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榆林 03-19
西安交大抄袭事件:学术界的“Ctrl+C”人生,知识分子的“原创”去哪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期,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某某被指在其读博期间发表于《世界哲学》的论文《动态的身体:身体—身体化——海德格尔泽利康讲座中的身体现象学》存在严重抄袭现象,几乎一字不差地照搬了一篇英文论文。这一事件再次将学术诚信问题推到了公众视野的中心,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这些年,学术不端的丑闻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明星翟天临的 " 知网无知 " 事件不过是个开头。这位演员的博士学位,像极了那些用胶水粘起来的纸糊灯笼,看似光亮,一戳即破。结果呢?高校的查重标准倒是水涨船高,本科生的头发也跟着 " 水涨船高 "。

该事件影响深远,直接促使高校论文查重标准大幅提高,本科 / 硕士论文重复率从 ≤30% 降至 ≤15%(部分 ≤10%),博士论文从 ≤15% 收紧至 ≤5%(部分学科 ≤3%)。

每年毕业季,社交媒体上便会掀起学生群体的 " 翟天临 PTSD " 和 " 骂翟天临 " 热潮,翟天临成了 " 学术圈公敌 ",倒也不冤,只是苦了那些熬夜改论文的学生,头发掉得比论文查重率还快。网友曾调侃其 " 以一己之力提高了中国学术门槛,代价是全国毕业生的头发 "。

▲翟天临官微下网友留言截图

今年 2 月份,复旦大学校学术规范委员会收到举报,反映一名博士后研究员多次抄袭他人论文,涉嫌学术违规问题。该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 25 日发布通报称,举报情况属实,流动站已于 2025 年 1 月按规定,对被举报人作出退站处理。

▲图片来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官网

2024 年 12 月 11 日,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一位管理学博士生,因发表的期刊论文存在抄袭行为,被期刊撤稿。经大学调查核实,决定撤销该生管理学博士学位,毕业证书作废。

▲图片来源: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

2022 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雷某某、卢某某在毕业设计中通过网络平台购买代码,并使用购买的代码完成论文的部分实验结果。

▲图片来源:@西安电子科大

这些事件不仅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也引发了公众对大学文凭以及学术论文含金量的质疑。

这些事,像极了鲁迅笔下的 " 阿 Q ",明明自己做了亏心事,却还要摆出一副 " 我没错 " 的架势。学术界的 " 阿 Q " 们,用抄袭和剽窃给自己戴上 " 博士帽 ",殊不知,那帽子底下,早已空空如也。

不久前何凯文的 " 分数造假 " 事件,更是让人啼笑皆非。这位考研辅导老师,本想用一纸高分证明自己的 " 实力 ",却不料被网友的火眼金睛识破。分数造假,说到底,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 " 学术不端 ",只不过这次,连论文都省了,直接 " 造 " 了个分数出来。

▲图片来源:@何凯文

" 分数造假 " 这种行为其实是严重的欺诈。何凯文的目的很明显,通过晒出一骑绝尘的分数,来提高自己的 " 商业信誉 ",便于自己今后的招生教学。无奈技艺不精,露出了马脚。

以上这些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它揭示的不仅是某些学者的道德沦丧,更是整个学术体制的痼疾。我们不禁要问:学术诚信还剩几分?或许,答案早已不言自明。那些在查重软件下战战兢兢的学子,那些为了一纸文凭绞尽脑汁的 " 学者 ",他们何尝不是这个畸形体制的受害者?然而,受害者的身份并不能成为他们同流合污的借口。学术尊严无法靠投机取巧维系,它需要 "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鲁迅曾言:"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然而,若这条路通向的是虚假与堕落,我们是否还要继续走下去?或许,是时候停下脚步,重新审视我们的方向了。学术的尊严,不在于查重率的严苛,而在于每一个学者内心的坚守。唯有如此,学术的殿堂才能真正成为思想的灯塔,而非名利的竞技场。

文 / 周芝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