当多元化,既有发行二级资本债与永续债补充银行资本金,也有发行金融债优化负债结构,还有绿色金融债等。
2 月 13 日以来,银行发债利率逐步呈现回升趋势。以 " 绿债 " 为例,民生银行在 2 月 14 日发行的 3 年期 100 亿元规模 "25 民生银行绿债 01" 票面利率为 1.7%;到了 2 月 26 日,农业银行发行的 3 年期 500 亿元规模 "25 农业银行绿色债 01" 票面利率达到 1.85%。
"25 民生银行绿债 01" 相关信息
图片来源:同花顺 iFinD
一位券商自营投资部人士向记者分析说,债券利率之所以有所回升,一方面是资金面继续边际趋紧,另一方面 3 月起债券发行供给量开始增加,资金面对银行发债利率回升也产生较高预期。而上述城商行人士告诉记者:" 我们内部一直在加快发债步伐,希望将今年发债平均利率低于去年三季度(约 2.6% ) 。"
年初银行发债利率低于 2%,多家机构抓住低息发债 " 窗口期 "
2 月 13 日前,今年以来银行发债力度偏弱。数据显示,今年 1 月初至 2 月 13 日,银行发债数量仅有 4 单,分别是桂林银行发行一笔 30 亿元规模永续债、华侨银行发行 10 亿元金融债、农业银行发行两单总计 400 亿元的三农债。
一方面,节前银行都在召开年度工作会议,需根据工作会议安排年内的各项债券发行事宜,导致期间银行发债节奏相对变慢;另一方面,在去年四季度财政部明确将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方式支持国有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后,国有大型银行都在等待具体的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方案,再规划其他类型债券发行节奏与规模。
国盛证券分析师杨业伟认为,在债务置换后,地方债对银行资本的消耗低于贷款,即在计算风险资本时,贷款的权重是 100%,一般地方债是 10%,专项债是 20%,因此地方债对银行的资本消耗远低于贷款,导致年初银行的短期补充资本需求不高。
2 月 13 日起,银行发债力度骤然升温,尤其是越来越多银行开始发行永续债与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金。数据显示,过去 4 周,邮储银行与平安银行先后发行 300 亿元的 5 年期永续债,工行也发行 500 亿元的 10 年期二级资本债。
上述城商行人士向记者分析说,节后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以下简称 " 二永债 ")的力度 " 升温 "。一是在银行举行年度工作会议后,相关部门会根据今年各项业务发展规划重新计算资本金补充规模,带动部分银行需加快发行二永债节奏与增加资本金补充额度;二是部分银行通过提前发行二永债,可以平稳度过二永债到期所带来的资本金达标要求。
Wind 数据显示,2025 年银行二永债到期规模预计达到约 1.2 万亿元,比 2024 年全年高出 900 亿元。其中,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二永债到期规模分别约为 6150 亿元、3970 亿元、1708 亿元和 323 亿元。
在这位城商行人士看来,近期银行积极发债,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抓住低息发债 " 窗口期 "。他告诉记者:"2 月份,无论是二永债,还是‘绿债’等金融债,银行发债整体利率都低于 2%,但 3 月后,要在 2% 以内发债的难度非常大。"
2024 年 3 月至 2025 年 3 月国内金融债发行利率变化趋势
图片来源:同花顺 iFinD
2 月下旬,其已感受到债券利率一直在逐步回升。以永续债为例,2 月 19 日邮储银行发行的 300 亿规模 5 年期永续债票面利率为 1.99%;但到了 3 月 4 日,平安银行同样发行 300 亿规模 5 年期永续债,票面利率涨至 2.27%。
记者注意到,银行发债利率回升,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预期未来银行发债力度将持续增加,相应抬高了金融市场对银行发债利率的预期。
以二永债发行为例,近日多家银行收到新的发债额度。3 月 10 日,瑞丰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日银行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及境外市场发行金融债券,2025 年金融债券新增余额不超过 5 亿元,年末金融债券余额不超过 35 亿元。其中,二级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等资本类债券存续余额不得超过核心一级资本净额的 50%。
此外,长沙银行也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及境外市场发行金融债券,2025 年金融债券新增余额不超过 150 亿元,年末金融债券余额不超过 650 亿元。其中,二级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等资本类债券存续余额不得超过核心一级资本净额的 50%;
3 月 6 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 5000 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上述券商自营投资部人士向记者指出,银行发债供给量增加,已令金融市场对银行债券利率做了重新定价,3 月起,银行发债利率若低于 2.05%,挺难获得市场足额认购。国盛证券固收团队发布的研报指出,截至 3 月 2 日的过去一周期间,3 年期与 5 年期 AAA- 评级银行二级资本债分别上升 6.7 个基点与 7.9 个基点,至 2.06% 与 2.08%。
前述城商行人士告诉记者:" 对我们而言,发债节奏仍变得日益紧迫,去年三季度我们发债的平均利率约在 2.6%,考虑到我们的信用评级低于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加之债券市场利率持续触底回升,若我们无法在二季度加大发债力度,很难完成年内发债平均利率低于去年三季度的目标。"
年内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达到 800 亿元,市场认购热情持续升温
记者还注意到,过去 4 周期间,绿色债券发行成为银行发债力度升温的一大支撑。仅在 2 月 26 日当天,农业银行、渤海银行分别发行 600 亿元规模和 50 亿元规模的绿色金融债。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3 月 10 日,除了渤海银行与农业银行,今年以来民生银行、光大金租、徽银金租也分别发行 100 亿元、30 亿元和 20 亿元的 3 年期绿色金融债。据悉,今年以来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达到 800 亿元,不但远超去年同期的 95 亿元,还较 2022 年与 2023 年同期的 216 亿元与 584 亿元高出不少。
金融市场对银行绿色金融债的认购热情持续升温。记者查阅相关金融机构发债数据发现,"25 光大金租绿债 01" 与 "25 徽银金租绿色债 01" 的全场认购倍数分别达到 2.32 倍与 3.6 倍。农业银行表示,近期发行的绿色债券受到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保险、证券、基金等各类投资者踊跃认购。
"25 光大金租绿债 01" 相关信息
图片来源:同花顺 iFinD
前述券商自营投资部门人士告诉记者,众多金融机构积极认购银行绿色债券背后,一是随着国家加快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步伐,金融机构纷纷增加绿色金融领域的资金配置力度;二是当前 3 年期高评级银行绿色金融债的年化收益率基本在 1.85%~1.9% 之间,具有相对的收益优势。
他向记者指出:" 尽管不少中小银行一直在拓展绿色金融业务规模,但由于项目储备与投融资风险管理能力仍需提升,因此他们也将投资高评级银行绿色金融债作为做大绿色金融业务的重要补充工具。" 除了高评级银行绿色债,他们也在关注大型企业发行的绿色债投资机会。
记者获悉,随着越来越多资本涌入银行绿色债券认购市场,金融机构若要获得理想的认购额度,很大程度考验他们的定价能力以及与发行方、承销机构的沟通能力。
" 目前,我们一直与绿色债发行银行与承销机构保持紧密沟通。一方面了解绿色债券的资金用途与增信措施,另一方面也会根据相关绿债的资金认购热度调整我们的认购利率定价策略。" 这位券商自营投资部门人士透露。目前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参与绿色债券投资的资金日益增多,导致债券发行票面利率精准定价的难度增加不少。
2 月 27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未来 5 年,绿色金融业务在银行保险机构业务规模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在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优化银行信贷供给,完善绿色保险体系,丰富金融产品服务,拓宽绿色融资渠道。
上述券商自营投资部门人士强调说:" 未来,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流向银行绿色债券的增量资金规模,以及债券市场利率波动趋势,提升绿色债券的投研能力与票面利率定价准确性。"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