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ineD 公布了佳能 EOS R5 Mark II 的实验室理论测试结果,让我们来看看这台 " 水桶旗舰 " 机型的表现如何?
佳能 EOS R5 Mark II 是一台名副其实的 " 水桶旗舰 ",它配备了 4500 万像素全画幅堆栈式传感器,支持最高 8K60P 12bit RAW、4K120P 录制,还有 CLog2、四通道音频等功能,可以说其视频性能相当强悍。
卷帘快门测试
首先是惯例的滚动快门测试,CineD 测试中使用 300Hz 的频闪灯来检测 CMOS 读出产生的黑白条纹。
首先是 8K25P DCI 格式下的情况,测得其卷帘快门延迟为 17.3 毫秒(越低越好),其表现良好,处于主流水平。
接着是 4K25P Fine 格式下,其结果和 8K25P DCI 格式一致,为 17.3 毫秒。
如果使用 4K25P Normal 格式,那么卷帘快门延迟会骤减至 9.7 毫秒,在 4K60P 模式下也可以保持这个水平。而到 4K120P 模式下,相机的卷帘快门延迟会进一步降低到 7.1 毫秒。
根据卷帘快门延迟情况来进行推测,这台相机在 4K Fine 格式下存在 8K 分辨率超采,因此其卷帘快门延迟表现和 8K 模式下趋于一致。而 4K Normal、4K120P 等模式下可能存在像素合并或者是跳采,以进一步提高卷帘快门延迟的表现。
动态范围测试
动态范围通常指影像设备能直接捕捉或显示到的最亮和最暗细节之间的差距,可以代表设备硬件的原始能力。
首先是测试 RAW 格式,使用 8K25P 12BIT RAW 格式,ISO 为 800 的情况下,在达芬奇上将 RAW 转换为 CLog2。
在波形图的结果来看,在噪点阈值上有 12 挡动态范围,在噪点阈值以内可以基本识别出 13~14 挡动态范围。
在 IMATEST 中,在信噪比(SNR)=1 的情况下可以得到约 12 挡动态范围,在 SNR=2 时可以得到约 10.8 挡动态范围。和之前测试过的佳能 RAW 格式文件差不多,由于机内没有对其进行降噪处理,它的噪点看起来偏多,这真的很 "RAW"。
接着看看 8K25P XF-HEVC CLog2 的成绩,在 SNR=1 时获得约 13.1 挡动态范围,在 SNR=2 时获得约 11.9 挡动态范围。在非 RAW 格式下,机内会对视频进行降噪处理,一些高频的细节可能会有所丢失。
再来看看 4K Fine 格式下的动态范围表现,在此模式下波形图可以读出噪点阈值之上约 13 挡动态范围,比 RAW 格式下表现要更好一些,这也应证了在非 RAW 格式下,机内会进行一定降噪处理的推测。
接着在 IMATEST 中也可以应证,在 SNR=1 时获得了 14.2 挡动态范围,SNR=2 时为 13.3 挡动态范围,这个表现是 CineD 测试过的消费级全画幅相机中最好的表现。
另外,正如刚刚的在普通 4K 格式下拍摄时,传感器的读出速度会大幅度提升,其在 SNR=1 和 SNR=2 的测试下的结果和 4K Fine 格式下出奇的一致,分别为 14 和 13.1 挡。因此普通的 4K 模式其实很适合各种场景的拍摄,有着极低的果冻效应和出色的动态范围表现。唯一的注意事项是在此格式下相机可能应用了像素合并或跳采,致使分辨率可能有轻微损失。
总的来看,佳能 EOS R5 Mark II 和其它的一些佳能设备的策略差不多,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细节或者分辨率表现,那么推荐使用 RAW 格式拍摄。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读出速度和动态范围表现,那么录制 10bit 的 XF-AVC、XF-HEVC 是更好的选择。
宽容度测试
宽容度是指相机在过曝或欠曝并将其推回基准曝光时保留细节和颜色的能力。主要测试方式是在实验室相同的场景下,以人物的额头部分 60% 的亮度为基准,测试相机过曝、欠曝后拉回,细节的保留情况。
首先是基准曝光的表现,在 8K RAW 格式下进行拍摄,可以看到肤色表现非常符合佳能的色彩特点,表现精准自然。
首先是过曝 4 挡后拉回,此时处于过曝的临界点,其表现不错。
然后尝试欠曝 3 挡后拉回,画面开始出现一定的噪点,画面下部还出现了极轻微的水平条纹。
欠曝 4 挡后拉回,可见噪点对画面出现了一些影响。尤其是阴影部分开始偏向粉紫色调,且噪点色块变得略大。
经过后期降噪处理后,噪点有了有效地减少,但画面下部的噪点形成的条纹仍旧有些明显。
欠曝 5 挡后拉回,画面的彩色噪点变得更多,噪点形成的彩色条纹也更加明显了。
使用后期软件进行降噪后,噪点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画面有些偏品红色,且画面的细节有所丢失。
总的来说,佳能 EOS R5 Mark II 在 RAW 格式下大约有着 8 挡的宽容度,算是市面上消费级全画幅无反相机的主流表现。不过它比较容易受到暗部偏品红、偏紫色和水平条纹的影响。
总结
佳能 EOS R5 Mark II 的实验室理论测试表现整体来看很不错,传感器的卷帘快门延迟整体表现不错,在部分 4K 模式下还有很亮眼的表现。
具体来看,在 RAW 格式下动态范围表现符合主流水准,画面细节丰富,但直接使用的话会有些噪点,需要一定的后期处理。而内录的 4K 10bit 各模式下,其动态范围表现很出色,不需要太多的后期处理。
图文来源:CineD
- 合作请联系 -
186 0236 9521
- 热点:
- 相机镜头:
- 镜头:
- 手机:
- 户外:
- 巨巨说:
- 行摄:
- 直播: 永诺直播相机
- 稳定承托:
- 电影机:
- 无人机:盘点
- 音频:
- 灯光:
- 存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