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十三行 03-18
极氪千里浩瀚智驾 有谁比我更“满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汽车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无汽车不智驾,有的在玩票,有的是真刀真枪的干!

3 月 18 日,极氪在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杭州,举办了一场关于中国智驾最新动向——极氪浩瀚智驾发布会。

其实人们对于极氪浩瀚智驾并不陌生,其 1.0 版本早在 2023 年就已经发布,2.0 版本也在去年铺开。那在上海车展前,极氪干嘛还要举办一场有关浩瀚智驾发布会?其实这是一场极氪浩瀚智驾 2.0 最新成果汇报。

在当前" 全国都能开 " 逐渐成为行业标配," 车位到车位 " 成为衡量智驾能力的黄金标尺。极氪正是要通过这场发布会,向行业和消费者推送最能解决关键智驾症结的三大核心科技成果,即行业首创、全球首发 G-AES 通用障碍物连续自动避让功能,行业首个满血版车位到车位,以及面向未来的 L3 级智能驾驶技术架构。

极氪通过这场发布会,使得智驾不再是行业泛泛而谈的白开水,而是极具极氪特色的饮品,消费者用上极氪推出的这一全场景高阶智驾,就是知道不是所有的智驾都叫极氪浩瀚了。

时速 130 公里完成 G-AES 连续躲避 除了极氪谁能做到?

智能驾驶发布会,我们见过太多花里胡哨的现场演示,不惜提前录制剪辑,但在这场发布会之前,极氪选择了一种更极限、更刺激的方式:直播,一镜到底,直接上路挑战晚高峰。

极氪科技集团 CEO 安聪慧和极氪 009 新晋车主佟丽娅坐上了一辆极氪智驾车辆,从极氪大厦地库出发,穿越杭州晚高峰市区,全程自动驾驶,最终精准泊入发布会现场最近的电梯口车位。这场直播,没有补救机会,也没有特意规避复杂路况,极氪要用真实场景,证明自己的智驾能力。如果出现任何闪失,不仅仅是尴尬,更可能让整个智驾产品的可信度受损。

但是极氪做到了。这更说明了,智驾拼的就是在真实路况下谁更聪明、谁更安全、谁更稳。

两个小时的发布会,关于浩瀚智驾可以浓缩成下面四个关键点:

1、顶级硬件全系标配,不搞 " 顶配限定 "

2、用中国复杂路况 " 实战练兵 "

3、可调用算力行业第一

4、避障比人类更快更准

这里面的确要细说说 G-AES 通用障碍物连续自动避让这项功能。在 130km/h 的高速状态下,车辆可以在避让一个障碍物的同时,实时计算下一步动作,如果二次风险出现,它能再做一次智能避让。130km/h 是个什么概念?我国高速公路最高限速是 120km/h,G-AES 的反应极限比高速限速还高,意味着它能适应所有高速场景,甚至能在超速行驶(10% 以内)时依然完成精准避让。传统 AEB 只能让车停下来,极氪的 G-AES 能让车灵活避让,真正做到 " 躲得了,走得开 "。

在智能驾驶的下半场,也要拼 AI。极氪带来了全球首个量产的端到端 Plus 技术架构,将传统的两段式智驾 AI 进化为一段式端到端,把感知、预测、决策、规划全流程整合在一起。简单来说,就是让车的反应更快、更自然,不再像 " 程序化机器人 ",而更像一个能自主思考的司机。

另外,传统的智驾 AI 主要依赖视觉信息,但极氪升级了 MLM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让智驾系统不仅能看懂画面,还能结合听觉、环境传感器、雷达数据进行综合推理。就像老司机开车时,不只是看红绿灯,还会根据周围声音、行人动作来做出更灵活的反应。这使得极氪的智驾更接近人类驾驶思维。

更有意思的是,极氪智驾这次还出现一个" 本地老司机 " 的概念。它通过 " 数字先觉网络 " 积累驾驶数据,学习不同地区的交通习惯,实现更智能的超视距预判。比如,它能提前感知高速上的事故车,在你还没看到的时候就提前规划出最安全的避让路线。智驾这件事,不要只看参数," 会开 " 远比 " 能开 " 重要得多。

极氪浩瀚智驾就是中国高端智驾的标准

前后一个月的时间," 全民智驾 " 已经不是问题,关键是,到底谁的智能驾驶能真正用起来?有些品牌在宣传上做足了噱头,但到了实际体验,要么是个 " 半成品 ",要么是低配不给、高配受限、用起来一堆限制条件。

极氪这次更直接:不讲概念,直接用技术和体验说话。什么叫真正的智能驾驶?全系标配顶级智驾硬件、L3 级智驾架构提前量产、满血版车位到车位直接推送,压根不给对手留喘息的机会。

智能驾驶的下半场,大家都盯着 " 车位到车位 "。为什么?因为这才是真正考验智驾能力的终极标准。会开车的多,能自己停好的少。

有些品牌的车位到车位,宣传看着牛,但实际用起来,需要提前 " 喂 " 路线,搞半天还不一定成功;只能停标准车位,遇到机械车位、狭窄车位就懵圈;导航失灵、停车场迷路,最终还是得自己找车位。

那么极氪呢!所有车位全适配,包括普通车位、窄车位、断头路车位、机械车位,统统停得进去,业内首个支持机械车位自动泊车,也不需要 " 提前学习 ",第一次去就能停,甚至能直接停到离电梯最近的车位,让用户少走冤枉路。

比起那些还在 "PPT 发布 " 的车企,极氪是真刀真枪落地了。

如果说 L2 级自动驾驶已经是 " 基本款 ",那么 L3 级就是决定车企智驾上限的 " 分水岭 ",这次极氪带来了浩瀚 H9 智驾方案,直接站上 L3 级智能驾驶的制高点。

L3 到底牛在哪?说白了,L2 只是辅助开车,L3 能真的自己开。传统 L2 智驾,遇到复杂路况,系统会 " 甩锅 "," 悄悄 " 提示驾驶员接管;L3 智驾在特定场景下完全不需要接管,AI 自己搞定。

这次极氪的 L3,比你想象得还要强。行业首个量产 L3 级智驾架构,直接把法规窗口期卡死,随时能上车;ZEEA 3.0 中央计算架构,计算响应速度提升 50%,智驾决策更快;卫星通讯加持:全球首个集成卫星通讯的智驾域控制器,不依赖地面基站,复杂环境下智驾能力更稳;今年上海车展,极氪 9X 光辉将首发搭载浩瀚 H9 L3 级智驾,提前抢占行业制高点。

法律法规还没完全放开?没关系,极氪已经准备好了。等 L3 政策落地,极氪第一时间上牌。

如果智能驾驶是场牌局,那极氪已经把底牌摊开,直接 All in 了。过去,中国高端智驾没有标准。现在,极氪就是标准。

极氪都干到家门口了,特斯拉慌不慌?

硅谷教父皮埃罗 · 斯加鲁菲最近的一句话,在科技圈和汽车圈都炸开了锅。他说:" 吉利可能成为特斯拉在 AI 出行领域的首个真正威胁,就像 DeepSeek 正在挑战 OpenAI。" 这不是随口一说,而是个信号:极氪坐上智驾的主桌,开始出牌了。

回顾一下这场发布会的三个核心,全球首发的 G-AES 通用障碍物连续自动避让、满血版车位到车位、L3 级智驾架构,这些术语听起来可能没有什么 " 爆感 ",但值得聊的,或者说我们更想知道的,为什么极氪的智能驾驶已经可以正面刚特斯拉了?

过去,特斯拉凭借 " 软硬件一体化 + 数据闭环 ",建立了智能驾驶的护城河。而极氪的进攻方式更为全面:自研芯片、AI 算法、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算力基础设施,甚至连卫星通讯都打通了。这意味着,极氪不只是 " 挑战特斯拉 ",而是在核心技术路径上,用更深、更强的垂直整合,打造一个特斯拉 FSD 之外的第二条路。

换句话说,特斯拉的底牌,极氪一张不少,甚至更多。

我们来看,马斯克一直推崇的 " 全栈自研,垂直整合 ",让特斯拉尽可能把所有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大家现在都清楚,只靠算法强、或者算力高都不够,必须把硬件、数据、计算架构和软件生态结合在一起,形成闭环。

现在,极氪已经把这个闭环补全了。举几个例子:

1、特斯拉有 HW4(FSD 芯片),极氪 L3 级智驾架构用的是双 NVIDIA Thor 芯片,算力高达 1400TOPS,比特斯拉现有的 HW4 芯片更强;

2、特斯拉 FSD 依靠单车计算,而极氪全球首个集成卫星通讯的智驾域控制器,直接补足了特斯拉 FSD 的一大短板,极氪在信号盲区也能运行;

3、特斯拉坚持 " 无激光雷达 " 方案,极氪直接选择激光雷达 + 摄像头 + 毫米波雷达 + 听觉传感器的组合,感知能力更全面,极端环境下更稳定。

换句话说,极氪的技术路径比特斯拉更扎实,不仅做 AI 和数据,还直接把智驾所需的 " 软硬件 + 算力 + 卫星通讯 " 一整套生态都布局了。这不只是 " 对标特斯拉 ",而是在垂直整合能力上,完成了一次超越。

那为什么 " 垂直整合 " 是决定智能驾驶未来的关键?

皮埃罗 · 斯加鲁菲提到:" 真正的赢家必须拥有垂直整合能力,比如同时生产芯片、开发 AI 软件、制造汽车和部署通讯卫星。" 这句话直接点出了未来智能驾驶的胜负手——只有掌控全链路的企业,才能真正赢下这场仗。

特斯拉的优势在于,它构建了一个 " 数据—算法—芯片—车载计算—用户反馈 " 的闭环,确保 FSD 不断进化。而极氪呢?它用了一种更庞大的体系整合能力,让智能驾驶的每个关键环节都做到自主可控:

1、数据规模不输特斯拉:极氪背靠吉利体系,750 万辆 L2 及以上辅助驾驶车辆,日均 2 亿公里真实路测数据,形成一个超大规模的 AI 训练场,这一点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难以匹敌的。

2、算力储备更猛:极氪的可调用算力高达 23.5EFLOPS,占中国智能算力的 2%,意味着它的大模型训练速度更快,智驾升级迭代的周期更短。

3、卫星通讯布局:吉利早已在低轨卫星互联网领域布局,极氪智驾的卫星通讯系统未来可以与天地一体的高精度定位结合,让 L3 及以上智驾能力在更复杂场景下保持稳定运行。

不同于特斯拉的 FSD 依靠数据闭环成长,极氪是在硬件、算法、算力、通信四个维度上构建一个更大的闭环。马斯克花了 10 年打造的护城河,极氪用 2 年时间填上了,而且还多修了几道防线。

所以,在今年第三季度,再聊智驾的话。大家的话题,就会从特斯拉唯一答案变成 " 先看看极氪 "。

2025 年的智能驾驶,技术领先的价值,只有量产了才能兑现。我们对特斯拉 FSD 在国内的表现只能打到 82 分,因为道交法会扣掉 18 分,甚至有网友调侃   " 特斯拉是不是用的网上的交通事故集锦视频训练的 ",来讽刺其训练数据不靠谱。

这么来看,硅谷教父的观点不是一个空泛的预测,而是基于现实的判断。极氪的垂直整合能力,已经让它成为全球智能驾驶竞争格局中的重要变量。

硬件上比特斯拉更完善;AI 架构极氪的端到端大模型具备行业领先性;在数据规模和智驾落地速度上,极氪拥有更清晰的路径。而最重要的是,极氪已经不只是挑战者,而是真正威胁到特斯拉的对手。

那么问题来了,特斯拉的 FSD 还能 " 吹 " 多久?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微博|汽车之家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wzhauto2023@163.co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浩瀚 智能驾驶 高峰 杭州 高速公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