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智能驾驶系统的关键零部件,激光雷达一直被认为是投入大头,行业的头部供应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但最新数据显示,激光雷达行业可能很快迎来发展曙光。
日前,头部供应商之一禾赛科技发布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在 2024 年全年营收 20.8 亿元,同比增长 10.7%,创历史新高,非 GAAP 口径下净利润为 1370 万元,而上年同期为净亏损 2.413 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盈利,成为行业内首家实现全年盈利的上市企业。
图源:禾赛科技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禾赛科技顺势给出 2025 年的业绩指引:预计今年能达成 30 亿元 -35 亿元的全年营收目标,第一季度的收入为 5.2 亿元 -5.4 亿元,毛利率将维持在 40% 左右,出货指引上调至 120 万台 -150 万台,足足增长 139%~200%。
不难猜出,新能源车企在智驾领域的大力投入无疑是促进激光雷达行业销量增长的关键。回顾去年销量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车,比如小米 SU7、智界 R7、理想 L6、岚图梦想家等都应用激光雷达。
不过,禾赛科技盈利的原因,也不止于此。
财报显示,禾赛科技去年的总交付量为 50.19 万台,同比增长 126.0%,其中 ADAS 激光雷达的全年交付量高达 45.64 万台,在第四季度直接交付 193238 台 ADAS 激光雷达,同比增长 140.3%。
图源:禾赛科技财报
禾赛科技与 22 家国内外车企共计 120 款车型达成量产定点合作,官方表示," 在 2024 年中国市值最高的 10 家汽车制造商中,有 9 家已与禾赛达成了量产定点合作关系 "。
显然,汽车智能化对平价激光雷达的需求井喷正是禾赛科技销量上涨的主要原因。
电车通了解到,禾赛科技目前共有八大系列产品在售,当中最畅销的产品,应该是以 AT128、ATX 为主的 AT 系列。
AT 系列主攻远距主雷达,旗下的 AT128 具备 200 米的远距离探测能力,而且还具备 1200 × 128 的全局分辨率,目前在理想、小米汽车、零跑等汽车品牌旗下的车型应用;相比 AT128,去年 4 月份推出的超广角远距激光雷达 ATX,在整体体积缩小 60% 的同时,能做到整机功耗更低,探测距离、最佳角分辨率等核心性能都得到升级,并且成本下降两至三成。
图源:小米汽车官网
迄今为止,暂未有消息透露 ATX的成本价是多少,但与禾赛科技合作的比亚迪、长安等车企,在近期喊出 " 智驾普及 " 的口号,可见 ATX的价格仍被大部分车企所接受。
值得关注的是,禾赛科技首席执行官李一帆直言要在今年将主要激光雷达产品的价格降低一半,在后续推出的 15 万级或者价格更低的产品中,ATX 的装载度有望越来越高。
除此之外,依靠 JT、QT、XT、Pandar 系列,禾赛科技与中国前五的 Robotaxi 公司达成了独家远距激光雷达供应合作。去年第四季度,禾赛科技在 L4 级自动驾驶领域的激光雷达交付量约 7000 台,而且还尝试推动消费类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发展。
越来越多汽车厂商更需要一款品质不差且高性价比的产品,在电车通看来,AT系列是主打高性价比的 ADAS激光雷达产品,能够走量显然是抓住了车企的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禾赛科技没有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还尝试挖掘 L4级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的可能性,就等着跟上这些新兴领域的增长风口。
根据盖世汽车公布的数据,2024 年全年的激光雷达装机量已经超过 150 万台,目前的市场格局主要由速腾聚创、华为技术、禾赛科技和图达通四家供应商主导。另外三家激光雷达企业虽然暂未公布去年全年的财报数据,但其产品策略与禾赛科技不尽相同。
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的业务板块比较相似,同样提供 ADAS、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业务,只不过禾赛科技主打高性价比的激光雷达,而速腾聚创更聚焦于中高阶智驾方案的 M 系列激光雷达。
根据券商研报,速腾聚创在比亚迪中高阶智驾方案的供应占比高达 80%,其中腾势 N7、仰望 U8、比亚迪汉家族等,小鹏、极氪等车企旗下的中高端产品上也有搭载。
在 2024 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中,速腾聚创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前三季度的净亏损同比收窄 69%,而且电车通了解到,极氪 7X、腾势 D9,以及上市便获得不少订单的广汽丰田铂智 3X 均搭载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完全有机会帮助速腾聚创实现单季度的盈利。
图源:速腾聚创
华为技术的激光雷达主要是服务华为智驾产品,市场成绩主要取决于鸿蒙智行旗下产品的销量数据。随着鸿蒙智行多款车型的畅销,华为技术的激光雷达的市场份额并不低,甚至与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媲美,但是华为技术的销量成绩与鸿蒙智行深度绑定,限制了在其他领域的竞争力。
和华为技术一样,图达通与蔚来汽车深度绑定,旗下的猎鹰系列应用在蔚来产品中,而且还用灵雀 W 广角激光雷达用作蔚来车型的副激光雷达。为了降低对蔚来汽车的依赖程度,图达通正在尝试与攀途科技、Pony AI 合作,开拓商用车、物流等领域,但目前暂未得知这些领域的成绩如何。
总体来看,华为技术、图达通与相关企业的销量成绩呈正相关,因此从发展前景的角度来说,两家激光雷达企业需要突破生态限制才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因此,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的增长潜力会更高一些。
图源:鸿蒙智行官网
从短期来看,ADAS 汽车领域依然是激光雷达企业的主要业务,而 " 智驾平权 " 正是当下主流车企最为看重的一点,再加上平价车型的市场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具备高性价比优势的禾赛科技确实有望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不过以发展的远光看待,速腾聚创本身也具备高性价比的激光雷达产品,而且与之合作的汽车厂商比较多,维持自身在 ADAS领域的市场优势并不困难,因此机器人、L4级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战场。
不难发现,这些新兴领域对激光雷达的性能有更高要求,谁先研发出这些领域的平价产品,谁就有机会喝到头啖汤,尤其是 L4 级自动驾驶领域,一辆 Robotaxi 普遍需要装载 5-8 颗激光雷达,这无疑是未来激光雷达的最大需求增长点之一。
作为纯视觉方案的坚定支持者,马斯克始终认为 " 造激光雷达的供应商即将倒闭 ",未来的传感方案只会是纯视觉智驾的天下,这一理念也获得小鹏,以及去年暴雷的极越等国产品牌的认可。
车企通过算法和摄像头就能实现体验足够好的高阶智驾,这不会引起用户的反感,但关键是在大雾、黑夜等光源复杂的情况下,摄像头很容易被干扰,而感知能力更强的激光雷达能为安全兜底,这也是大部分车企依然采用激光雷达的根本原因。
在这样的车市状况下,投入颇大的激光雷达企业也跟着受益。如果供应商能够将单颗激光雷达的价格做得足够低,说不定还能吸引 " 纯视觉坚定派 " 的 " 倒戈 ",届时就会是一场新的销量高潮。
(封面图源:速腾聚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