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 03-19
甘肃省出台行动方案 全力打造全国重要文化传承创新基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为甘肃文化传承创新事业擘画了宏伟蓝图,提出以敦煌研究院建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为引领,依托黄河文化旅游带甘肃段、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区,全力打造全国重要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注入澎湃文化力量。

在具体目标设定上,《方案》明确,2025 年,计划完成投资 2.7 亿元,实施 156 个文物保护传承项目,持续推进 9 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 " 考古中国 " 重大项目,新设立备案博物馆 8 家以上。到 2030 年,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将陆续落地,包括建成一批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基地,打造重要文化标识,举办高水准文化遗产题材主题展览,创作生产文艺精品,推出文化遗产研究成果,培育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 " 中国特色 · 敦煌经验 " 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让甘肃在文化遗产全面、系统、整体保护和传承创新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方案》着重提出,率先把敦煌打造成为全国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全力将敦煌建设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持续推进莫高窟壁画彩塑等石窟本体保护项目、窟顶草方格治沙等环境提升项目,以及敦煌研究院院管石窟数字化保护项目。不断提升敦煌研究院 " 两中心五基地 " 国家及省级科研平台发展水平,积极争取组建文化遗产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将敦煌研究院打造为全球收藏敦煌学文献资料数量最多、内容最全、成果最权威的专门机构,并实现全球开放共享。

同时,《方案》着眼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甘肃段。以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合水黄河古象森林公园等为依托,塑造古生物家园地标;以大地湾遗址(秦安)、马家窑遗址(临洮)、南佐遗址(西峰)等为重点,打造文明肇启地标;以天水伏羲庙、卦台山等为核心,打造人文根脉地标;以天水麦积山石窟、庆阳北石窟寺等为主体,打造石窟长廊地标;以战国秦长城西端起点临洮望儿咀、明长城天祝县乌鞘岭—松山段等为关键,打造 " 万里长城 " 地标;以甘南州 " 黄河首曲 "、临夏州 " 黄河三湾 "、兰州 " 黄河之都 " 百里风情线等为特色,打造 " 黄河之滨也很美 " 地标。

为打造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方案》提出实施遗产线路价值解读工程、石窟艺术长廊建设工程、长城边塞廊道建设工程、古城古镇连廊建设工程、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河西走廊展厅连线工程、非遗系统性保护工程等 " 七大工程 "。

此外,《方案》还聚焦推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区建设。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加强俄界会议旧址、哈达铺会议旧址等重要长征文物的保护利用,将会宁打造成我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地。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在重要节日纪念日举办 " 祭英烈 " 等主题活动,并拍摄《南梁》《红军长征在甘肃》《天水空战》《英雄的旗帜》等精品剧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记者 赵万山

相关标签

黄河 敦煌 甘肃 长城 遗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