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要闻一:美的集团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曝光,机构称人形机器人开启 "1-10 时刻 "
媒体报道,日前,美的集团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曝光,这款机器人不仅能跳舞、能 " 比心 ",也能听懂语音指令并按照指令去完成相应操作。美的集团副总裁兼美的集团 CTO 卫昶表示,目前,美的已整合研发资源,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进行人形机器人研发,希望能开发出短期落地的产品,同时也能够布局中长期的技术和产品。
近日,人形机器人相关消息不断。除美的外,3 月 18 日,广东机器人 " 七剑客 " 之一的越疆机器人推出全球首款同时具备灵巧操作和直膝行走的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 DobotAtom,公布售价 19.9 万元起。3 月 17 日,傅利叶携其最新一代机器人 GR-2 和正在研发中的内测机,在世纪公园进行了环湖行走演示。开源证券孟鹏飞表示,据 GGII 统计,2025 年 1-2 月国内具身智能机器人融资规模已接近 2024 年全年总额。人形机器人开启 "1-10 时刻 ",产业链有望迎来密集资本开支浪潮。
必读要闻二:阿里生态首次以 Agent 形式上车
据媒体报道,上汽集团旗下智己汽车 17 日发布与斑马联合研发、基于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的车载 IM AIOS,包含:类人化的沟通、多智能体协同、生态合作伙伴等。不同于以往的小程序或者 App,阿里生态首次以 Agent 形式上车。通过 IM AIOS,可实现将对娱乐、办公、生活等的全场景贯通。同日,智己联合饿了么共同打造 "AI 点餐 Agent" 将首搭智己 L6,计划今年 4 月发布。通过多模态大模型 +AI Agent,可实现语音、点餐、支付等 Agent 协同,一步完成车内语音点餐、无感支付、智能配送。
国信证券认为,AI Agent 是人机交互新范式。AI Agent 是能够感知环境、进行决策、执行动作的智能体,在 2023 已顺应大模型浪潮而生,随着多模态等技术逐步成熟,当前各厂商持续推出相关产品,Agent 已开始逐步进入各个场景的工作流中,成为人机协同新范式。根据 RootsAnalysis 预测数据,预计 24 年全球 AI Agent 市场规模为 52.9 亿美金,预计 2035 年达到 2168 亿美金,对应 24-35 年 CAGR 为 40.15%。
必读要闻三:比亚迪发布 " 兆瓦闪充 ",5 分钟充电 407 公里
据媒体报道,比亚迪超级 e 平台技术发布会上发布 " 兆瓦闪充 " 技术,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表示,这一技术可实现最高充电电压 1000V,最大充电电流 1000A,最高充电倍率 10C,最大充电功率 1MW,最高峰值充电速度可实现 1 秒 2 公里,5 分钟充电 407 公里。同时,比亚迪规划建设 4000+" 兆瓦闪充站 "。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补能成为影响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之一。快充是解决补能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实现快充可以通过大电流和高电压两种路径,高压快充迎新机遇。华泰证券表示,比亚迪高压快充再升级,超级 e 平台具备 1000V 高压平台和 5C 以上超充能力,通过提升电压平台缩短补能时间,建议关注电压等级提升带来的熔断器、继电器、车载电源等零部件环节升级与价值量提升。
必读要闻四:谷歌升级 Gemini 2.0 系列模型,大模型不断推出带来算力需求持续旺盛
媒体报道称,谷歌公司近日发布博文,宣布通过升级 Gemini2.0 模型,推出 "AI Overviews" 和 "AI Mode" 功能,让传统搜索插上 AI 翅膀。谷歌本次部署推出了 2.0 Flash、2.0 Pro 及 Personalisation 三个实验性模型,覆盖安卓、iOS 和网页端,并免费同步开放 AI 助手的 Deep Research 深度推理功能。
全球大模型技术迭代呈现加速态势,Grok-3、Claude 3.7 Sonnet、GPT-4.5 等产品的密集发布,标志着模型能力上限不断被突破。厂商对多模态、强推理能力模型的研发投入,直接拉动对 AI 算力的需求。山西证券刘斌表示,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推动下,全球数据中心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数据中心行业发展与创新。随着数据中心基建加速,核心设备市场景气度较高,建议关注国内产业链相关公司。
钛小股 · 钛媒体财经研究院
2025.03.19
下载钛媒体 App,关注更多财经投资机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