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中旬以来,全球资本市场呈现出 " 东升西落 " 的态势,美国股票指数出现明显回落,而中国权益资产则表现强势。Wind 资讯数据显示,截至 3 月 12 日,纳斯达克 100 指数年内已累计下跌 8.61%,而恒生科技指数年内则累计上涨 30.82%。
对此,中国银河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在 2024 年 GDP 增速保持在 5% 左右,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为 A 股估值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政策层面的持续支持,如降准降息、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也将为市场估值的合理性和进一步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展望两会后,市场具备继续突破年内高点的动能。
A 股整体估值并未高估
从基本面来看,美国方面,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反复强化了全球贸易链的脆弱性,叠加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深化,导致美股估值逻辑面临系统性修正。科技股作为美股核心支撑,盈利能力已经不足以继续托举其高估值泡沫,进一步加剧了抛售压力,而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延后及美债收益率波动则放大了市场避险情绪。" 再观中国股市,政策端通过稳市机制强化与宏观预期引导,有效对冲外部冲击,同时经济数据回暖,如楼市价格企稳、制造业 PMI 扩张及人民币汇率稳预期,吸引外资加速增配中国资产。此外国际机构纷纷上调 A 股评级,凸显东升西落叙事下全球资本再平衡的逻辑深化,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对中国资产长期价值的重估。"
杨超同时指出,即使经过了近期上涨,A 股整体估值并未高估——截至 3 月 12 日,全 A 指数的市盈率为 18.97 倍,位于 10 年以来 66.41% 的分位数水平;市净率为 1.62 倍,位于 10 年以来 41.8% 的分位数水平。
另外,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在 2024 年 GDP 增速保持在 5% 左右,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为 A 股估值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政策层面的持续支持,如降准降息、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也将为市场估值的合理性和进一步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展望两会后,市场具备继续突破年内高点的动能。一方面,政策预期依然强烈,继续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市场情绪持续提升和资金面积极参与市场,随着经济预期改善和政策利好的不断释放,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资金流入意愿增强。此外,A 股在科技、内需消费等领域的投资机会不断涌现,也为市场突破年内高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在配置方面,杨超表示,鉴于要平衡风险与收益,建议投资者沿三条主线布局:一是基于自主可控与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科技创新主题。全球科技革命兴起,我国需通过科技创新应对国际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相关企业估值有望提升。二是扩大内需导向下的 " 两重 " 和 " 两新 " 主题。2025 年政府将扩大内需放在首位,消费市场在政策刺激下有望回升,投资方面政府强调扩大有效投资,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三是安全边际较高的红利板块,重点关注央国企。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央国企盈利稳定、估值低、股息率高,随着改革推进,其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通过在科技领域聚焦 " 真成长 ",在消费领域挖掘 " 新需求 ",在红利板块坚守 " 确定性 ",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杨超同时提醒,外资回流现象可能会影响行业配置逻辑。" 如韩国资金集中流入中国科技股,如电动汽车、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的龙头企业,这有望提升中国科技板块的热度和估值水平。一是这种资金流入可能推动相关领域的估值修复,甚至引发跟风效应,促使更多投资者关注科技行业。二是随着外资对科技股的关注度上升,市场资金的流向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其他行业的相对吸引力下降,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行业配置,将更多资金向科技板块倾斜。三是这种资金流入也改变了市场对科技股的预期和信心,进而影响投资者的长期投资策略。"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