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雷科技 AI 硬件组 | 编辑:TSknight
自 RTX 5070Ti 发售以来,关于这款显卡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以至于其讨论度甚至高于 RTX 5090,不过也算是正常,毕竟两万多的 RTX 5090,对于多数人来说是咬碎牙都不舍得买的,而六千多的 RTX 5070Ti,却是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价格。
当然,即使在正式发售的一个月后,RTX 5070Ti 的普遍售价也仍然在七千到八千元之间,比英伟达官方建议零售价普遍提供 20-30%。老实说现阶段买 50 系显卡并不是好选择,毕竟所有在售型号都溢价严重,只是相对来说,RTX 5070Ti 已经是价格和性能都让人接受的选择。
不过,作为一直在使用 RTX 4070Ti Super 的老玩家,我是非常好奇 RTX 5070Ti 对比前代的 Super 版到底提升了多少。毕竟从显存规格来看,这两款显卡其实才是定位相近的产品,凭借 16G 的显存甚至可以摸一下 4K 游戏的门槛,而只有 12G 显存的 RTX 4070Ti 就有点难办了。
相信也有不少人和我一样,手持 RTX 4070Ti/Ti Super 观望 50 系,那么这篇评测就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参考。
超规格用料的 TUF 旗舰
这次我借到的显卡是华硕 TUF RTX 5070 Ti O16G GAMING,作为一张定位偏旗舰的显卡,用料可以说相当扎实,3.6 槽厚度的散热模组光上手就能感受到重量。
图源:雷科技
为了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华硕还搭配了大型的真空腔均热板,并且使用了 MaxContact 镜面直触技术,配合相变硅脂导热垫,进一步强化散热模组的导热效率和散热耐久度。相较于传统硅脂,相变硅脂的寿命和效果都更佳,也是近年来逐渐被中高端显卡普遍采用的硅脂材料。
除了在散热模组上下功夫,华硕也进一步优化了散热风扇,采用轴流设计的散热风扇相较于普通风扇风量增加了 23%,可以在更低转速下实现更高的进风量,降低散热时的噪音问题,就以这个配置来说,放到 RTX 5080 上估计都绰绰有余。
图源:雷科技
外观上,这一代的 TUF 与前代有了明显区别,虽然整体还是维持 TUF 系列独特的硬朗军工风格,但是在正面加入了更多的金属元素,通过银色铆钉和装甲片增添了更多的科技感,带来更高的辨识度。而在卡身的两侧则依然保留了经典 TUF 设计风格的纹样和文字,TUF 标志做了 RGB 灯光,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点缀。
图源:雷科技
背面则是一如既往的全金属背板,不过装饰纹样对比前代有了明显变化,线条铺满了整个背板区域,并且做了黑白双色的 TUF 文字装饰。而且利用装饰的上下堆叠的调整,让黑色的「TUF GAMING」字样与白色条纹形成立体感,不得不说比前代的装饰要好看不少。
图源:雷科技
不得不说,50 系的 TUF 系列要比前代要更具有设计感,特点也变得更加鲜明,同时散热模组也仍然是 TUF 系列的一贯超规格配置,在温度控制和超频潜力上也将会给出更好的成绩。
5070Ti 实测,4K 新选择?
先来简单过一遍 RTX 5070 Ti 的参数,流处理器数量 8960 个、16GB GDDR7 显存,256bit 显存位宽,28Gbps 显存速率,TDP 为 300W。作为对比的 RTX 4070Ti Super,则拥有流处理器数量 8448 个、16GB GDDR6X 显存,256bit 显存位宽,21Gbps 显存速率,TDP 为 285W。
单看参数,你会发现这两款显卡的差距其实很小,不过若是将其实际对应的 RTX 4070Ti 加入对比,那么其实提升还是颇为客观的,流处理器数量从 7680 提升到 8960,显存从 12GB GDDR6X 升级到 16GB GDDR7,位宽从 192bit 升级到 256bit。
不过,RTX 5070Ti 最大的升级其实是 AI 算力,在新一代核心和编解码器的加持下,其 AI 算力高达 1406 TOPS,几乎是 RTX 4070Ti Super 的两倍,并且高于 RTX 4090D,对于 AI 创作者来说提升相当巨大。
如果将 AI 算力的升级考虑进去,那么 RTX 5070Ti 其实升级幅度并不小,但是也牵扯出另一个争议,AI 算力的升级对于普通玩家来说真的有意义吗?
本次测试使用的主要硬件分别是:
i7-14700K
CVN Z790D5 GAMING FROZEN
华硕 TUF RTX 5070 Ti O16G GAMING
WD BLACKSN770 500GB
32G DDR5 6800Mhz
联力 L216
利民 CORE MATRIX 360
这个配置虽然算不上顶配,但是喂满 RTX 5070Ti 是没有压力的,良好的散热环境也可以更好的测试显卡散热性能,驱动均为官方最新稳定版 572.70。
基准测试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来跑一遍 3DMARK,通过测试得分来直观了解一下升级幅度:
Fire Strike Ultra:
图源:雷科技
Time Spy:
图源:雷科技
Time Spy Extreme:
图源:雷科技
Port Royal:
图源:雷科技
Steel Nomad:
图源:雷科技
从测试来看,RTX 5070Ti 的提升幅度并不算小,对比 RTX 4070Ti 普遍分数都提高了 25%~35%,在 Steel Nomad 和 Port Royal 两项测试中均有超过 30% 的性能提升,意味着在 3A 大作方面,RTX 5070 Ti 的体验会明显领先许多。
此外,在 Fire Strike Ultra 的测试中,RTX 5070Ti 的领先幅度达到 36%,而在 Time Spy Extreme 里则是高了 27%,以上两个测试均针对 4K 画质下的游戏体验设计。不得不说,16G 的显存加上更大的位宽和速率,让 RTX 5070Ti 的 4K 游戏体验会明显超越 RTX 4070Ti。
当然,GPU 核心的升级也带来的了明显的增益,即使对比同样有 16G 显存的 RTX 4070Ti Super,RTX 5070Ti 也提升了大约 10%-15% 的 4K 游戏性能,再考虑到 DLSS 4.0 的加持,即使只看纸面数据,RTX 5070Ti 支持 4K 游戏需求也是基本没压力了。
但是对比 RTX 4070Ti Super 的提升并没有预计的大,普遍提升只在 15% 左右,如果以高画质下平均 60 帧的数据来计算,那么在不开启 DLSS 的情况下,实际帧数差距应该不会超过 10fps。
不过,华硕这款 RTX 5070Ti 的散热表现确实出色,整个测试阶段最高温度都在 61 度左右,这意味着即使是风道设计差劲的机箱,也不会过多影响这款显卡的发挥,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多的超频空间。
图源:雷科技
不过 3DMARK 的测试终究是个参考,到了游戏里,根据游戏的优化、画面特点等不同,实际上的帧数差距可能会更大或更小,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游戏里的实测结果。
游戏实测
为了测试显卡的真实游戏性能,第一轮测试我关闭了 DLSS 和光追,仅测试纯粹的光栅画面渲染性能,以下游戏的设置均为 4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
黑神话:
图源:雷科技
赛博朋克 2077:
图源:雷科技
心灵杀手 2:
图源:雷科技
以上三款游戏可以说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上也代表着目前 3A 游戏的顶层画质平均水平,加之复杂的建模和光影,都对显卡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实际测试中,不难看出 RTX 5070Ti 在 4K 分辨率下的光栅游戏性能提升其实并不是特别大,只能说略微变得更流畅了一些,只有在《赛博朋克 2077》上算是突破了 60fps。
再来看看 2K 分辨率下的表现。
黑神话:
图源:雷科技
赛博朋克 2077:
图源:雷科技
心灵杀手 2:
图源:雷科技
不出意外的,2K 分辨率下的帧数表现要好上许多,可以看到表现最佳的《赛博朋克 2077》甚至直接跑到了 131fps,已经达到了高刷的标准。即使是《黑神话》这样的虚化引擎大作,帧数也已经接近 60fps 的门槛,意味着 RTX 5070Ti 在 2K 分辨率下完全可以通吃所有 3A 游戏,部分优化较好的 3A 游戏不用 DLSS 都能直接上到高刷。
那么 RTX 5070Ti 可以解决 2K 分辨率下的光追 + 画质全开需求吗?请看测试结果。
黑神话:
图源:雷科技
赛博朋克 2077:
图源:雷科技
心灵杀手 2:
图源:雷科技
老实说,整体表现并不算让人满意,在光追全开后,虽然按比例计算 RTX 5070Ti 的提升幅度并不小,但是反馈到实际帧数里时,也就是几帧的区别,实际游玩时依然只能锁 30fps 运行,实际体验并不会与 RTX 4070Ti Super 有太大区别。
2K 光追都只有这个帧数,说实话 4K 光追也就没有多少测试的必要了,只有 RTX 5090 才有希望满足性能需求。当然,2K 光追不开 DLSS,这样的画面设置也是非常极端的,在保底 40fps 的帧数下,基本上开个一、二档的 DLSS 就可以确保帧数达到 60fps 以上,而且画质表现基本不受影响。
只不过再次佐证了一个事实,RTX 5070Ti 的纯粹性能提升并没有多高,核心还是在独占的 DLSS 4.0 技术上,那么被吹得神乎其神的 DLSS 4.0,实际表现又如何呢?
在测试前,先让我们来看看 DLSS 4.0 都有什么不同,首先是在 50 系的帧生成,提供了 2x、3x 和 4x 的选项,简单来说就是对应生成的帧数,2x 就是 1fps 变成 2fps,4x 就是 1fps 变成 4fps,理论上帧数会比 2x 状态下高接近一倍。
图源:雷科技
另外还有一个新的 Transformer 模型可选,这是英伟达针对游戏的新一代图像模型,可以在原有的 CNN 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帧生成的画质表现,并且降低画面模糊等问题的出现。
2x 和 4x 的画质有多大区别?对此我实测了一下,从实际体验来说,4x 模式下画面的细腻度确实有所降低,但是并没有预想的那么明显,不留神的话可能都不会注意到。
图源:雷科技
但是,4x 的帧数提升确是实打实的,在 4K 分辨率,光追 + 画质全最高,Transformer 模型 + 性能模式的设置下,实际测试结果如下:
赛博朋克 2077:
图源:雷科技
心灵杀手 2:
图源:雷科技
老实说,虽然提前就知道效果确实不错,但是实测下来还是非常震惊的。开启帧生成后,基本上可以将原本只有 20fps 左右的原生帧数,直接翻个 5 到 8 倍,而代价只是画面的些许模糊,但是考虑到无脑拉画质和光追所带来的画质提升,实际上的画面表现会远优于不开帧生成但是降低画质和光追时的效果。
而且,如果你只是希望帧数可以超过 60fps,那么开画质损失最小的 2x 模式,然后把 DLSS 回调到平衡模式也会是不错的选择,在实测过程中,基本上 DLSS 的微调都不需要重启游戏,所以你可以在进入游戏后直接尝试各种组合,找出画质和帧数最满意的搭配。
从 RTX 5070Ti 的实际表现来看,DLSS 4.0 的大力出奇迹,配合 16G 显存,确实让这款显卡具备挑战 4K 光追全开的能力,单看帧数表现的话甚至超过了 RTX 4090,只能说老黄确实没有忽悠人,就看大家是否愿意为了帧数牺牲部分画质了。
RTX 5070Ti,值得买吗?
最后聊一下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吧,RTX 5070Ti 值得买吗?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的需求,如果你想花小钱办大事,希望花个一万出头搭一台畅玩 4K 3A 游戏的电脑,那么 RTX 5070Ti 或许是你唯一的选择。
因为这个预算下留给显卡的空间也就 7000 左右,可以选的就只有 RTX 4080 Super 和 RTX 5070Ti,虽然在光栅性能上,RTX 4080S 或许会有略微领先,但是 DLSS 4.0 的多帧生成是 50 系独占,这也意味着在 4K 光追下,只有 RTX 5070Ti 才有机会摸到高刷的门槛,RTX 4080S 顶多满足个 60 帧运行。
图源:雷科技
不过 RTX 5070Ti 现阶段的价格老实说还是虚高的,即使已经有部分显卡品牌的丐版(最低配版)降到了 6999 元,对比官方的 6299 元建议售价还是涨了不少。如果你想买个外观、散热和稳定性都更好一些的型号,基本上就要去到 7500 元左右,老实说还是有点太贵了。
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再稍等一个月左右,估计在 4 月底和 5 月初,随着货源的逐渐充足,平均售价应该就会降到 7000 以内了。
如果说你是打算升级显卡,那么 RTX 4070Super 以下的显卡都是值得升级 RTX 5070Ti 的,整体的提升幅度确实明显,而且还可以满足未来的 4K 游戏需求。至于 RTX 4070Ti 及以上的显卡,现阶段升级的必要性不大,因为暂时来说还没有什么游戏是这些显卡玩不动,只有 RTX 5070Ti 才能跑的,除非你已经头铁上了 4K 高刷,否则升级后的体验提升并不会说过于明显。
但是我觉得随着 50 系的普及,4K 高刷屏幕的需求估计也会进一步上升,估计会有更多的玩家入 4K 的坑,毕竟从画面细腻度来说,4K 确实明显好于 2K。如果以前是 RTX 4090 的高昂售价阻止了大家对 4K 的渴望,那么只要六七千的 RTX 5070Ti,毫无疑问会成为 4K 高刷普及的推手。
3 月 20 日 -3 月 23 日,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 2025 盛大开幕,海信、TCL、长虹、雷鸟、添可、追觅、云鲸、小熊、萤石、韶音、海尔、三翼鸟、九阳、科沃斯、万和、索尼、三星、LG 等巨头重磅参展,DeepSeek 掀起的 AI 工业化浪潮如何影响家电成重要看点,"AI 家电 " 风起云涌,雷科技 AWE 2025 报道团正在全程追踪报道,敬请关注。
En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