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3 月 14 日讯(编辑 刘蕊)高盛表示,随着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缓解,中国的建筑活动正显示出改善的初步迹象,这可能提振钢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
中国建筑需求有望回暖
高盛分析师 Trina Chen 等人在报告中称,中国政府帮助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努力,令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活动重新活跃起来。
近期,高盛分析团队赴中国并考察了近 40 场会议。该机构表示,这些中国实地调研的讨论内容 "初步印证了我们对 2025 年中国建筑需求的乐观预期 "。
从政策方面来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工作着墨颇多," 稳住楼市股市 "" 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 "" 好房子 " 等,首次被写入报告。
高盛的数据显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宗商品需求三年来首次出现小幅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占中国钢铁消费的比重高达 36%。
钢铁供给侧有望减产
与此同时,中国钢铁行业一直充斥着对供给侧改革的猜测。高盛表示:
" 有一个明确的信息是,需要加强产能控制,以恢复(钢铁企业)低迷的盈利能力,并防止潜在的财务困境。"
去年 12 月,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在 2025 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 " 我的钢铁 " 年会上就曾表示,减产是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
而高盛分析师预测,中国可能减产约 5000 万吨钢铁。
近期,花旗分析师也对中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提出了类似的预期。花旗称,中国 " 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 2.0 很可能实施 ",这可能导致中国钢铁产量和出口量下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