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场阳谋的底层逻辑堪称完美:高途精准捕获教培行业两大流量密码——明星光环与 AI 焦虑。
作者丨安晓
编辑丨坚果
封面来源丨 Unsplash
"
英语教培圈最近有点不太平,先是考研英语的半壁江山 " 塌房 " 了。从考研名师周思成、何凯文 " 互撕 " 上热搜,后者被爆出 89 分成绩实为 P 图,震碎了考研党刘梦的三观。
一个是考研名师争进娱乐圈,周思成把自己出的单词书变成了个人写真,综艺一档接一档;一个是娱乐圈明星争进学习圈,人家吴彦祖有口语实力又有颜值," 恰这碗饭 " 好像也理直气壮。
只是还没听几节课,她就后悔了。
10 分钟的视频里,吴彦祖出现的时长还不到一半,颇有机械感的 AI 吴彦祖表情僵硬,说话语气奇怪,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情绪价值拉满——什么 Amazing、Perfect 手到擒来,但错误是一点不纠。
一转头刷小红书," 拼车 " 党不在少数,拉上四个人,各出一百块钱,就能实现一户一吴彦祖。更可气的是闲鱼,0.99 元的盗版视频席卷全网,说好的 " 防盗严格独一无二 " 又成了空话,刘梦只恨自己是颗韭菜,就这么一遍遍被高途给割了。
刘梦好友是尚雯婕粉丝,感叹 "400 块钱可以充 4 个月 kindroid 了,自己捏一个教英语 AI 不香么?"
尚雯婕也曾经如火如荼在自媒体账号上推出了 " 法语小课堂 " 系列视频,还有自己冠名的外语学习法——盲听,精听、啃新闻报道。毕竟是实打实复旦法语系毕业,也没圈钱,因此落了个好名声。
当然,赞吴彦祖教英语为福利的粉丝一点也没少。"398,咋的,还想摸一下阿祖的腹肌?"" 有明星不卖网红产品没有绯闻还愿意带大家学习,还这么便宜的课,300 多太值了。"" 跟谁学都是学,吴彦祖学就是赚了。" 看得刘梦目瞪口呆,这年头四百块钱也不算钱了,白白掏了钱还没看几分钟吴彦祖的路人又成了鄙视链最底端。
跟明星学," 含祖量 " 实在太低;跟名师学,结果考研圈比内娱圈还乱。2025 开年三个月,英语界大洗牌,苦的是考生,掏空的是钱包。
1
用户为情怀买单?
时间回溯到 2 月底,抖音、小红书等社媒平台上,一个名为 " 吴彦祖教英语 " 的账号发布了第一条视频,从此掀起了震荡整个圈的蝴蝶效应。
然而,吴彦祖教英语并没能一炮而红,而是迅速被大量粉丝举报。毕竟这是个 deepseek 遍地走的时代,足不出户的家庭主妇都能随手来个 AI,大家的第一反应自然是 AI 出的吴彦祖,喂了几段视频就敢模仿口音圈钱。
结果官方亲自下场 " 锤 " 了事实——视频里的人真就是吴彦祖,吴彦祖真亲自下场教英语了,别怪大家不敢信,号称 " 日入 208 万 " 的明星们,居然放着大钱不赚来赚辛苦钱,任谁也料不到。
除了课程介绍视频外,吴彦祖教英语的账号还每日同步更新教学段子。80 万点赞的教学视频里,昔日的银幕男神正对着提词器机械复述酒店 check-in 句式,账号粉丝也在不知不觉中突破百万。
高途教育则顺势打出 " 场景化教学 " 标签,将课程包装为 " 实用主义英语神器 ",精准切中 Z 世代 " 学以致用 " 的需求。
吴彦祖讲解完重难点句式后,也就顺其自然退场,另一位老师才浮出水面,负责强化知识点,带领大家随堂练习,引导学员和 " 智能阿祖 " 全程对话。
当 48 岁的吴彦祖化身 AI 时代的赛博教师,398 元 / 份的男神英语私教课正在上演教科书级流量变现。
上线两周,吴彦祖 398 元英语课销售额超 500 万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还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78% 的课程购买者年龄集中在 25-35 岁,这个年龄段对应着看《新警察故事》和《美少年之恋》长大的一代 90 后。
这也就不难解释粉丝抱怨的原因,居然只是吴彦祖出场时间太少,"10 分钟视频里只有 5 分钟是吴彦祖讲 ",至于什么课程难度低、知识点少、含金量不够等等专业问题,统统不重要。
就像运动员踢世界杯,球迷不再关注这个人有没有进球,而是在乎有没有踢满 90 分钟,知识思维演变成了典型饭圈思维,活生生把课堂变成了沉浸式见面会。
知识付费的潜规则很简单,当明星光环成为溢价许可证,教学价值便被压缩成饭圈经济的附属品。毕竟比起琢磨连读弱读,粉丝更愿意为 " 和男神视频连线 " 的幻觉付费——至于那些真冲着学英语来的学员?不过是资本游戏里的人肉背景板。
2
双赢算盘打得响
随着吴彦祖教英语火爆全网,课程合作方高途教育也扎扎实实吃到了一波流量红利。要知道,就在 2024 年第四季度,高途教育的财报已经连续六个月出现亏损。
一面是 " 双减 " 政策持续收紧,一面是 AI 春风吹遍大地,高途怎一个急字了得?想学东方甄选带货,结果直播带货已经过了风口期。想在线下四处裂变扩张开机构,结果也打不过人家学而思新东方这种老牌教培。
条条道路走不通,除了营销还是营销。有教培行业从业者表示,请明星是教培机构引流的一贯操作,前有学而思和沈腾、科大讯飞和孙俪,这次高途和吴彦祖并不离谱,好歹吴彦祖也是正儿八经的英语母语者。
而且选择 "AI 吴彦祖 ",其实也不突兀。高途教育创始人陈向东曾公开表示,高途教育将 " 不遗余力地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场景的深度融合 "。今年 2 月,高途还宣布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而 AI 伴学助手就是首批应用功能之一,可以实时解答学生疑问,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叠加明星效应与 AI 功能的高途,截至 3 月 11 日收盘,短短十个交易日高途股价涨幅已超 41%,总市值增加了 2.66 亿美元至 9.05 亿美元。这招既有明星影响力,又有品牌专业性,可谓一招鲜吃遍天。
至于吴彦祖本人,当然也不是 " 坐等被利用的圣洁白莲花 ",成为高途明星推荐官、登上官网主页 Banner,也是他商业计划的一步棋。
2024 年 6 月,吴彦祖曾在社交媒体感慨,他的祖父当年曾在上海打拼,他自己也希望在家族起源的上海开启新机会。
这还没过去一年,他就成了雅识教育主理人之一。天眼查 App 显示,雅识教育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有两家股东,上海玩美祖合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持有 30% 的股份。
而这个上海玩美祖合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实控人正是吴彦祖,他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 42% 的股份。公司除了在教育领域力求做大做强外,还成立了杭州无所谓咖啡有限公司,在成都等地开设咖啡线下门店,大肆进军茶饮圈。
与此同时,吴彦祖还用自己名字中的 "zu",成立了一家设计顾问事务所 "Zuhaus 创新设计实验室 ",为品牌、机构和个人提供设计咨询和落地服务。
所以粉丝也别心疼吴彦祖,英语圈也别设下 " 纯血壁垒 ",公开质疑吴彦祖意图何为,因为人家早就 " 抱团取暖 ",打好了双赢的主意。
这场阳谋的底层逻辑堪称完美:高途精准捕获教培行业两大流量密码——明星光环与 AI 焦虑。
不同于传统代言的浅层绑定,其将吴彦祖深度包装成 " 主理讲师 " 通过股权绑定形成利益共同体。
西南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教学 " 泛娱乐化 " 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消费主义和 " 快感文化 " 对传统教育严肃性的冲击。
没有人不知道,想和吴彦祖学英语的人有多少心思交给了吴彦祖,又有多少心思交给了英语。只是 " 玩着玩着就学会了 " 的学习幻觉还在灵验,而品牌也在不断给消费者注入强心剂,一波又一波收割着钱包。
3
明星带不动成人教培
当吴彦祖的英语课单日销售额突破 500 万,这场明星跨界教育的狂欢背后,折射出行业集体焦虑与创新突围的双重图景。
吴彦祖其实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纵观近年赛道,从王力宏 1699 元声乐课直播滞销,花了一个小时只卖出了 600 多份。再到胡彦斌 " 牛班 " 音乐教育平台折戟,明星王嘉尔 "TEAM WANG 口语训练营 " 的销声匿迹,明星 IP 的教育变现始终面临 " 高开低走 " 魔咒。
即便专业对口如吴彦祖,其课程上线后也面临 AI 语音机械、场景教学浅表化等争议,暴露出明星驱动模式的先天缺陷。
拆解吴彦祖案例的成功要素,本质是三重杠杆的叠加效应:首先利用好莱坞精英人设构建专业背书,其建筑学历与 20 年全英文工作经历,较王嘉尔 "TEAM WANG 口语训练营 " 更具说服力。
其次借势 AI 技术降本增效,通过 TTS 语音合成技术实现课程量产,相较沙宝亮 " 全民歌星 " 的线下重资产模式更易规模化。
最后依托平台资源精准导流,高途 APP 开屏广告与首页推荐形成的流量矩阵,较王力宏单一直播带货的转化效率大幅提升。
但从业内观察来看,这种模式面临三重可持续性考验:其一,代际审美断层正在削弱明星效应,00 后学员对 "70 后男神 " 的教学兴趣明显衰减。
其二,技术瓶颈制约体验升级,现有 AI 语音合成技术难以实现自然交互,课程完课率持续走低。
其三,内容深度遭遇增长天花板,35 个生活场景覆盖量仅是《新概念英语》初级水平,难以满足进阶学习需求。正如职场英语专家唐旭指出:" 明星引流后的留存率,完全取决于课程体系能否构建完整学习闭环。"
现在的教育赛道正形成两种转型路径:以高途为代表的 " 明星 +AI" 轻资产模式,通过吴彦祖课程实现股价单周暴涨 41%;而以新东方为代表的 " 名师 + 供应链 " 重运营模式,则借董宇辉 IP 打造农产品电商新增量。两种模式在资本市场获得不同估值逻辑,前者更受短期投机资金追捧,后者则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
多位业内人士强调,教育产品的终极竞争力仍需回归教学本质。明星光环与 AI 技术仅是获客手段,若课程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低于营销费用(目前行业普遍为 1:3),所谓创新终将沦为流量泡沫。
牛班过度依赖胡彦斌 IP、王力宏大幅利用名气,这都不是事,唱歌的教唱歌算是老本行,真正致命的是学英语靠吴彦祖、王嘉尔个人,而不是教研团队助推教师成长,结局只有一种,就是课程体系迭代滞后,教学方法跟不上市场更新速度。
当资本热潮退去,唯有真正解决 " 效果可视化 " 难题的教育产品,才能穿越行业周期。这个道理,或许高途明白,但不想落地。吴彦祖的老本还能吃多久?还有多少个吴彦祖想借噱头跨界起飞?
真正需要思考的或许是:明星光环褪去之后,还有多少个真正想学英语的人在苦苦等待上岸?也许抓住浮木上岸那一刻,才发现河里灌的全都是营销的水。到那时候,就算是周杰伦、Taylor Swift 来教英语,恐怕也没人再买单。
长期征稿 一经刊用 稿酬丰厚
螺旋实验室已入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