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3 月 17 日讯(记者 闫军)调整不休轮到了债市。" 长债调整是不是很快要见底?" 疑问已经持续一周了,甚至有 " 降准降息 " 小作文流出,最终还是被市场无情地打脸。
3 月 17 日,国债收益率再次大幅上行,尤其是中长期国债,7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 6.5 个 BP,30 年期国债收益率则上行 7 个 BP,来到 2.14%,10 年期国债上行 5 个 BP,达到 1.895%。
国债期货方面,wind 数据显示,国债期货全线收跌,30 年期主力合约跌 1.81%,创 2024 年 11 月 22 日以来收盘新低。30 年期国债期货自 2 月 7 日高位至今已经跌去了 6.48%。
此外,10 年期主力合约跌 0.56%,创 2024 年 11 月 27 日以来收盘新低;5 年期主力合约跌 0.26%,2 年期主力合约跌 0.05%。有债券投资者感慨," 求央妈不能只救股市啊,也看看债市吧!"
债市小作文 " 惹祸 "?
债市为何在今天突然跌出大坑?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上周五(3 月 14 日)的 " 小作文 " 了。
上周五,市场多个 " 小作文 " 暗示周末央行或有降准举措,并进一步暗示在降准之后,3 月 20 日,LPR 同样有所动作。甚至一度有固收分析师推文称降准降息仍可期。
市场之所以对央行政策有期待,有两个原因:
一是当前债市调整幅度较深,不少产品净值受伤明显,以债券 ETF 收益率来看,年内仅可转债维持在正收益,债券类基金几乎都转负;
二是 3 月 13 日,央行曾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其中," 择机降准降息 " 成为债券投资者的救命稻草。相关 " 小作文 " 正是抓到这一信号,炒作起了降准预期。
3 月 17 日,所谓的降准预期落空," 小作文 " 没有兑现,市场给出了较大的情绪反应。
上周超 26 亿元资金抄底了 30 年期国债 ETF
在债牛的惯性思维之下,资金对于债市抱有较强的 " 每调买机 " 的心态,尤其是在债市回调幅度较大,以及 " 小作文 " 的扰动之下,抄底资金涌入。
两只场内 30 年期国债 ETF 表现较为明显,财联社记者统计显示,截至 3 月 14 日,两只 30 年期国债 ETF 合计单周合计资金净流入超过 26 亿。
具体而言,鹏扬 30 年期国债 ETF 近 5 个交易日净流入超 21.24 亿元,其中,3 月 12 日、14 日,分别净流入 6 亿元和 5.67 亿元,资金抄底积极。
博时 30 年期国债 ETF 同期净流入合计 4.78 亿元,其中 3 月 14 日单日净流入达到高峰近 2 亿,占单周净流入的 42%。
3 月 17 日,两只 30 年期国债 ETF 跌幅分别达到 1.52%、1.45%,年内跌幅也均超过 4%。
这意味着上周抄底的 20 多亿资金被 " 小作文 " 所埋。
债市剧烈调整,何时修复?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
数据说话,华泰证券研报认为,空间上,10 年国债 1.8% 是对去年 12 月透支行情的合理修正,2.0%-2.1% 是顶部位置。从当前 10 年国债 1.895% 的收益率来看,或仍有上行概率,但空间有限。
有分析指出,近期国债非常明显的特点是短端表现较好,但是长端调整明显,原因在于长端并非完全定价当前基本面,更关注中期经济修复。此外,股债跷跷板、银行兑现浮盈是主要驱动因素。
尤其是机构兑现方面,财联社记者获悉,近期债基大额赎回较多,一方面是止盈的需求,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经历了 2022 年 11 月债市挤兑潮之后,以银行为例,更是早早做好了应对,较早赎回资金以应对客户的集中兑付,这无形之中也加大了债市的调整反应。
招商基金经理刘万锋认为,今年债市可能存在以下四个风险点:
一是市场资金存在扩散效应,可能不会一直留在债券市场,影响债市资金量;
二是银行资产负债压力大,负债紧缺,配置资金和融出资金减少,导致债券市场配置力量下降;
三是今年市场参与者的阶段性行为的变化也可能带来市场波动;
四是央行货币政策影响。尤其是央行政策变化,若风险偏好下降或基本面阶段性走弱,降息降准政策可能出台,届时中长债机会将增多。
在策略上,刘万锋建议,在当前环境下,按投资性价比排序,货币和短债稳健性相对优于中长债,抗波动能力相对较强的投资者可逐步、适度布局中长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