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科技 03-18
松下Lumix S1R2无反相机评测:照片、视频两手都要抓,它做到了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 2019 年,松下杀入了全画幅无反相机赛道,一口气推出了 Lumix S1、S1R 两款机型,在随后几年里时间松下不时推出新机型,比如针对视频的 S1H,主打轻便的 S9,可一直没有备受用户期待的 8K 机型。直到在 CP+2025 前,松下终于发布了 S1R2,它搭载了 44MP 传感器,有主动散热,官方建议零售价更是远低于同类产品,吸引力不少。

传感器:IMX366?

要实现 8K 视频输出,传感器像素必须够高,不能低于 39MP(3:2 长宽比),速度也要快,在 16:9 下输出速度不能低于 24FPS。按照松下官方资料,S1R2 使用的一块 44.3MP(8144*5424)的 BSI 全画幅传感器,连拍速度可达 40FPS,支持 8.1K/30P 视频输出,综合这些数据,S1R2 很可能使用的是索尼 2023 年推出的 IMX366 传感器,也就是 DJI Ronin 4D-8K 同款。

按照索尼官方描述,IMX366 是一块 44.72MP 有效像素的全画幅传感器,采用了 BSI 结构,内置了 ADC,精度有 11/12/13/14bit 可选,全像素、14bit 色深下输出速度可以达到 26.15FPS,在 8192*4320 以及 12bit 色深下输出速度为 61.25FPS,能够全像素输出 8K60P 视频。

不过 S1R2 不支持 8K60P 视频,40FPS 连拍速度也与 IMX366 指标有一定差距,这很可能是传感器仅使用了 8 通道 SVLS-EC 接口造成的。IMX366 共计有 2 路共计 16 通道的 SVLS-EC(Scalable Low Voltage Signaling with Embedded Clock),SVLS-EC 属于索尼私有标准,一直有消息说使用 2 路 16 通道接口要额外付费,仅使用 1 路 8 通道 SVLS-EC 接口能够降低成本,而且在 I/O 数量减半后,功耗会明显下降。

照片画质出色

不管松下 S1R2 是否使用了 IMX366,都可以 100% 肯定这是一块在相机中从所未有的传感器,而且具备双原生感光度技术,在拍摄照片时,原生感光度范围达到了 ISO 80 至 ISO 51200,最低感光度仅略高于尼康的 Z8,而最高感光度比 Z8、佳能 EOS R5 Mark II 高出一档。那实际表现如何呢,一起来看看。

测试时 S1R2 搭载了 LUMIX S 70-300mm F4.5-5.6 MACRO O.I.S. 镜头,使用 RAW 格式,固定白平衡值,使用 Photoshop + Adobe Camera Raw 解码(细节:锐化 0,手动降噪:明亮度、颜色 0),需要说明的是,现在 Adobe 尚未正式支持 S1R2 RAW 照片,不排除因解码导致画质下降。

上:全图缩小,下:100% 裁切

不得不说,S1R2 作为一款 40MP+ 全画幅机型,高感表现相当不错,从 ISO 800 开始,暗部画面才会出现明显的亮度噪点;到了 ISO 1600 时,暗部出现明显的彩色噪点;到了 ISO 25600 时,也就同级机型最高原生感光度下,小图观感依然相当不错;在最高的 ISO 51200 下,虽然 100% 放大彩色噪点非常多,但是照片整体没有偏色,最高原生感光度是切实可用的。

S1R2 在提供出色高感同时,连拍速度同样出色,机械快门下最高连拍速度为 10FPS,电子快门下达到了 40FPS,支持最长 1.5 秒预拍,而且在上述设置下,拍摄格式没有限制,JPG、RAW 均可。不过无反相机的连拍模式远比单反复杂,不是几个数字可以归纳的,最常见的一项是连拍分为高低色深模式,那这方面 S1R2 是如何的呢?

在 S1R2 快速连拍设置菜单中,H+/H 连拍时的动作有画质优先(14bit)以及速度优先(12bit)两个设置,同时连拍速度又受到自动对焦模式影响,因此我们整理了 S1R2 在不同设置下连拍速度与状态:

AF-S+H@12bit:10FPS 无黑屏

AF-S+H@14bit:9FPS 无黑屏

AF-S+H@12bit:8FPS 实时取景

AF-S+SH@12bit:40FPS 后视图、无黑屏

AF-S+SH PRE@12bit:40FPS 后视图、无黑屏

AF-C+H+@12bit:10FPS 后视图、无黑屏

AF-C+H@14bit:7FPS 实时取景

AF-C+H+@14bit:9FPS 后视图、无黑屏

AF-C+SH@12bit:40FPS 后视图、无黑屏

AF-C+SH PRE@12bit:40FPS 后视图、无黑屏

(注:H 是指高速连拍,H+ 是固定曝光的高速连拍,二者基于机械快门,SH 指电子高速连拍,SH PRE 指预拍,仅支持电子快门)

鉴于 S1R2 特性,我们建议在扫街等对连拍速度不高的场景时,设置为 AF-C、H、画质优先,这样能够获得 9FPS 连拍速度,同时保持机械快门与无黑屏;如果是拍摄运动、鸟类等高速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AF-C、H+/SH/SH PRE、速度优先,优先保证速度。

在今天 AI 识别目标功能已经是相机上不可或缺的功能,尤其是对于一天定价超过两万的高端机型来说。S1R2 可以识别人类、动物、车、摩托车 / 自行车、火车、飞机多种目标,其中人类、动物可以识别到眼睛,摩托车 / 自行车能识别到头盔,飞机可以识别到机头。

在实际使用时,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 S1R2 的目标识别、对焦速表现远超松下过往全画幅机型,比如说在将识别目标设定为动物(精确到眼睛)和全局对焦下,即使有花花草草遮挡了镜头视野,S1R2 依然能轻松将对焦点锁定到修狗勾的眼睛上。在两只小狗互相玩耍时,当一只小狗被其它目标遮挡时,相机能够很快对焦点锁定另一只小狗的眼睛之上。

不过在搭载使用 STM 马达的 LUMIX S 70-300mm F4.5-5.6 MACRO O.I.S. 拍摄时,我们也感受到了镜头的对焦速度跟不上相机对焦速度,容易出现动物在移动时,相机一直将焦点在动物眼睛,镜头马达对焦速度跟不上情况。而在搭载支持 480FPS 高速对焦 Lumix S PRO 50/1.4 时,整个相机系统对焦表现会有明显提升,拍摄奔走中的小狗很少会出现失焦的情况。

数不胜数的视频规格

在谈到松下相机之时,视频是少不了的一个环节,S1R2 作为松下首款 8K 相机,支持的视频格式更是多得吓人,甚至出现了 6.4K OpenGate 格式。不过仔细梳理之后,还是能发现规律。

APS-C 4.7K:长宽比为 4:3,这是一个针对变形镜头的模式,最高为 4:2:0   10bit 60P,支持 2X、1.8X、1.5X、1.33X、1.30X 多种规格,但对普通用户来说,使用概率很低。

Full 8.1K/8K:使用整个传感器宽度进行拍摄,其中 8.1K 是属于点对点,8K 是 8.1 下变换输出,只能做到 4:2:0   10bit 30P。

Full 6.4K:Open Gate 模式,即片门全开,利用整块传感器进行拍摄,所以长宽比是 3:2。如果按照 ARRI 的定义,Open Gate 模式视频分辨率应该与传感器分辨率等同,目前松下也没有说明 6.4K 是如何实现的,大概率是像素融合。

Full 5.8K、5.9K:不裁切下最高支持 4:2:0   10bit 30P,略微裁切下可达 4:2:0   10bit 60P,5.8K 为 17:9,5.7K 为 16:9。

FULL 4K/C4K:是通过 2*2 像素融合输出,60P 可以做到 4:2:2 10bit,可以利用整个传感器拍摄,也可以略微裁切后输出,在 120P 下降为 4:2:0 10bit,而且是略带裁切并会失去 AI 识别功能。

点对点 4K/C4K:点到点输出,60P 下为 4:2:2 10bit,120P 下降至 4:2:0   10bit(注:Full HD 可以视为 4K 的下变换输出版本,帧率、色深、编码一致,码率降低,不额外说明)

不难看出,S1R2 虽然支持 8K 视频,但视频重心是放在 C4K/4K 视频上,这是除了 1080P 外,唯一支持 10bit 4:2:2 的视频规格,并提供了 120P 升格功能。接下来我们挑选了 C4K、6.4K、8.1K 三个分辨率进行了测试,为了简化测试,采用的是 REC.709 模式,测试 ISO 80 与 ISO 6400 两个感光度下的表现。

S1R2 视频编码与高感表现相当出色,8.1K/30P 是以点对点输出,ISO 80 画面干净,在 ISO 6400 下画质明显下降不过是暗部亮度噪点略微增加。

在 6.4K Open Gate 模式下,S1R2 表现有与 8.1K/30P 相似,ISO 80 表现干净,ISO 6400 下暗部出现亮点噪点。

得益于高码率、10bit 4:2:2、像素融合多种因素,S1R2 的 C4K/60P(全画幅)表现非常出色,ISO 80 与 ISO 6400 画面干净、色彩饱和度高,只有在细看下才能发现 ISO 6400 暗部画面有一点亮度噪点。

在 C4K 提升到 120P 下,表现与 8.1K/30P 相似,ISO 80 画面干净,ISO 6400 暗部有亮度噪点。

最后看看点对点输出的 C4K/120P(画幅接近 APS-C),此时 ISO 6400 画面的亮度噪点会大幅度增加,画质有明显下降。

为了更直观体验的 S1R2 的 C4K/60P 画质,我们将 C4K、6.4K、8.1K、5.9K 四个视频截图放在一起对比(100%,ISO 6400),可见 C4K/60P 在色彩、清晰度有着压倒性优势。

最后一组对比是 C4K/120P 在不同感光度、不同画幅下的对比。在 ISO 80 下,全画幅与点对点输出差异不大,但是到了 ISO 6400 后,全画幅的画质优势很大,若非焦距不够长,在拍摄 C4K、4K/120P 视频时,首选全画幅模式。

注:带 P 指点对点模式

8K 视频在今天依然是一个很大的噱头,但是在实际应用时 4K、C4K 已经能够满足绝大部分需求了,松下将 S1R2 视频重心放在 4K、C4K 上是非常合理的,实际画面表现也让人相当满意。除了丰富的拍摄格式外,S1R2 还有大量针对视频拍摄的设计功能,比如说多角度翻转屏在侧翻的同时不会干扰 HDMI、USB 接口,机身前后带有 Tally 灯,机内采用了主动散热,软件上支持了假色曝光功能等等,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

软件:松下的里程碑

通过上述测试,可以看出 S1R2 松下在相机硬件层面进步是非常巨大的,除此之外,它在软件层面更是松下相机发展的里程碑。首先是 S1R2 打通了第三方软件,支持 Capture One Tethering、Adobe Camera to Cloud,前者可以用于联机拍摄,方便客户在用户摄影师拍摄时发表各种意见,后者是 Adobe 一项云存储计划,允许相机照片上传到云端,方便摄影师在国外拍摄时备份照片。

在推出 S1R2 同时,松下上线了新款 APP —— LUMIX Flow,它的功能不仅仅是剪辑视频,还具备了创建视频脚本、故事板、镜头列表,甚至是将手机变成外部监视器,相比致讯 SeeMo 等第三方方案,LUMIX Flow 省却了一个转换器,既降低了成本,又明显减轻了重量,对于 Vloger、小型团队来说,这会是一个非常香的 APP。

不过在使用 LUMIX Flow 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开始时我们使用三星 Galaxy S25 Ultra、vivo X200 Pro 手机连接 S1R2,但是发现二者均无法显示,直到换了 iPhone 16 Pro Max 才解决问题,软件兼容性有待改善。在使用时,我们发现 LUMIX Flow 无法显示对焦点,这就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了,这些都需要松下去完善。

结语

作为一款新晋 8K 相机,松下 S1R2 可说是诚意满满,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都开出了一个诚意的价格——官方建议零售价均低于竞品,而且机身采用了主动散热,因过热中断视频拍摄的可能性远低于竞品,又提供丰富的视频格式,在拍摄静态照片时,又有不错的画质,虽然它来得迟,但竞争力不差,只是不知松下未来是否会为它推送 ARRI log 功能。

在镜头群上,松下目前共推出了 18 支 Lumix S 全画幅镜头,数量不多,也没有覆盖超长焦镜头,但在 L 卡口联盟中,共推出了 81 款镜头,当中包括适马 300-600mm F4 DG OS | Sports、徕卡 Summicron-SL,所以 S1R2 不缺超长焦或是高素质定焦镜头。

S1R2 样张: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松下 索尼 传感器 全画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