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03-17
AI医疗奇点临近,解码中康控股(02361.HK)的医疗健康全场景智能体革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今天我们来解剖一只港股的 "AI 医疗变形金刚 " ——中康控股。

这家公司自年初 DeepSeek 爆火引发全球投资者重估中国资产的这股热潮以来,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就相当惊艳,不过最近也回调了不少。

(来源:富途行情)

那么到底该如何看待这家公司的机会?

在笔者看来,相比于市场上不少拿着 AI 蹭热点、拔估值的公司来说,中康控股的独特之处,就是其在 AI 医疗方面实实在在有 " 料 "。

如果说之前其公布的主要业务平台接入 DeepSeek、入围 "2024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榜单 "、打造 " 药店智能体 " 这些还只是其在推动 AI 医疗加速落地的开胃前菜的话,那么这次在西鼎会(第十届健康商品交易大会)上,中康甩出的 " 医疗健康全场景智能体 ",就是一道扎扎实实的拿手硬菜了。

我更愿称之为,这将可能是中国医疗产业效率革命的圣杯。

作为深耕医疗数据赛道近二十年的老兵,中康这步棋既暗合全球 AI 医疗投资狂潮,又卡位中国医疗改革深水区与政策红利机遇,值得投资者用显微镜来反复放大研究。

一、战略卡位:AI 医疗的 "IPhone 时刻 " 降临?

之前英伟达皮衣哥就反复对外强调:当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结合时,生物学会呈指数级改进,从而成为下一个黄金赛道。

毫无疑问,AI 医疗的 "IPhone 时刻 " 已经降临。换言之,医疗行业在 AI 的加持下已经到达了像 iPhone 横空出世时为手机行业带来的革命性颠覆的时间点。

而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康正用 " 医疗健康全场景智能体 " 构建 AI 医疗的底层操作系统,开启医疗健康智能新纪元。

根据介绍,此次中康发布的 " 医疗健康全场景智能体 ",是依托天宫一号和卓睦鸟医疗中台两大引擎,构筑卓睦鸟医疗大模型作为技术底座,结合行业高质量数据、专业知识和领先的大模型蒸馏技术,打造围绕商用、医疗、药店、健康管理和研发多场景智能化体解决方案,这些智能体能够实现 " 智能决策、敏捷行动、结果可控 " 的业务闭环,帮助医疗健康行业提升效率与服务质量。

不同于市场上不少 AI 医疗公司零散的单点突破,中康的五大智能体覆盖了医疗全产业链的 " 数据 - 决策 - 执行 " 闭环,这种全栈式布局与特斯拉的一体化打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特斯拉致力于打造的是从云侧到端侧、从芯片到算法、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自研和垂直整合技术能力的人工智能企业。而中康正在医疗健康领域复刻这种 " 端到端垂直整合 " 的逻辑——从数据基建到算法引擎,从场景闭环到产业协同,构建起 AI 医疗领域的 " 超级工厂 "。

毫无疑问,中康定义了 AI 医疗新高度,在其全场景赋能下,涵盖医疗智能体、药店智能体、商用智能体、健康管理智能体、研发智能体在内的五大智能体协同运作,不仅推动行业效率跃升,更将患者端、企业端与医疗机构的需求深度联结,形成 " 技术 - 产业 - 用户 " 三位一体的价值网络。

这一以 AI 技术为核心的创新成果,标志着医疗健康行业正式迈入全场景智能化时代,也为生命科学领域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全新范式。

此次中康发布的 " 医疗健康全场景智能体 ",核心看点在于 " 天宫一号 + 卓睦鸟 " 双引擎构成的护城河。

天宫一号,基于领先的数据处理技术和成熟的数据洞察,通过完整的主数据体系、算法体系、数据安全管理体系,集成内外部数据与决策模型,助力企业实现商业决策最优化。

卓睦鸟医疗基于严肃医学逻辑,融合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工程化能力以及中康独有的行业应用场景深度垂直大模型,集多年技术积累和产业实践于一体,聚合生命科学技术解决方案,实现多场景患者服务与健康管理,升维药物与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效率。

前者来看,沉淀了海量的数据资源,而后者则吃透了诊疗场景的 know-how。两者叠加产生的数据飞轮效应,使得后来者将难以复制。这就像彭博终端之于金融数据,没有几十年时间的深耕积累无法练就 " 非它不可 " 的服务能力,也砸不出这样的行业渗透率。

二、模式进化:可预期的三重价值跃迁

" 医疗健康全场景智能体 " 的发布对医疗健康行业而言意义重大,对中康来说也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如果说在这轮 AI 医疗热潮启动之初,市场更多关注的是其作为医疗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在 AI 赋能下的前景。如今,智能体的推出意味着其正式升级为 AI 驱动的决策服务商。

换言之,中康构建 AI 医疗时代的操作系统将带来其业务模式的全新进化。

而这将为公司带来三重价值的跃迁。

首先从传统的数据服务转换为 AI 驱动的决策服务,这将为其打开更高的利润空间,甚至围绕智能体形成新的价值分成模式。如与药企、医疗产品供应商、医药零售企业等采取 " 软件服务 + 收入分成 " 等新的收入模型,这不仅提升了其收入来源,更可能让公司实现真正的躺赚 " 现金流 "。

其次,智能体创造的 " 决策依赖 " 将客户粘性从工具层面提升至战略层,通过深度嵌入客户核心业务流程,构建不可逆的迁移壁垒。这也意味着,其动态分析能力对于药企、医疗产品供应商、医药零售企业等来说或将被视为刚需,这种深度绑定也将进一步提升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此外,中康真正可怕的不是数据储量,而是将数据炼化为可复用的智能体,应用到场景实践当中,使得边际交付成本趋近于零,完美契合软件经济的扩张逻辑。

如其打造的「天宫一号」商用数据智能中台、「卓睦鸟」智慧健康管理与医疗中台就能够分别针对医药、医疗的不同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 SaaS 产品、定制化的专业服务以及整体解决方案。这种工业化、标准化、模块化的输出,不仅效率高,同时规模提升下成本递减的效应也将十分明显,未来的利润空间可谓巨大。

更长远视角来看,当接入智能体的药企、医院、药店超过临界点,中康将掌握中国医疗产业最大规模的实时决策流数据,这种数据鲜度与场景厚度的结合,可将为其在探索和发展医疗大模型等领域带来更多的机会,并构筑牢固的行业护城河。

三、估值锚定:对标全球 AI 医疗龙头的定价逻辑?

站在当下来看,中康的估值有如下几个层面的重估潜力值得重视。

首先,中康通过五大智能体的协同进化,推动医疗产业从 " 局部智能 " 跃迁至 " 系统智能 "。这种代际差形成的估值溢价可类比特斯拉从 " 电动车公司 " 向 " 能源生态公司 " 切换时的估值跃迁。

可以看到,当下,相较于传统车企的估值,当下特斯拉的超数十倍的溢价水平也正是源自于其构建了 " 数据 - 算法 - 能源 " 的闭环生态。

中康控股当前仅 3 倍多的 PS,与特斯拉还在电动车定位时代的估值高度相似,一旦市场认知到其 " 医疗智能操作系统 " 的生态位,估值锚定将向复合型 AI 医疗生态平台切换。

其次,中康控股的生态级重构对既有的业务模型也将带来全新的进化,催化未来成长预期达到新的高度。

试想,当五大智能体形成 " 诊疗 - 研发 - 流通 " 的数据共振,其产生的协同价值将远超功能叠加,释放的乘数效应也将巨大。不论是,成本端指数级的下降,还是标准输出的网格化繁殖,将使其可以接近零边际成本吞噬 AI 医疗市场。很显然,这一生态位价值尚未被当前市值计价。

最后,如若单纯从当下的市场同类公司对标来看,美国 AI 医疗龙头 Veeva(VEEV)PS 13.8 倍,AI 制药独角兽 Recursion(RXRX)PS 42.2 倍,国内医疗大数据龙头医渡科技(02158.HK)PS 8.4 倍。对比之下,中康控股的估值存在明显的低估。

(数据来源:富途行情)

长远视角来看,未来伴随 AI 智能体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公司其具备粘性的客户基础,稳定的增长率、以及高盈利能力,都将有望对其估值带来催化。

四、结语:

中康控股此刻的爆发,有望演绎美股 Palantir 的成长路径。

该公司早期通过 Gotham 平台沉淀美军情报数据形成决策壁垒,并构建了跨域数据融合与垂直场景深度适配两大核心能力,实现从 " 定制化服务 " 到 " 平台化生态 " 的商业模式跃迁。如今公司的市值达到了 1.42 万亿,近几年在 AI 热度下更是演绎十倍股行情。

不难预期,中康的 " 医疗健康全场景智能体 " 未来也将深度嵌入药企、医疗产品供应商、医药零售企业战略决策链,卡位核心生态,并以其技术势能转化为行业标准制定权,形成难以复刻的高竞争壁垒。

当 AI 医疗从炫技走向实用,那些能打通 " 数据 - 场景 - 商业闭环 " 的企业将成为新医疗生态的规则制定者。

在港股本轮估值修复中,具备硬核科技属性的 AI 医疗平台或将上演戴维斯双击,而中康的全场景智能体,正为其按下价值重构的快进键。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医疗 医疗健康 医疗 iphone 人工智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