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单价 1899 元的 " 高端礼券 " 竟成空白废卡,消费者反陷社交尴尬。
日前,西安消费者王先生(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爆料,其春节前通过盒马 APP 在盒马鲜生西安南稍门店(简称:盒马南稍门店)购买了两张单价 1899 元的 " 高端礼券 ",将礼券赠予亲友后,竟被告知卡券无卡号、无密码,沦为无法兑现的 " 空白废卡 "。
来源:爆料人提供
面对消费者维权,盒马方面并未就品控失误成因、双卡同步异常等核心问题作出官方解释,仅提供了 " 单张卡换新 " 的解决方案。
" 两张问题卡只给我换一个,这样的结果肯定不合理。" 王先生表示。
17 日,每经记者也来到盒马南稍门店进一步了解情况,对方工作人员登记了记者信息,随后其他工作人员致电记者,表示要先去核实和调查。但截至发稿,上述门店及负责方未针对此事向记者作出回复。
买到 " 空白礼券 "?
事情是这样的。
1 月下旬,王先生通过盒马 APP 在西安盒马南稍门店下单了两张单价 1899 元的 " 滩羊羔羊礼盒提货券 ",作为重要年礼赠送给两位亲友。
直至 2 月底,其中一位亲友却告诉王先生收到的是无卡号、无兑换码的空白卡。
" 因为这个亲戚关系更亲近点,所以就直接告诉我了,随后我把礼券拿回来,查了下确实无法兑换,真的是‘送礼反尴尬’ " 王先生告诉每经记者。
随后,王先生联系了盒马售后,首先希望就空白礼券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并进行赔偿;其次是盒马官方能根据订单记录查一下另外一张礼品券是否也为无效卡。
经交涉,盒马售后方表示只能换卡或者退卡,另外一张卡无法查到具体情况。
来源:爆料人提供
更戏剧性的是,第二位收到礼品卡的亲友因将礼券转赠他人,直至 3 月初才辗转确认同样收到了无效白卡。
" 如果第一张是失误,两张同批次卡券同时空白显然不能用巧合解释。" 王先生向记者表示,"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商业漏洞,尤其明显是用于礼品性质的这类商品,有些收到的人即便发现问题也因社交顾虑沉默。"
为了检验问题,近期王先生又在盒马下单了一张同款卡。正常卡券封口贴、外包装卡号、卡密一应俱全,刮开密码区才可兑换,而问题卡外包装无任何密封标识,也没有外包装卡号和卡密,形成鲜明对比。
盒马售后工作人员向王先生回复称,已经多次反馈过,最终解决方案是可以带着问题卡到门店更换其中一张礼品卡。
" 两张问题卡只换一张,这样的结果肯定不合理。我没去他们后来也再没联系过我。" 王先生对此很无奈。
西安盒马:进一步调查
17 日,每经记者也来到盒马南稍门店进一步了解情况,对方工作人员登记了记者信息,表示要向上汇报。随后其他工作人员致电记者,要先进行核实和调查。
但截至发稿,上述门店及负责方未针对此事向记者作出回复。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陈正刚律师认为,从法律关系来看,根据王先生提交的礼品卡,结合其购买和使用过程,可以认定王先生与盒马之间形成买卖合同关系,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盒马作为商家,在售出礼品卡后应保证持卡人能够正常地使用。王先生持有的 2 张礼品卡不能正常兑换,导致其购卡的目的不能实现,应当就其损失予以赔偿。如确因内部管理疏漏导致该卡未被激活或没有卡号、卡密标识,则应由盒马向王先生赔偿后,再开展内部追责。" 陈正刚律师表示。
那么,该事件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措施?
陈正刚律师告诉记者,消费者要求惩罚性赔偿的前提是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 仅以礼品卡不能正常使用,无法推断出盒马存在欺诈行为,如若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盒马出售礼品卡的行为构成欺诈,难以实现‘退一赔三’ "。
" 礼品卡作为债权凭证无法兑换,构不构成所谓的欺诈行为,还是存在争议的。" 段和段(西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魏栋表示," 但是两张空白卡,赔一张肯定是不对的,最起码要把两张空白卡的钱都赔了或者是退了,然后至于顾客产生的其他一些损失,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去判定。"
" 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盒马的管理漏洞产生的。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通过诉讼维权的成本比较高,消费者遇到这些问题可以多尝试联系消协,或者给当地工商部门反馈,毕竟还是属于工商管理的范畴。" 魏栋告诉记者。
来源 /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