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在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例中占居首位,约占农村城市死因的一半,每 5 例因疾病死亡患者中就有 2 例死于心血管病。心肌梗死,百姓所称心梗,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时症状较为严重,且并发症状多危险,容易引发死亡。
心梗疾病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缺乏相关知识,闻之色变,无所适从,往往不能及时治疗,贻误病情。心梗引起的疼痛不只在胸部,还可能是上腹部疼痛、牙痛、肩背部疼痛,有人往往会给予相应部位对症药物治疗,反而会掩盖病情;还有人对心梗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积极配合治疗,认为病人活动如常,无需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威胁生命。同时,人们也产生了得了心梗能不能治愈和怎样就不得这样危重病的困惑。总的来说,心梗虽然属于危重冠心病临床类型,还是可以 " 早预防、早发现、可治疗 " 的,可以通过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减少病情发生率,提高发病后疾病控制率,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水平。下面从及时治疗、早发现、早预防三方面简要介绍心梗相关知识。
首先,通过及时救治,心梗是可以治疗的。
心梗主要由于供应心脏血液流动的主要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从而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患者主要表现为剧烈而较持久的胸口痛、发热以及频繁的恶心、呕吐等,甚至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危及生命安全。另外还有一些症状可能与心梗有关,比如说嗓子痛、往往伴有紧缩性的感觉上腹痛(就是我们常说的胃痛)、牙疼(往往是下颌部的牙疼)、胳膊疼、手指疼等。
当心梗突发的时候,以下四个要点一定要牢记,一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比如说捶打胸口啊,用力咳嗽,或者是到处的找证件。应当立即停止活动,躺着或者是坐着放松心情,让呼吸更加顺畅。二是马上拨打 120 呼叫救护车,在第一时间急诊抢救,减少猝死发生几率,为后续抢救治疗打开一条通路;三是酌情吃药。常备急救药物,比如说是速效救心丸或者是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也是心梗常用的药物。对于已经确诊或高度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人来说可以在 120 医生指导下使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速效救心丸等药物缓解症状。四是配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 120 分钟,从发病到开通梗死血管。如果能在 120 分钟内完成,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心梗之后,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必须争分夺秒的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才能为自己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如今,我国多项心血管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或接近领先水平,多种疾病的住院死亡率下降,在解决心血管病 " 救治难 " 的问题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心梗患者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其次,早发现,警惕发现发病信号防止心梗的发病。
心梗的发生往往是很突然的,本来还是很好的,突然间就发病了。其实,大部分心肌梗死的患者会在发病前数日出现前驱症状。在心梗来临之前,我们的身体会发出提醒的信号。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一旦这些信号出现就是心梗的第一次报警,这次报警很友善不会造成很大伤害,只要足够重视就能防止疾病进展。心梗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心绞痛,其中初发型心绞痛和恶化型心绞痛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烈、持续较长及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等心脏药物都无法缓解,每一次心绞痛都可能是心梗的最后一次报警。当你突然感觉心胸憋闷,胸口发紧,疼痛,或者是左肩左背下颌部位的这种放射性的疼痛,呼吸困难,大量的出汗等等的异常表现的时候,一定要警惕是不是心梗发生的前兆,尤其是有三高或者是血管狭窄的中老年人。一旦出现严重的胸痛大量出汗,一定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就按照前面所述方法及时治疗。
再次,早预防,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来预防心梗的发生。
相关研究显示,心梗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疾病家族史,以及三高有很大的关系,绝大多数的心梗是过度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暴饮暴食、缺乏运动、寒冷刺激、过度劳累等危险因素诱发的。心肌梗死作为心血管病的一种急性发作类型,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来预防它的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远远的大于治疗,药物永远是补救的手段。
1. 每天坚持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当然也要坚持每天早起,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不断强化自己早睡早起的生物钟,长此以往就可以养成一个规律作息。
2. 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心梗风险,坚持适量运动,健康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 150min 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3.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心梗的重要措施,合理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高糖高盐高脂。
4.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预防心梗至关重要,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
5. 保持心态平衡有助于预防心梗,学会释放压力,积极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
6. 要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体重,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调整,将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各项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7. 积极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
总之,心梗早发现、早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胸痛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努力持续预防以进一步降低心梗的发病率。(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一科 杨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