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何明俊
3 月 17 日晚,A 股光伏上市公司钧达股份(002865.SZ)披露 2024 年业绩。
财报显示,钧达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99.52 亿元,同比下滑 46.66%;归母净利润亏损 5.91 亿元,同比下滑 172.47%;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 11.18 亿元,同比下滑 299.96%。
" 受制于行业处于去产能周期,产业链价格下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钧达股份在 2024 年报中解释业绩大幅度下滑的原因。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4 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规模达 277.17GW,同比增长 28.3%,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作为新能源大国,已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光伏市场,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连续 11 年保持全球第一。
然而,由于中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规模持续扩张,2023 年底行业已出现供需错配现象,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钧达股份作为光伏电池片的生产企业,毫无意外地被卷入去产能周期中。
就年报等相关问题,时代财经多次致电钧达股份董秘办并通过邮件发送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前,电话仍无人接听。
出海是唯一出路?
回顾 2024 年业绩,钧达股份依然未能摆脱去产能周期的影响。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统计,2010 年至 2024 年,地面电站系统成本从 31.7 元 /W 下降到 3.8 元 /W,其中光伏组件成本占比从 56% 下降到 19%,刺激全球光伏需求保持高增长。而据中国光伏协会数据统计,2024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继续高位增长,同比增加 35.9%。
不过,国内市场不赚钱是不争的事实,仅拥有单一的光伏电池片业务的钧达股份去年境内市场毛利率为负。
根据财报数据,钧达股份 2024 年境内营收为 75.79 亿元,同比下滑 57.38%;境外营收为 23.73 亿元,同比增长 171.33%。毛利率方面,境内市场毛利率为 -1.04%,同比下滑 15.50%;境外市场毛利率为 6.37%,同比下滑 14.18%。
"2024 年公司海外销售占比从 2023 年的 4.69% 大幅增长至 23.85%。其中,印度、土耳其、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 钧达股份在财报中提到海外收入增长的原因。
去年 7 月,钧达股份宣布在阿曼投资 2.8 亿美元建设 5GW 高效电池项目。随后,在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公告中透露,有北美公司采购阿曼项目的产品,约为 1GW-2GW。
根据财报,截至 2024 年,公司拥有 44GW 全 N 型电池产能。同年,N 型电池出货 30.99GW,占比超 90%。InfoLink 数据亦指出,公司电池产品出货排名全球第三。
尽管境外市场比境内市场要更加赚钱,但毛利率的下滑难以掩盖当前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
除此之外,钧达股份还出现了研发人员流失的情况。
数据显示,2024 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 324 人,同比下滑 75.96%;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为 31 人、本科为 127 人、本科以下为 166 人,分别同比下滑 63.53%、84.30% 和 63.44%。
2024 年,钧达股份研发人员少了 1000 余人。其中,2023 年 30 岁以下研发人员为 1026 人、30 岁至 40 岁为 306 人、40 岁以上为 16 人;2024 年,30 岁以下研发人员仅剩 128 人、30 岁至 40 岁为 189 人、40 岁以上为 7 人。此外,钧达股份 2024 年研发投入仅 1.99 亿元,2023 年则为 3.04 亿元。
时代财经了解到,钧达股份将以上人员变动的原因归结为 " 基地自动化水平提升 " 和 "N 型 TOPCon 电池工艺研发需求减少 "。而钧达股份在 "2025 年度重点工作 " 中则提到,2025 年将围绕 " 高性价比电池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公司将扩大研发人员的培养和引进。
研发人员情况。图片来源:钧达股份 2024 年报。
值得注意的是,钧达股份正押注海外市场。
" 除电池出口业务市场拓展以外,公司拟进一步通过产能出海形式,构建海外稀缺电池产能,增强公司全球市场电池产品供应能力;辐射海外高价值市场需求,促进公司海外市场业务高质量发展。" 钧达股份表示。
目前,钧达股份正计划通过港交所上市,去年 10 月已正式递表。
苏泊尔实控人再减持
除了在下跌中挣扎的业绩外,钧达股份最令人关注的,无疑是它的股东构成。
作为一家跨界公司,钧达股份在一众跨界光伏的上市公司中表现是相对优秀的,可以算得上是 " 光伏跨界明星 ",原因在于钧达股份当时收购的是优质标的,曾经电池片出货排名前五的头部光伏电池片企业——捷泰科技。
捷泰科技曾经是苏泊尔集团的囊中之物。
2020 年 6 月,苏泊尔集团与宏富光伏、上饶展宏从捷泰科技原控股股东江西展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手中拿下捷泰科技 100% 股权,其中苏泊尔集团获得捷泰科技 15.03% 股权。
同年 11 月,钧达股份公告称,公司、实控人杨氏家族旗下的杨氏投资、嘉兴起航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 " 嘉兴起航 ")、陆小红签署《关于股份转让及资产置出的合作框架协议》。值得注意的是,企查查显示,嘉兴起航的最终受益人为苏泊尔集团实控人苏显泽。
公告显示,钧达股份将两家汽配公司出售给杨氏投资;杨氏投资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嘉兴起航转让钧达股份 15% 股份。资产出售与股份转让互为前提。到了 2021 年 11 月,嘉兴起航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向苏显泽转让持有的钧达股份 13.70% 股权。
2022 年 8 月,苏显泽开始抛售手中持有的钧达股份股票。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苏显泽的持股比例已下降至 10.55%。到 2023 年 6 月末,苏显泽的持股比例变动已累计达到 5%,持股比例下降至 8.64%。
2024 年 3 月,钧达股份披露苏显泽预减持公告,但苏显泽当年并未减持。同年 12 月底,公司再次披露预减持公告。截至 2025 年 1 月 23 日,苏显泽持股比例已下降至 6.23%。
从股价表现来看,苏显泽的抛售基本上都处于股价的高位阶段。
同花顺 iFind 显示,2022 年钧达股份总体涨幅为 164.4%,2021 年为 290.6%。2023 年,钧达股份经历了 3 月、4 月的连续暴跌后,5 月、6 月迎来股价反弹,随后再次暴跌。2024 年 9 月,钧达股份虽然股价反弹,但对比股价 267.23 元的历史高点,仍然处于 " 脚踝斩 " 的状态。
钧达股份月线走势图。图片来源:同花顺 iFind。
截至 2025 年 3 月 17 日收盘,钧达股份报收 58.65 元 / 股,跌 1.92%。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